第四維

因爲時間,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倍感痛苦。

【啓初】
顧琳琳和姚千丞從婚紗店出來的時候,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們快要結婚了!
只是他們說說笑笑地在街上正逛着,顧琳琳低着頭拿着手機給姚千丞看相冊裏拍下的照片,顧琳琳前面正走路的人卻越走越慢,直到忽然停下來。顧琳琳撞了他一下,立刻下意識地說了句:「不好意思啊!」
前面的人沒有反應,像是突然變成了一具雕塑。
姚千丞扶着顧琳琳,說:「走吧,可能人家在搞街頭表演。」
顧琳琳點點頭,繞過那人走開了,但她心生疑竇,還是回頭看了一眼。只見那人忽然邁出了後面的那隻腳往前走了一步,臉上的神情還是呆愣着的。
顧琳琳皺了皺眉,她心裏覺得不太對勁。

【孤獨】
當我們發覺時間改變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我給外省的世界聯合互助會的成員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出了有證據指示地球時間改變的最早視頻錄像——是在一個商場前面的監控畫面,一對兒從婚紗店走出來的年輕情侶,撞到了走路突然停下的路人。
這是我目前得到的最早的錄像,時間發生在 60 年前。
但我並不確定互助會成員能不能收到這封郵件。
我又把視頻複製到優盤裏,分別裝在不同的文件袋中,標註好名字,放到中央郵局——這是針對我所在城市的那些互助會成員。我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收到這些文件,我只是覺得,把我蒐集到的信息分享出去可以減輕一些孤軍奮戰的感覺。
我孤零零地走在回家的街上,身邊只有零星幾個路人。有的就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還有的會從我身邊突然消失。雖然這些現象我早已習以爲常。
我很喜歡買表,買各式各樣的表。所以路過鐘錶店的時候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看一會兒。鐘錶店裏的牆上掛着許多模樣好看的鐘表。每一個錶盤上的指針都在飛速旋轉,看得人心驚肉跳,生怕下一秒就會擰掉螺絲從錶盤上脫落下來。我又看了一眼我手腕上的機械手錶,指針運轉正常。看着手錶和鐘錶店裏的掛鐘之間指針轉速的差別,我仍會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街上的天色很快又陰暗下來,比昨天天黑的時間又提早了十二分鐘。
沒錯,我的時間比正常世界的運行時間慢了很多,而且這種變化還在不斷加強。不只是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時間都發生了變化,有的人時間變快,有的人就和我一樣在不斷變慢。
由於每個人時間流速的變化,我們之間的分歧變得越來越大,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趨於孤獨。
所有電視臺都停播了,因爲每個人的時間場流速不同,錄製時間都沒辦法確定,電視臺無法統籌安排播出時間,不然很容易出現播出事故。
人們也不太常用微信等電子通訊軟件了,因爲時間場流速的差異,收到信息和回覆信息的速度永遠無法一致。時間場流速快的人可能幾年才能收到回覆,而時間場流速慢的人分明秒回了,可由於客觀因素,回覆之後也許久都等不到來信,還會被對方誤會。消息的傳送一旦失去了即時性,便沒有了溝通的必要。
於是爲了確保信息的準確送達,人們選擇使用最傳統的溝通方式——寫信。
中央郵局就是類似於存取站一樣的機構。寫信的人把信件放在那裏,取信的人每天都會去看一看,有沒有屬於自己的信件。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中央郵局。
至於電子軟件,唯一還殘存着的可能就是類似於微博這類的 App,軟件用戶會發自己的個人動態,也許等個百十來天,還會有人在下面留言評論,或是默默點個贊。

這樣的生活,讓人們停止了原先擁有的大多數娛樂活動。要不是每天的自動售賣機還開着,我都快懷疑人類是不是重回到了原始時代。
孤獨,是當下每個人心中最大的主題。

【改變】
顧琳琳從睡夢中醒來時,不出意料地,姚千丞的牀位已經冰涼許久。她深深地嘆了口氣,感覺心裏憋了很深很深的委屈和困惑。拉開窗簾往樓下看了一眼,靜止在原地或是掌握了「閃現」技能的人越來越多。
要不是掐了一下胳膊感覺到疼痛,她真的要以爲自己陷入到了夢境世界。
剛出房門,姚千丞就像長着飛毛腿一樣行動迅速地從家門口走到客廳沙發處坐下,說了一句話:「這個世界亂了套了,我的工作也沒法幹了。」
但是對於顧琳琳來說,姚千丞說話就彷彿開了十六倍速,語速快得她根本聽不清。顧琳琳說:「你說什麼?你講慢一點。」
可是這些話在姚千丞耳朵裏就變成了:「尼——斯——唔——噢——詩——咦——牟——嗯……」
看着彷彿變成《瘋狂動物城》裏的「閃電」樹懶一樣的未婚妻,姚千丞也倍感無奈。他們也是慢慢發現,整個世界都變得不太對勁。他們明明近在咫尺,可卻因時差相距越來越遠,而且這種時差還不是你是白天我是黑夜的情況,這種時差就是讓他們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裏一樣。
姚千丞一天的時間在顧琳琳眼裏變得越來越短,而顧琳琳的一天在姚千丞眼裏卻太長太長。最要命的是,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時間是正常的,沒有任何怪異。
所有和彼此有關的生活習慣全部被打亂了。
甜言蜜語沒有了,摟摟抱抱沒有了,可他們就快要結婚了呀!
這一切都怪那該死的時間,每個人身上的時間場流速都在變化着……不只是他們,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倍感痛苦。

