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落下了一顆流星,當地居民尋找到燃燒後的殘骸,迅速上報當地組織。
研究人員連夜趕到,挖掘出保存完好的外星文明。
他們還發現了一本日記。
碳元素探測顯示,這本日記來自兩億三千年前。
-1-
日記上古老的文字正正方方,讀不太懂,科研人員只好先復拓記錄。
「有三種不同字跡,初步分析表明應該經過三個生物的手。」爲首的圖爾博士叮囑道,「阿米爾,你明天把第一部分摘出來。小心一點,這種記錄文字的載體又松又脆,在完全真空裏僥倖保存幾億年,一旦接觸氧氣就會碎成渣滓。還有工作人員一定要戴保護膜,別讓觸手的粘液污染珍貴資料。」
年輕的研究員點頭,用腦電波回應上司:「好的。」
這座星球距離星系的恆星非常近,地面高溫高壓,當地最智慧的生物進化出厚厚皮甲,摒棄了難以站立的脊椎,反而進化出了靈活的觸手和高度發達的神經細胞。
有點像古老地球上的章魚。
「章魚怪」們全副武裝,小心翼翼攤開鬆脆的紙頁。
「真是驚奇的工藝。」他們由衷讚歎,像是在朝拜某種上古的神祗。
工藝品上,這麼記錄着:
【2093 年 1 月 1 日,空間站運行良好,和指揮中心通訊。晚上喫了中國水餃。趙雪玲說用外語寫作能幫助學習,於是我找了三個日誌本,把它們裝訂在一起,開始用中文寫日記。】
【2093 年 3 月 8 日,婦女節,空間基站的育種中心裏玫瑰開了,摘了幾朵長勢不太好的送給雪玲和 Sherry。長勢好的要留種。】
……
【2093 年 8 月 3 日,我的國家發生了政變……】
【9 月 1 日,新政府成立。國旗變了。地面開始打仗,新政府好像沒工夫顧及太空的情況,我和本國的朋友,心照不宣地沒有換國旗。】
【2094 年 9 月 18 日。打仗,一直在打仗,糟糕的全球戰爭。】
【2095 年 2 月 3 日。終於,第一枚核彈降落了。達摩克里斯之劍不會放過任何人。這幾天,雪玲總是看着監視器發呆,望着地球,我知道她在想什麼。】
【核彈落的地方,是她的家鄉。】
……
【2096 年 2 月 9 日。本來預計的返航時間一拖再拖,東風着陸場被導彈擊毀,地面指揮中心試圖給我們找尋一個穩妥的降落地點,但一直沒有下文。】
【可以理解,現在地球上戰火瀰漫,人人朝不保夕。】
【姜維組長組織我們 13 個人開始種菜,說以防萬一地面供應跟不上……嗯,中國人好喜歡種菜,也好擅長種菜啊。】
【2096 年 3 月 1 日。蔥、大蒜、胡蘿蔔、生薑、茄子,能燉湯喝,但太空基站不方便燉湯,就打成了濃糊,和小米一起熬煮,味道蠻不錯的。今天學了一個成語,『苦中作樂』。又是食鹽告罄的一天。】
……
【2097 年 4 月 28 日。禍不單行,全球多個火山同時爆發,火山灰瀰漫。我看不到藍色的星球了。通訊信號也一度中斷。】
【2097 年 5 月 2 日。再次接到消息了。地面不僅火山爆發,同時還有大規模地震和海嘯。姜維回覆完地面基站的消息後,喃喃吐出了兩個字:末日。】
【今晚,他告訴我們,要建立起一個生態系統。是的,在空間站這麼個小小的地方,建立起生態系統……癡人說夢,但又是僅剩的退路。】
【2097 年 5 月 7 日。13 個人來自 9 個國家,我們討論了四五個方案,都被逐一否決。所有人情緒都不太對勁,特別是平川真梨,今天哭得很崩潰,她來自日本。就在昨晚,日本覆滅。】
……
【2097 年 6 月 19 日。姜維真的很聰明。他迅速給我們十二個人安排了活,用忙碌的工作逼迫我們鎮定下來。說是工作,其實是一些資料整理,我們將人類幾千年歷史結晶彙總整合,存入小小的移動硬盤。未來如果,僅僅是如果,有智慧生物發現,或許有微弱的可能,會被解析。】
【當然,誰都知道這希望多麼的渺茫。】
【2097 年 11 月 27 日。最簡單的生態循環被強行構建。植物、光合作用、水循環,地面已經完全指望不上了。地面通信完全中斷,另一座國際空間站發來訊息:檢測到地球磁場發生改變。】