【發現】
哪怕不寄信,我也會每天去一趟中央郵局,看看有沒有收件人署名爲自己名字的信件。很多時候都一無所獲,但今天比較幸運,拿到了一份其他互助會成員放在那裏的文件。
家裏的掛鐘指針轉速比我的手錶快了許多,但相比於鐘錶店的那些,卻還是趨於正常。即使可悲的事實是,鐘錶店的那些表才應該是世界運行的標準。
我曾無數次妄想測量時間場的範圍,可無奈的是,我到現在都沒能有一個準確結果。時間場是按個人作爲區分的,它會對周圍的環境作出短暫且輕微的影響,卻不會干擾另外一個時間場。我想不通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活在各自不同的時間裏是以怎樣的原理完成的。
我有些疲累地坐到軟沙發裏,將自己的身體陷下去,聽着耳邊混亂的「滴滴答答」的鐘錶轉動的聲音,打開了今天取回來的文件。
寄件人是互助會里的一個天文學家,也是和我交流最多的人,他叫潘文斌,在本市最大的天文勘測中心工作。
忘了介紹,我的名字是葉雯欣,是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我的丈夫叫顧懷姚,是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雖然在這個時代,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已經變成搜索情報。他經常奔波於各個城市之間,我需要放置到其他城市中央郵局的信件就由他幫我捎去。我得到的那些視頻錄像就是丈夫的功勞。而他,就是我剛剛寄出視頻裏的那對兒年輕情侶的孩子。
這世界上的機緣巧合總是那麼莫名其妙。
我可以對許多現象做出解釋,比如「閃現技能」是因爲時間場流速快的人的運動出現時間少於時間場流速慢的人肉眼可見的極限——就像電影抽幀了一樣,時間場流速慢的人只能看到運動圖像常態下的百分之一,所以會有對方突然消失或者閃現一樣的視覺錯覺。
比如無法打電話和視頻是由於「時間度規效應」,時間場流速快的人位於「等效引力勢」高位,所以收到的聲音頻率會降低,因此無法完成正常通話。
但是關於此次世界範圍內的時間流速分離改變的現象,我有很多種猜想,只是礙於實際情況,不能和其他學者討論合作,因此無法一一驗證。僅僅通過文件傳輸的方法,效率太低了。

如是想着,我瀏覽了一遍潘文斌給出的資料。他的觀察結果顯示,地球的自轉速度在緩慢加快,與此同時,太陽系的行星公轉速度也都在加快。
我根據他提供的數據,在演草紙上演算了一整晚的公式(我的一整晚大概是實際時間的三分之一)。我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立體實物的存在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長度、寬度和高度。但人們往往忽略了第四個條件,那就是時間。因爲人們無法承認一個存在時間爲 0 的物體是真實的。因而,理論物理學得出「時間只是空間的一種存在形式」。
時間維度獨立作用於三維世界,我們將其稱爲第四維。
三維生物生活於地球表面,時間維度網也附着在上面,密度均衡,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流速是相同的。
只是有一天,這個情況改變了。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滾筒洗衣機,那麼它的自轉就相當於圍繞着一根軸作離心運動。而由於自轉公轉速度都在加快,太陽系的外力作用加強,覆蓋在滾筒洗衣機表面的時間維度網產生了褶皺和拉伸,導致密度不再處處相等。處在時間維度網上的人,每一個人所攜帶的時間場就會發生流速變化。
但如果,越接近中心軸的位置,離心作用就會愈發減弱,時間流速的變化也會逐漸減緩。也就是說,我只要和潘文斌一道計算出那根中心軸的位置,就有可能減緩時間流速分差加大的趨勢。唯一麻煩的就是歲差現象的存在,使那根中心軸的位置在不斷變換。但我有信心,憑藉我們兩個人的專業能力可以去解出這個難題。
我欣喜若狂地把這個發現以算數的形式整整齊齊地謄抄在紙上,放置在中央郵局,等待着潘文斌收到文件。

【結婚】
在姚千丞的眼裏,顧琳琳愈發像一個雕塑了。雖然他也知道,這不是他們任何一個人的錯。而且姚千丞總會在顧琳琳的眼睛底下摸到溼漉漉的液體,他心裏明白顧琳琳每日裏的恐懼和慌亂,她總是會哭。在世界時間沒有出問題之前,她也總是會哭,看韓劇會哭,用勺子舀西瓜時沒有喫到第一口也會哭,試婚紗的時候看着鏡子也會邊笑邊哭。就是這麼一個小姑娘,怎麼放心把她一個人孤孤單單地留在只剩下她一個人的時間裏呢?
姚千丞很心疼,可他也毫無辦法。
政府的應急辦法很快實施了起來,爲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政府以最快的時間在各個城市都投放了自動售賣機,售賣內容包括日常所需的所有物品、水果、蔬菜和各種肉類。因爲機器不受時間流速的干擾,它隨時都可以給人類生活提供保障。
姚千丞每天都會出門把所需要的食材買回來放到冰箱裏,然後坐在牀邊看着顧琳琳的睡顏發呆,他無比希望世界可以恢復原樣。
打開手機,姚千丞看到別人分享出來的個人動態,某某小區的某個人又自殺了,或是某某小區的某個老人因無法自我照顧而死亡……
姚千丞嘆了口氣,這個世界的人口死亡率頓時增加了好幾十倍。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種極大的恐慌之中。
他忽然想起,大學時候上哲學課,老師說人類是羣居動物,是無法離開他人而生活的。可如今,他們因爲時間流速不同的原因都不得不面臨一個人生活的難題。
姚千丞看着窗外火紅的太陽,有些犯困,他的生物鐘告訴他晚上睡覺時間到了。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手錶,指針指着 11 點的方向。但對於姚千丞來說,這個 11 點說的是晚上的 11 點。
顧琳琳醒來時,姚千丞剛睡下。她沉默地盯着姚千丞的臉,眼淚又無法控制地流了滿臉。她走到陽臺,窗沿上有一隻蝸牛正在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向前飛奔。顧琳琳被嚇了一跳,但她忽然想起來,不是蝸牛變異了,而是自己的時間場流速太慢。
她愈發崩潰,甚至想從陽臺跳下去一了百了,可她還是捨不得姚千丞,她蹲在地上抱頭痛哭,心裏有一個念頭越來越強烈。
她要結婚!不管這個世界上的時間變成什麼鬼樣子,她都要結婚!她想給姚千丞生一個孩子!
人一旦有了念想,就有了無窮的動力和衝勁。
她抹去了眼淚,把自己的計劃寫在紙上,用冰箱貼貼在冰箱門上。她知道,姚千丞一醒來就會看到。
首先,她要計算出結婚的日子。要計算出這個日子,就要測算他們兩個人都能醒着的時間。正在她拿筆計算的時候,姚千丞起牀了,他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姚千丞看到了冰箱門上貼着的紙條,上面用紅色彩筆寫的大字「我們結婚吧!」,後面還畫了一個巨大的愛心。他轉頭看着沙發上一直靜止着沒有動筆的顧琳琳,鼻頭酸澀地說不出話。
他坐到顧琳琳身邊,看她在紙上列出的兩個人完全不同的時間表,沉默不語。
顧琳琳猛然間看到突然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姚千丞,還是不受控地被嚇了好大一跳。她立刻在紙上寫着:你同意嗎?
剛寫完,她才忽然發現,他們兩個人已經很久沒說過話了,像是兩個啞巴一樣。
那行字下面很快出現了回答:好,你說需要什麼,我來準備。
而顧琳琳甚至沒看到姚千丞是如何動筆的。
顧琳琳興奮地說:「太棒了!那我們就在自己家裏佈置一下吧!」
姚千丞過了很久才聽到一聲:「特——呃——哎——卜——啊——昂——了——呃……」
顧琳琳看到紙上忽然出現了一個碩大的問號,立刻閉上嘴,眼睛裏是掩飾不住的失望。