【2097 年 12 月 24 日。地球磁場消失 15 天,再次出現時南北磁極對轉。空間站設備有限,不能準確監控地磁消失的時間。我們不是物理學家,也無從解釋這離奇的現象。但這個時長……姜維的臉色非常沉,他再一次請求連線,一如既往的無人應答後,他宣佈:我們回不去了。】
【他說的是事實。大氣層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消退。】
【我們 13 個人,和其餘 3 座空間站的 8 人,或許是最後的倖存者。】
……
【2098 年 5 月 3 日。地球完全回不回去了……那些植物種子真的救了我們的命。另外兩個空間站,宇航員都是常規巡視和記錄工作,物資很快面臨匱乏。】
【2099 年 4 月 13 日。國際空間站的飛行員詢問我們是否可以援助物資。我們同意了,雪玲犯愁地皺眉說:「可是我們不在一個軌道上,對接難度太大了。」她皺眉的樣子很好看,可我還是喜歡她笑的樣子。】
【2099 年 5 月 20 日。空間站動力系統持續推進,試圖變軌對接。失敗了。】
【2099 年 8 月 1 日。持續失敗。雪玲越發沉默寡言,我想讓她開心,唱了首家鄉民謠,她邊擦淚水邊和我說:「塞德斯維奇,你知道嗎,這裏面有家鄉的味道。」】
【可是我們回不去了。】
【絕望和恐慌持續蔓延。】
【2100 年 1 月 1 日。對接再次失敗。】
【2100 年 2 月 3 日。國際空間站再沒有回應了……它照舊從我們頭頂軌道劃過,每次它展翅掠過時,我都在想,這是一座太空裏的墳墓。】
【或許我們身處的太空站,也終究會變成墳墓。】
【2100 年 5 月 8 日。終於對接成功。但意料之中的,國際空間站全員犧牲。只有一些很基礎的科研設備,但於事無補,對我們沒有幫助。】
【2100 年 9 月 7 日。我們的物資……也開始不足了。】
【2100 年 12 月 9 日。有人堅持不住自殺了。是真梨。她那麼小小的一個,又瘦又輕。留了一道遺書,讓我們……喫了她。】
【我也快撐不住了。】
【2101 年 4 月 5 日。我抱了抱雪玲。我很喜歡她。她總喜歡看着培育室裏靜靜生長的綠植髮呆,我就在旁邊記錄數據,偷偷看她。如果地球還是地球,我們還能回去,我一定會向她表白的。】
【但現在,我要把日記扔進碎紙機裏。準備去見上帝了。】
這部分的文字到此爲止。
-2-
第一階段的復刻歷時三個月,終於結束。
阿米爾滿意地將拓印好的內容收起,舒展開他十幾根觸手,和同伴擊了個黏糊糊的掌。
另外幾個研究員端詳字跡,好奇提道:「阿米爾,你發現沒有,這塊越到最後,書寫越發潦草,可能很有研究價值。」
「或許是心情跌宕起伏。你懂得,每次考覈前,我們也都會進入短波率週期。」阿米爾不以爲意,「兄弟們,開始第二階段的攻堅突破吧。」
相較第一部分的潦草,中間的字跡娟秀工整,筆觸淺淡。
研究員們耐心細緻地依靠真空實驗室,操作機械手臂一點點複製,每一筆每一劃,都力求完全一樣。
【2101 年 4 月 9 日。於 2 號機組找到這本日記。碎紙機壞了,沒能將日記全部銷燬。截至目前,Sedeswich、平川真梨、蔡源、樊志爲、任放、計尺、邱立宵七人死亡。空間站還剩六人。】
【2101 年 11 月 31 日。方曉和姜維爆發劇烈衝突,他們打了一架。】
【方曉認爲我們做的事情毫無意義。是的,毫無意義。人類不可能會在這個宇宙方舟內延續——我贊同。依靠太空站這種脆弱的生態系統,想要繁衍想要生存,無異於癡人說夢。也許我們能苟活一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但再往後呢?】
【姜維應該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一直沉默寡言,每天都在操作室盯着儀表,拒絕和我們交流。】
【2101 年 12 月 12 日。姜維說,國際空間站有人體胚胎,可以製作一個獨立的培養容器。他還沒說完,方曉就跳起來揍他,說他瘋了。】