【來信】
顧懷姚回來了,目前他和我的時間差距還不算很大,這是幸運的一件事。
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我笑話他。他露出一排大白牙,問我說:「你不覺得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了嗎?」
我看了一眼窗戶外面的太陽,陽光毒辣又熱烈。
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新發現拿給他看,他細細瀏覽了一遍,卻皺着眉頭問:「我們得去極地?」
我笑了笑,很慢很慢地對他說:「是啊!不然,你還想挖個隧道去地心嗎?」
他的時間場流速比我慢,我得放緩說話的語速,不然在他耳朵裏就會像是開了二倍速一樣。
他問:「那我們要不要把這個消息放出去,不然,其他人怎麼能知道呢?」
我搖搖頭,對他說:「科學界一貫奉行的原則是有了結果再通知民衆,科學不該是製造恐慌的手段。我要先去找潘文斌計算一下現在的中心軸位置。你和我一起去嗎?」
他深深地看着我,眼神鄭重又哀傷,但他什麼都沒說。我總感覺他瞞着我什麼事。但我沒有問他,畢竟在當下這個環境中,祕密實在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他開車帶我去了天文勘測中心,裏面還在工作的人並不多,只有兩三個。我看到了潘文斌,他看上去有五六十歲,但這卻是因爲他的時間場流速比我們快的原因。
他滿頭白髮,用記號筆在白板上寫:我看到你的計算了,有可行性。但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每天都在加快,中心軸的位置不好測算,我們還需要更多人的幫助。
我和顧懷姚對視一眼,他說:「還是把消息發佈出去吧。」
我在白板上寫:我在公共平臺發佈這條信息了,耐心等待。
但潘文斌已經突然消失在我和顧懷姚眼前,我知道,他等不及「靜止」的我們給予的回覆,已經自行做研究去了。
關注丈夫的粉絲比我多了好幾倍,我用他的賬號發佈了信息:我是理論物理學家葉雯欣,也是顧懷姚先生的妻子。我發現了能減緩時間場流速差距增大的辦法,但需要測量地球中心軸的位置。現急召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等幫助計算,若有志願者,麻煩來 A 市天文勘測中心一起商議。
並且在那條動態下面附上了我拍攝的草稿演算的照片,消息一經發出,轉發量瞬間上百——這些都是時間場流速比我們快的人。
那幾天,我的電子郵箱裏滿是信件。在本市的互助會成員我都用信件放置中央郵局的方式聯繫,臨市或者相距不遠的就依靠我的丈夫,若是距離再遠的,還是要靠電子信息。但我不太願意用電子郵箱,因爲它經常會丟失文件,有可能發個五六遍,對方纔能收到一次。
篩選過大量科學探討的信件,有一封電子郵件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封用德語寫的信件,但標題上大寫的字母 PSL 卻表明它的來源並不簡單。這是一封來自瑞士保羅·謝爾研究院的信。
丈夫自學過德語,他一邊翻德中詞典,一邊幫我翻譯了那封信。
信上的大概意思是說,他們在十年前就發現了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加快的事實,但由於速度不斷加快,自轉和公轉互相影響,導致中心軸的移動軌跡每年都在發生細微變化。又由於每個人的時間場流速都不一樣,沒有一個適合標註的標準時間,他們浪費了好幾年的時間去統一和規定標準,最終,他們還是估算出了一道中心軸的軌跡路線。
我根據他們提供的數據,得到了兩個經緯座標。一個在南極圈,一個在北極圈。
我把消息告訴潘文斌時,他卻要一個人獨自前往,因爲他和我們的時間場流速差距過大,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用在等候我們的行動上。想到現實情況,我和丈夫決定,還是把位置座標公佈在網絡上。
據留言可知,許多趕往 A 市的科學家都調轉了方向,踏上了前往北極或是南極的征途。但國家安保部門也盯上了我們,他們懷疑我們身份的真實性,是否是在故意製造輿論影響民心,要前來調查。
我和丈夫不得不留在 A 市,等候國家安保部門的問查。

【孩子】
顧琳琳的結婚計劃轟轟烈烈地啓動了。
她按自己的時間,用手錶測出了姚千丞的作息時間,算了一下他們兩個人都能醒着的時間,然後列出了一堆東西,讓姚千丞去買。買回來後,她精心地用那些裝飾佈置了房間,氣球、鮮花、絲帶一個都不少。她再自己用筆寫了兩張喜帖,照片是他們談戀愛時拍的合影。
人一旦忙起來,能用來哭的時間就會變少。
姚千丞看着時常靜止着的顧琳琳,她的臉上也常保持着笑容,姚千丞覺得心裏能輕鬆一些了。顧琳琳要喝交杯酒,姚千丞只能順着她的時間保持着舉杯的動作,跟着她一步一步擺着姿勢把酒喝到嘴裏。交杯酒喝完,姚千丞只覺得自己胳膊痠疼。
簡單的婚禮,並不完全喜悅的心情。
時間場的流速差異始終橫亙在他們兩個人之間。
看着客廳背景牆上貼着的大大的一個紅色「囍」字,姚千丞卻覺得很沉重。
因爲顧琳琳說,她想生個孩子。
那天晚上,他們兩個人躺在牀上,各自沉默着考慮如何能生個孩子。
姚千丞在紙上寫:我們去做個試管嬰兒吧。
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容易。
他們要先找到各自和他們時間場流速差不多的醫生,做各種各樣的術前檢查,根據規範把精子和卵細胞提取出來,進行冷藏保存,再由一個醫生取出進行體外受精,和顧琳琳時間場流速差不多的醫生再負責把培養好的受精卵用導管注入到顧琳琳的子宮裏。
就單單是找醫生的這個環節,便耗費了他們很長很長的時間。顧琳琳幾乎是聲淚俱下,才讓她找的和自己時間場流速差不多的醫生勉強答應動手術。也是那個時候,顧琳琳纔有機會把自己對姚千丞一直深藏的愛意傾訴給一個陌生人。
但也是由於每個人時間場流速改變的原因,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分成了兩個極端,一種是絕望到徹底避世,只自顧着苟活到生命自然終結;另一種人是依然殘存樂觀,盡力地適應生活並夢想着恢復秩序。只要是願意和他人溝通的人,都會熱心地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選擇伸出援手,這也許是這場時間鬧劇帶來的唯一好處——喚醒了人類本性中最善良的那一部分。
顧琳琳懷孕期間一直過得很辛苦,因爲姚千丞想幫忙也有心無力。而且顧琳琳的心理狀態不是很好,她太想把孩子生下來,所以給自己的壓力特別大。最要命的是,原先的醫生經過顧琳琳的十月懷胎之後,時間場流速差距變大了,醫生的時間場流速比顧琳琳快了太多,超出了可做手術的時間範圍,他們還得另找醫生。
那段時間,姚千丞幾乎忙瘋了。
這當中的苦難並不是短短几行字可以說清楚的,但最終,孩子生下來了。顧琳琳幾乎脫了層皮。