【我們當然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2089 年,人工體外培育幾乎實現,基因科學家爲了研究,請求將部分人類胚胎帶入太空,以研究記錄變化。這些解凍後記錄完數據,在 1 個月內就將被殺死的胚胎,似乎成了我們的救命稻草。】
【……可這怎麼可能呢?】
【太空站不是地球,沒有儀器設備來供姜維操作,完成他的『伊甸園計劃』。】
阿米爾疲倦地晃了晃腦袋,關閉了儀器,小心將珍貴的資料放在避光處收好。
今天的工作任務基本完成,維拉星球上光源落幕。
阿米爾準備去他的老師,也就是圖爾博士那裏轉一圈。博士的科研室離得很近,底下甬道堅固的岩層壁上,傳來他們交談的電波反射:
「這些冷凍箱內,應該是某種生命體。旁邊的機器初步判斷,是能夠自動監測所處環境含水量、空氣成分質量的。」研究員興奮地彙報:
「這一定是遙遠的某個文明,向我們發出善意的問好。」
「等我們找到交流方式,就能回覆他們啦!」
圖爾年老體弱,但大腦依舊活躍,他抬起大腦袋,用八雙複眼緊盯着金屬箱。
它真的很幸運,在真空低溫的太空裏漂洋過海,沒有被彗星擊中,也沒有被恆星引力吸引自焚,反而誤打誤撞闖入這個星球。
圖爾溫和地說道:「交流方式的解密,還得看阿米爾那邊的工作進度。還有喬治那邊實驗室,要儘快解密那些存儲盤。」
他轉過身對阿米爾招了招觸手:「來。在你那邊有突破性進展前,我們一致決定,這邊的研發暫時停止,以防錯誤操作,損毀外來的遺蹟。」
「瞭解,博士。」阿米爾也來到真空室前,像每一個科研工作者一樣,好奇而貪婪地用眼神描摹那個金屬箱,它不算大,但每一處結構和粘合都堪稱精緻。
經過掃描,他們判斷裏面裝的是一些生物的孢子,大概五六十種的樣子。這種生物似乎和他們大相徑庭,並不能夠通過切斷觸手進行無性繁殖。
但更加神祕迷人。
在阿米爾看得如癡如醉,毫無形象地將粘液抹在石英玻璃上後,博士言簡意賅:「別搗亂!!」
阿米爾委屈巴巴扒拉着入口:「讓我再看一眼!就一眼!」
圖爾博士:「……」
於是,阿米爾被博士罵罵咧咧地轟走了。
他本以爲自己會很累,沒想到親眼看到這個密箱後,反而愈發興奮。
於是也不回家休息了,乾脆又回到自己的實驗室,繼續第二部分日記的拓印。
-3-
阿米爾搓了搓他五個主腕,開始工作起來:
【2101 年 12 月 15 日。姜維說他放棄。我說,你早該放棄,不可能、不可能在貧瘠的土壤裏,孕育人類這麼個嬌生慣養的物種。】
【是的,他想在太空站,手無寸鐵的情況下,造一個培育人類的體外培養皿!太異想天開了。】
【沒想到,姜維淡淡的說,「我放棄了人類,但我沒放棄地球」。】
【2101 年 12 月 16 日。我終於知道昨晚他說,「沒放棄地球」是什麼意思了。】
【既然培養人類不可能,那其餘生物呢?】
【姜維說,只要有適合的環境,哪怕是一個細胞,一個生物,也能在碳的排列組合裏,創造出奇蹟。就像地球一樣。】
【他的聲音不大,甚至無波無瀾,但我們都不約而同瞪大了眼。】
【一向和他擡槓的方曉也激動得微微發顫。】
【誰敢說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蹟,不會再次發生呢?】
【2101 年 12 月 31 日。姜維的「伊甸園計劃」全票通過了。】
【在這個年末,寂寂無聲的太空站裏。由最後 3 個人類,方曉,姜維,趙雪玲,全票通過。】
【方曉是高級工程師,他熟悉焊接和電子信息工程,姜維負責指揮和全方面決策,我照舊照顧那些植物們。玫瑰花是開的最好的。】
【真奇怪,在地球上嬌嫩嫩的作物,在太空裏,反而長勢最喜人。】
【它太美了,層次點染開的粉紅到深黃,像是日落時分的晚霞。】
【我好想再回家鄉看一次小鎮的晚霞。】
【可惜就算回去,地球……也沒有大氣層了。】
【2102 年 1 月 1 日。又是新的一年呢。不知道說什麼,那就,祝我新年快樂吧。】
【2102 年 4 月 8 日。左側光板發生故障,方曉想去站外查看,被我阻止了。】
【我和他說,他目前的工作誰都替代不了,他不能出事。姜維也是,不能出事。】
【於是我穿着宇航服去排除故障。不算順利,畢竟不是我的長項。】
【2102 年 4 月 10 日。斷斷續續修了幾天,終於把變形的器材替換。】
【很餓,喫了點土豆泥。B 區的玫瑰開始授粉了。】
【2102 年 4 月 19 日。不知道是不是宇航服不夠嚴密,排障回來後,我立刻低燒咳嗽。】
【這幾天越來越嚴重了,感覺骨頭很酥脆,渾身沒力氣。】
【每日的體能訓練,也被迫停止了。】
【2102 年 5 月 29 日。我想我大概是快要死了。】
【不過我不後悔。】
【方曉一遍又一遍用過體溫計給我測溫,他焦躁地像熱鍋上的螞蟻。】
【姜維還是一個人呆在操作室,不知在想什麼。】
【2102 年 6 月 1 日。我想家了。】
【距離抵達這座空間站,快十年了。】
【我也來到操作室,透過屏幕,注視那個星球。】
【荒廢淒涼的死星。】
【藍色的海洋依舊,黑色的土壤依舊,但是綠色都消失了。】
【但我還是愛它。我好愛它。】
【我請求姜維,把我部分的血肉裝在盒子裏,推向地球。】
【到時候,我不會像流星焚燒,而是筆直地墜入。七成可能墜入大海,三成可能擁抱大地。】
【或許還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到達故土呢?】
【方曉不會同意,但姜維會同意的。我知道。】
【2102 年 6 月 5 日。別了,我的小玫瑰們。】
第二部分的文字戛然而止。
-4-
阿米爾活動了下僵硬痠疼的觸手,來到地面透氣。
這是他才發現,天色即將大亮,一宿過去了。
萊恩星球的天空是鏽紅色的,宛如一顆巨大的紅寶石,光線在塵埃顆粒間浮動。
而清晨或是傍晚,恆星周邊的色彩則是神祕的深紫。
阿米爾非常喜歡這種紅色和深紫色,他喫了點甲蟲作早餐,嘎吱脆的蛋白質讓他疲憊全消,又趁着清晨沒那麼熱,在丘陵附近活動了下肢體。
然後,勞模阿米爾又回到實驗室,和前來工作的其餘研究員一起,廢寢忘食地開始最後一部分任務了。
這次的字跡又換了一個人。
筆鋒凌厲,每一個筆畫都入木三分。
他的話似乎很少:
【2102 年 6 月 10 日。送趙雪玲回地球。】
【方曉又拿這件事罵我,莫名其妙。】
【2102 年 6 月 21 日。看完他們這十年日記。】
【塞德斯維奇這小子怎麼回事?】
【不知道趙雪玲也喜歡他嗎?】
【2103 年 5 月 9 日。儲存箱搭建完畢。】
【方曉效率真低。】
這裏中途換了一種字體,由於太少,阿米爾決定將它歸屬在第三部分:
【艹姜維你這鱉孫——有種你自己去當焊工啊!】
緊接着又變回那凌厲冷淡的字:
【2105 年 10 月 1 日。國慶節快樂。】
【我們試圖離開太陽系。這幾天在計算最佳軌道路徑,動力系統雖說有限,但並不是不可能。】
【2107 年 1 月 1 日。元旦快樂。】
【2109 年 3 月 21 日。已抵達火星附近,推了個種子囊過去。】
【生死由命。】
【2110 年 5 月 1 日。方曉高燒不退,原因不明。培養的青黴素消耗殆盡。】
【2110 年 9 月 5 日。方曉死亡。】
【2110 年 10 月 1 日。國慶快樂。我親吻了國旗。】
【2110 年 10 月 2 日。無。】
【2110 年 10 月 3 日。無。】
……
【2111 年 1 月 1 日。元旦快樂。】
【2111 年 1 月 2 日。無。】
【2111 年 1 月 3 日。無。】
……
阿米爾皺了皺眉。
長達幾十頁的記錄裏,都是這麼個重複頗多的情況。他在權衡要不要簡化記錄,猶豫再三,還是如實地全部複製。
【2114 年 1 月 8 日。牙齦出血,不是好兆頭。】
【2114 年 3 月 2 日。胃出血。】
【2114 年 3 月 17 日。開始頻繁流鼻血。】
寫到這裏,字跡也開始飄忽起來。
【2114 年 5 月 19 日。生命進入倒計時。】
【我謹慎挑選種子和生物細胞,分批次放入低溫保險箱內。】