【隱藏信息】
國家安保部門派來的調查人員到達 A 市以後,丈夫卻先我一步接待了他們。他們密談了什麼我並不清楚。但等安保人員見到我的時候,他們的表情卻和丈夫欲言又止的表情如出一轍。
我們之間的談話還是在紙張上進行。他們提前準備好了調查問卷,我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和職位檔案,並把問卷填好就可以了。
60 年前(於我而言,只有 36 年),世界時間就已經發生改變。時間最初發生改變時,我不過只是一個 8 個月大的嬰兒,還好趕在了時間場流速分歧加大之前被生了出來。我並不想歌頌母愛有多偉大,但是在世界時間變化以後,每一個獨自帶孩子的母親都更不容易。我的母親如是,顧琳琳亦如是。
在那之後,讀書和學習的成本也變得非常大。一開始學校想出的辦法是學生在無法聽清老師講述內容時就換班,到與自己時間場流速更相近的老師那裏繼續學習。與此同時,老師講述知識的速度也變得極快。用老師們的話說,他們把世界時間改變之前時一年的知識都壓縮在一個月內教給孩子們。我上學的時候,每個孩子的求知慾都極其旺盛,彷彿知道自己身後有一個看不見的大手在壓迫着我們必須儘快多學點知識。
老師每每看到這樣的我們,眼眶裏就積蓄起了淚水。他們時常回憶起曾經的世界,他們說那個時候的學生會逃課,會覺得學習是一件無聊的事情。對於他們所說的這些故事,我無法理解。
隨着年紀增大,老師的數量越來越少。找到和自己時間場流速相吻合的老師也幾乎變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學校紛紛倒閉,但剩下的老師在最後時間都紛紛自發地把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錄成視頻,上傳到網絡上。
我的學業就是這麼完成的。通過自學,在線上完成個人考試,如果考試通過就會自動發放電子學位證書,再通過家用打印機把證書打印出來。所以我猜想,這個時期的學位證書相比於世界時間改變之前含金量要低很多。
問卷上的最後一問,他們用黑色的筆把原本印好的問題劃去了,並在下面手寫了一個補充問題:如果讓你給這個世界留下最後的信息,你會說什麼?
面對這個消極又奇怪的問題,我思考了很久,終於寫下:我依然愛你。
國家安保部門的人檢查我填寫好的整張問卷,他臉上嚴肅的表情轉瞬即逝,但我知道他應該盯着那張問卷看了很長時間,因爲他的時間場流速比我快。
突然,我在一旁進行對話的紙張上看到了一個新的問題,他問:你對這個世界還抱有希望?你覺得你的尋找中心軸的計劃真的可行?
我拿起筆,在紙上暈出一個墨水點,卻不知道如何下筆。
很快,我又在空白位置看到一句話:別緊張,這是個私人問題。
我寫下:還是有希望的,試試吧,萬一成功了呢?
他再沒有寫下任何話語,我不知道他心裏的答案是什麼,也不知道他是否看好我這個計劃。可是他臉上和我丈夫那一模一樣的表情卻讓我覺得很不安。丈夫到底對他說了什麼?
他離開後,我找到正在收拾去北極裝備的丈夫,問他:「你到底隱瞞我什麼了?」
丈夫看着我,只是笑,卻什麼都沒說。對於我的時間場而言,他行動遲緩,說話語速也慢吞吞的,倒顯出了幾分溫文爾雅。他說:「走吧,我們去北極圈。」
那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一些同樣前往北極的車,一些受駕駛人時間場影響下而變得速度不一的車。和人一樣,有的車靜止不動,有的車就像是火箭一樣會瞬間消失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
人少路寬,他單手開着車,我握住他空下來的那隻手,對他說:「我們之間的時間差不會變得更大了。」
他反握住我的手,和我十指相扣,他緩慢地說:「但是之後我們每天都得生活在追逐中心軸移動的路上,再也不能停下來。」
我看着前方的路,笑着回答:「沒關係,只要能像現在這樣,還能和你說話,我就滿足了。」
我們的一天能看到三次日出和三次日落,在我更年輕一些的時候,我僅能看到兩次。這表明我的時間場流速越來越慢了。
走走停停,我會把計算出來的新的經緯度實時更新在網絡上。等我們到的時候,計算出的位置上已經停了許多車輛。我找到屬於潘文斌的那輛,並在車內找到了正在睡覺的他。
我在紙上寫下我想問他的問題,模仿着國家安保局那樣寫成了一個調查問卷。
很快,他就醒過來,看到我的時候並不驚訝。我的調查問卷也立刻填上了一半。
根據他的描述,他已經到達這裏快五個月的時間了,並且每天計算着時間場變化的速度,但可怕的是,他發現即使到達中心軸位置,他的時間場流速與標準時間之間的距離差也沒有減緩的趨勢,他的時間場流速仍然越來越快。
我看着他比上次見面明顯蒼老的多的面龐,心裏終是蒙上了一層陰翳。
難道是我把位置座標算錯了?我不死心的把之前所有的計算都推翻重來,甚至讓趕到這裏的其他天文學家、地理學家也驗算了一遍,結果仍是相同的。
如果位置計算沒有出錯,那會不會是保羅·謝爾研究院提供錯了公式或者數據?
我讓丈夫再次翻譯一遍那封郵件,可他卻面露不忍地推脫道:「算了吧,雯欣,算了。」
我以爲我的情緒很穩定,哪怕在如此絕望的世界運行規律之下也很少展露出脆弱或者放棄生命的念頭,我一直以爲我是個積極樂觀的人,可事實證明,我只是在用那樣的表面功夫來掩蓋自己的恐懼,我一直在自欺欺人,我的內心太害怕時間場差距變得越來越大了。
我第一次朝他發了火,甚至差點摔碎了帶來的筆記本電腦。我口不擇言地對着他謾罵,我泣不成聲,我像個潑婦一樣再也不能維持自己的體面。
丈夫緊緊地摟着我,他輕柔地拍打着我的脊背,對我說:「別怕,別怕。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我都會陪在你的身邊,我不會像我父親一樣離開他的妻子的。」