【保險箱材料厚實,能經得起上千攝氏度高溫。但願能保護它們完好無損地穿越大氣層。】
【同時,將存儲人類所有文明的知識硬盤】
【也附帶在了材料包裏】
【我很清楚我的所作所爲,是癡人說夢。就像趙雪玲所言:】
【地球的存在是萬裏挑一的奇蹟】
【人類的誕生是造物主機緣巧合的饋贈】
【唯有感恩】
【無法複製】
【但那又如何?】
【我不奢求奇蹟。】
【但我還是要去靠近奇蹟。】
-5-
阿米爾抬起觸手,揉了揉其中一隻眼。
他實在是有些累了,於是交代其餘的研究員,繼續他的工作。
剩下的工作已經很少了,只有封底的短短几行字,字跡也潦草迅速。
和前面似乎不是一個時間寫的。
而且沒有最開始重複的時間戳——應該不是日誌記錄,而是某一段整塊的話。
也要讓其餘的小傢伙們練練手。
阿米爾這麼想着,回巢休息一段時間,等萊恩星球又一個恆星升落後,他才慢吞吞地來到圖爾博士實驗室,探查消息:「博士,我那邊差不多了,這邊的工作,還有喬治實驗室的硬盤解析,是否有結果了?」
「快了。」圖爾拖動年邁的身子,爬到實驗室的記錄儀前,「最開始的原始畫面解析出來了,是這個。」
畫面顯現在底下巢穴築成的房間裏。
那是一顆藍色星球,懸浮在浩瀚無垠的宇宙裏。
「我們懷疑,這是這批文明的誕生地。他們的交流方式似乎和我們有所差異,是一種奇怪頻率的波動,我們無法聽到,但儀器卻可以檢測到。」
阿米爾順着博士的話看去。
那顆行星是如此美麗、寧和,而清澄。
山川脈絡,江河湖泊,高巔之雪,連綿之森——
太美了。
他本來是一個初出茅廬兩年的研究員,最近一直在糾結就業的方向。數次想從待遇不高的研究所辭職。
但看到這顆星星的時候。
阿米爾知道,這將是他終生追求的謎底了。
-6-
接下來的一段歲月,萊恩星球上,對於外星文明的研究進展磕磕絆絆,不算順利。
哪怕是最頂尖的語言學家,在面對完全陌生的外星文字,還是成百上千種不同語言文字的大雜燴時,也會一頭霧水。
在此期間,圖爾博士過世。
阿米爾接過衣鉢,同時,也有新來的研究員頂替他最開始的位置。
最終,在阿米爾也垂垂老矣的時候,文字類的解析終於部分完成。
他們大致清楚了這一來龍去脈。
原來,這並不是來自外星的友好問候。
而是文明走投無路時的某種託孤。
對於保險箱裏的胚胎和種子,大家也都達成共識:不要開發。
他們就像守着化石寶藏的守財奴,不敢越雷池一步。
因爲他們都知道,這羣文明,來自億萬年前,屬於過去。
而他們,只需要見證她的存在。
這天,阿米爾給後輩們開講座,結束後,和一個研究員在星空下散步。
研究員感嘆說道:「博士,我特別喜歡那本日記最後的話。」
「哪句?『但我還要去做』嗎?」
「不是,是那位宇航員先生,寫在最終封底的文字——」
姜維在日記的封底,寫着:
【若人類終將死去,那一切的故事,將交付於時間的低語。】
【時間作證,我存在過,我們存在過。】
【即便人類的文明,只是黑暗宇宙裏轉瞬即逝的火光。】
【但它曾劃過亙古漆黑長夜,絢爛而朝氣蓬勃。】
【任何一副畫卷都描繪不出它萬分之一的濃墨重彩。】
【那就夠了。】
【我愛你,地球。】
三本日記到此爲止。
這是塞德斯維奇的遺書。
這是趙雪玲的遺書。
這是姜維的遺書。
寫於公元 2114 年,是地球最後一個人類的遺書。
也是全人類的遺書。
甚至是……整個地球的遺書。
「你知道最浪漫的是什麼嗎?」年邁的阿米爾轉向朝氣蓬勃的研究院。
研究員試探:「和布爾達約會?」
阿米爾被逗笑了:「對你來說確實。但對我來說,最浪漫的是頭頂那片星空。你永遠不知道在遙遠地曾經,是否會有幾億分之一的可能,另一種生物與你視線相接,經過幾億光年距離,柔軟的目光落到你身上。」
「也不知道在遙遠的未來,我們是否會化爲一道塵埃,飄散在星空之間,再降落在某座星球,和雨水滾滾而下,最終棲息於含苞欲放的花蕊。」
「花蕊……人類是這麼說的對吧?」阿米爾喃喃道,「然後隨着生態系統,進入新的生命循環。」
「真浪漫。」
– 完 –
□ 滿目山河依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