我啜泣着問他:「你究竟隱瞞了我什麼信息?」
他仍是保持緘默。
我冷靜之後重新整理了儀容儀表,拿着紙張四處尋找會翻譯德文的人。終於被我找到了一個同樣來到北極圈,試圖降低時間差變化速度的語言學家。我讓他幫忙重新翻譯那篇來自保羅·謝爾研究院的文件。
他瀏覽了一遍之後,表情卻顯得格外凝重。他緊緊皺起的眉頭告訴我事情並不簡單。
果然,當我看着他在紙上開始書寫翻譯過來的中文版本時,我才明白,丈夫只翻譯了一半,他向我隱藏了另外一半文件的內容。
而他隱藏的那另外一半信息,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顧懷姚】
一開始,這個新生兒還算幸運,他的時間場流速和顧琳琳的差不多,還能被母親照顧着。但姚千丞臉上的愁容卻越來越多,一是他幫不上忙,明明他人就在顧琳琳身邊,可顧琳琳卻依然過着有如單親母親一樣的生活。
二是因爲他的時間場流速快,所以他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更快,他在自己的時間裏生活着,一日復一日地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他看着鏡子裏的自己,滿頭的白髮,甚至後腦勺的兩邊都形成了斑禿,而且他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十分扎眼,就這副老邁的樣子,最起碼都有六十歲了。
然而,再看長時間如雕塑一般靜止着的顧琳琳,她卻仍保持着二十多歲的模樣。古話說,時間是把殺豬刀。經歷了這些,纔可見一斑。姚千丞覺得,這個時間場流速的變化,當真是這個世界最殘忍的機制。
他的心裏越來越害怕,害怕顧琳琳的悲傷,害怕顧琳琳的嫌棄,還害怕她獨自一人要面對丈夫死亡的事實。
黑髮人送白髮人。姚千丞覺得自己像是顧琳琳的爸爸,而不是他的丈夫。
最可怕的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時間差還在不斷增大。
姚千丞越生活,越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靜止不動的。連一些細微的嘈雜聲音都漸漸消失了。日出和日落的頻率越來越低,他在中緯度地區都能經歷極晝和極夜的現象。甚至還能看見日照軌跡的上下運動。
絕對的寂靜,是他目前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而且,顧琳琳靜止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現在的她,一個姿勢可以保持一個月都不更換。這也是她「永葆青春」的祕訣。
姚千丞退縮了,他不敢面對時間差再進一步擴大的生活。
他寧願選擇自己一個人面對死亡,也不想看到顧琳琳眼睜睜看着他屍體腐爛還因爲時間差的原因無能爲力的景象。他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怕老,那是因爲他的腦海裏想象的是兩個人一起白頭到老的畫面。如果自己的另一半永遠年輕,他不得不承認其實自己害怕蒼老害怕得要死。
他曾無數次想象,如果這個世界的時間機制是由齒輪控制的,他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哪怕是獻出生命,他也會想盡辦法讓齒輪停下來,讓每個人的時間都恢復正常。
可惜,連科學家都沒辦法搞清楚原理。
姚千丞還是離開了。他走之前留下了一封信,一封訣別信。
顧琳琳看到信的時候,卻意外地沒有大哭大鬧,她覺得自己的心智因爲這場時間改變事件而變得成熟了很多。她知道自己無力阻擋。只是看着懷中的嬰兒,她眼眶紅紅地想起少女時代她對朋友滿懷嬌羞地說起對愛情的憧憬,她說:「我希望我這輩子能談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
一語成讖,她的戀愛果然轟轟烈烈。就試管嬰兒那件事,她便付出了這一生所有的氣力。只是這一切都是被迫的,她想平平淡淡也毫無辦法。她的時間場不允許,姚千丞的時間場也不允許。
姚千丞走後,顧琳琳才正式給寶寶起了名字——顧懷姚。
命運的齒輪卻仍未停止轉動,在寶寶一歲左右的時候,顧琳琳驚訝地發現,孩子和她之間也產生了時間差,只會攀爬的寶寶也像那些時間場流速快的人一樣掌握了「閃現技能」。可是寶寶的時間場流速明明也是比標準時間更慢的。這就說明,顧琳琳的時間場流速改變的比寶寶更快,顧琳琳差點發了瘋。
她在發現自己徹底無法照顧顧懷姚之後,便寫了一封長信講明瞭情況,像古代人那樣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裏,車底架上放着一大袋子嬰兒用品。她把顧懷姚連同信件「遺棄」在了中央郵局大門口。
嬰兒,果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他們天生就會被寵愛,也許是人性基因中自帶着幫助弱小或者促進繁衍的本能。
也許,這就是這個殘忍世界帶來的唯一仁慈吧。
顧懷姚的成長也並不一帆風順,他幾乎是輾轉於各個好心的大人的照顧之下的。因爲顧琳琳的時間場流速實在是越來越慢,他沒有辦法,只能像個小乞丐一樣去尋求和自己當下時間場流速差不多的大人的蔭庇。但好在,願意幫助他的好心人還挺多。
因爲他更像是時代的嬰兒,人類這個種族的希望。
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學會了自己一個人照顧自己。
他又在調查線索的時候認識了理論物理學家葉雯欣。葉雯欣比他年長一些,但時間場流速卻和他幾乎完全一致,很快,他們就墜入了愛河。

【終結】
保羅·謝爾研究院發來的文件中,被隱藏起來的後半段說的是:他們在測量地球中心軸位置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太陽系行星的運行軌跡正在逐年緩慢收縮。也就是說,地球正在不斷向太陽邁進,最終會被太陽吸收而產生更加熾熱的能量。
此刻的時間場流速混亂只是人類滅亡的前戲。即使靠近地球中心軸的位置可以減緩時間差增大的趨勢也無濟於事,因爲人類終將……不,人類很快就要滅亡了。甚至連地球都即將不復存在。
我和翻譯文件的語言學家面面相覷。我忽然想起丈夫和國家安保部門調查人員臉上那一言難盡的表情。想起丈夫曾經不經意透露出來的線索,他問我:「你不覺得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了嗎?」
可那時,我只以爲那是一句無心的抱怨。
我們很有可能會成爲地球上最後一代人類,在環境還未來得及惡化至無法生存時,便被時間壓垮的最後一代人類。
文件的最後一句話是:研究院一致決定向人類隱藏這個信息,讓最後的我們充滿希望地活下去。
我直愣愣地盯着那個語言學家看,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我忽然有些後悔,這個信息我不該拿給別人看的。
他也顯得十分手足無措,我看到一張紙巾瞬間出現在我的面前,上面的紙條上寫着:別哭,我不會說出去。
我接過紙巾,才恍然發覺自己的臉上滿是淚痕,我深吸口氣,將眼淚擦乾,平緩了情緒。在紙上寫下「謝謝」後,將筆記本電腦和他翻譯出來的中文版本都帶走。
我走回車邊,將所有這些全放進後備箱中,當蓋上後車蓋的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自己心裏的那些執念全都被封埋起來。
顧懷姚從不遠處小跑過來,動作緩慢。他很是擔心地問我:「你去哪兒了?」
我一把擁抱住了他,因爲我不知道這樣的機會未來還會有多少。
他很慢地拍打着我的脊背,安慰我說:「好了,先上車再說。」
他坐在駕駛座上,我坐在副駕駛,我們都把座位放平,躺在上面遠望着散發着刺目白光的天穹,我和他各懷心事,因此都很沉默。
我先開口打破了我們之間的靜謐,問道:「你還記得你的母親嗎?」
他說:「前三個母親記不清了,之後的每一位我都記得。」
「你沒想過去找找看你的親生母親?」
他轉過頭看向我,問:「你想回去?」
我還是如實告訴他:「我都知道了,關於那封研究院的信件裏被你隱藏起來的信息。」
我看到他臉上被拖長了時間的異樣的表情變化。
我看着天穹,嘆了口氣,說:「也許我們都已隱忍了太久,這麼多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選擇隱瞞下來,絕望地接受了它。但最不該放棄希望的人恰恰應該是你,因爲你是在時間改變之後誕生的孩子。你從降生到長大都得益於太多人的善意和幫助,你是他們對新希望的美好寄託。我想去問問顧琳琳,她是以怎樣的勇氣將你生下來,有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畢竟,她也是第一個有證據顯示接觸到時間改變的人。」
他握住我的手,問:「你有什麼新的想法?」
我搖了搖頭,說:「暫時還沒有,但我不想就此放棄。我想將這個消息公佈出去,在這種境遇下,我們雖是學者,卻並不比大衆擁有更加優先的知情權。我想,現在還願意努力生活着的人們都是堅強的人,我們應該聯合所有人的力量去應對這場危機,我們的互助會也不該只有學者的參與,每一個人都有資格分享所知的一切信息。」
他用力地捏了捏我的手,說:「好。在時間改變之前就有太多遺憾沒能來得及去彌補,現在公佈消息也許會是一件好事。」
我們去找了潘文斌,他仍舊用我那張計算公式在反覆驗算着正確性。我把文件的最新消息和自己的想法提前寫在紙上,他看了之後便瞬移到駕駛位旁邊,突然情緒暴躁地撕碎了他所有的稿紙。他一拳砸在了老式汽車的方向盤上,鳴笛聲久久迴盪。
丈夫站在我的身後,將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一句話都沒說。
潘文斌可能咆哮了一些什麼話,但語速太快我聽不清。
他太久沒有張嘴說過話了,因此聲音顯得沙啞又尖促,我咬住下脣,將左手覆在了肩頭顧懷姚的右手之上。
突然,我的面前出現了一張紙,潘文斌給我的。
上面寫着:你知道如果時差再不縮小差距,我很快就要死去了嗎?你知道公佈消息出去會造成多大的混亂嗎?你能承擔那種後果嗎?
我看着因運動而面容不清的潘文斌,眼眶中忽然就積蓄了滿滿的淚水。
他在那張紙上又寫下:走吧,按你的計劃做吧。我幫不了你。
我低下頭,攥緊了那張紙。丈夫將我帶回車裏。
那是我見到潘文斌的最後一面。

【記錄】
去到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們發覺到自己的時間場變化仍是沒有減緩的趨勢,他們也逐漸煩躁不安起來。我看到分享平臺上抱怨和吐槽的人越來越多,還是決定將那份完整文件公佈出去,他們應當知道真相。
那時,我已經在回程 A 市的路上了。發佈消息之後我也沒敢去看大家的回覆,但我想,應當會引起一場不小的騷亂。
去到顧琳琳家的時候,她就像是一座溫柔的女神像,靜靜地將手搭在膝蓋上,一動也不動。而她看起來就像是我們的同齡人。即使她真正的同齡人——顧懷姚的父親,早已死去。
我在她的桌面上留了一張紙條:伯母你好,我是您的兒媳婦葉雯欣,時隔多年,我和顧懷姚纔來拜訪,很是冒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和我分享一下您在時間改變之後的故事?時間剛開始改變時,您有沒有覺察到什麼特殊的現象發生?
留下字條之後,我看到顧懷姚一直僵直地站着,他的目光在顧琳琳的面龐上停駐,可他卻不敢靠近。好像他還是沒能相信,眼前這個年輕的女子就是他的親生母親。
我們離開後,我纔打開手機看看反饋。
讓我意外的是,雖然產生過不小的慌亂,但是在幾個月前,潘文斌組織了一場全民記錄的活動。他讓每一個看到發起通知的人都用各種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故事,無論是書寫、視頻還是音頻,這都會是每個人存在過的印記。
無論能不能找到時間事件的解決辦法,我們都不該讓人類存在過的故事就此隕滅。
這場活動一經倡議,大家都在積極響應。
我看到分享平臺上人們記錄下的自己的故事,或好笑或感動,但那都是希望和認真生活的見證,我們以此鼓舞着他人,也激勵着自己。
一年之後,我再次拜訪顧琳琳的家,她的容貌沒有什麼改變。但我卻收到了她親手寫的回信,足足有五頁紙,她回憶了她和姚千丞之間的愛情點滴,並叮囑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人。
我決定將她的故事也記錄下來。她告訴給我的故事,我都轉述在了這篇文章裏,姚千丞的部分是我個人補充的。因爲我面臨了和他一樣的境遇。我和顧懷姚的時間差越來越大,即使我的時間場流速相較於世界標準來說仍是慢的,但對於顧懷姚的時間場而言,我的時間流速可太快太快了。
我時常看着靜止的他發愣,看着自己快速老去的容顏和他的青春常駐。但我不會像姚千丞那樣離開他,因爲我知道,若還有一絲能度過此次困境的希望,那必定要以愛和支持爲基礎推動着我們前行。
我們不會放棄,如今整個人類的命運都連繫在一起,我們一定會找到新的希望。

到那時,我們便戰勝了時間。
– 完 –

精彩故事 全文完結
点赞0 分享
評論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