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將門女不做皇后

皇上想和心愛的女人生個兒子,繼承大統。
可是,他們努力努力啊,懷了七八個,也只得了兩個女兒。

-1-
他笑着對我說,皇后不能是你。
我低頭悶悶地答:「臣女曉得,臣女不敢肖想。」
皇家獵場,將要登基的太子顧淮半戲謔半認真地對我說:我不能是他的妻。
而我,卻是他已訂婚五年的未婚妻,就等及笄後與他成婚。
結果,我就還差兩個月及笄,他不要我了。
因先皇被刺殺,太子提前登位,我這個先皇給他定下的太子妃,他不認了。
上一世,也是這樣。
我當時是怎麼做的呢?
不甘心,各種哭鬧,甚至絕食。
我堅持,我就要嫁給顧淮,我就要做他的皇后。
逼着心疼我的老父親不得不用軍權與顧淮交換。
結果換來的是什麼?
憶起做他皇后的日子,我瑟瑟發抖。
哎,如今想來,有什麼不甘心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見我一副完全聽他安排的樣子,顧淮有些遲疑。
以他對我的瞭解。
此時,我應被妒忌憤怒控制發火,怎會如此平靜?
他不甘心,續上了更羞辱人的話:「孤也不是寡情之人,念你家衛國有功,待孤登基封后以後,會迎你入宮爲淑妃。」
由皇后到淑妃,這是降妻爲妾,品級落差不算太大,侮辱性卻極強,這回我總該發瘋了吧。
我一發瘋,他就可以給我和我家定罪了。
小女不才,新皇怎麼安排,咱就怎麼來。
於是,我恭敬地說:「臣妾謝恩。」
「以你之才,之姿,之德,之能,給你妃位已是天恩,還有什麼不滿的?」
顧淮叱我,他連我說什麼都不去聽,就顛倒黑白地叱我,可見厭我之深。
我一聲不吭,低頭受教。
「等等,你剛纔說什麼?」
「你剛纔說的可是謝恩?」顧淮本想狠狠地訓斥我,結果呵斥到半路想起來,我沒有半分不滿,我是謝恩。
他一臉尷尬,喫驚不已,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我。
我氣定神安,恭恭敬敬地聽教。
一拳頭打到棉花上,對這樣的一個我,他有點應對無能,甩袖子走人了。

-2-
禍兮福倚。
對於顧淮把我從妻變妾這件事。
全家人的反應,讓我很意外。
父親說,好事好事,咱們家功高蓋主的嫌疑少了。
母親說,管理後宮可不是容易的事,古往今來,當皇后的就沒幾個過得舒心的。
兩個兄長說,做淑妃啊,挺好,這個位子月例不少,爭的人卻少,他們就不用因擔心我被替換掉,拿命去換軍功保我後位了。
弟弟不太懂,但看全家都輕鬆的樣子,他跟着開心,滿院活蹦亂跳,邊跳邊嚷嚷:我姐是淑妃娘娘。
這,讓我這個「苦主」有點蒙圈。
原來,全家是ţũₘ這麼想的嗎?
那我上一世,近乎瘋執地去保皇后的位子,爲他們博取殊榮,是我在自以爲是,自我感動?
好像是。
如今,我是淑妃,全家更爲舒暢。
之前作爲準太子妃的時候,我天天都要跟着宮裏的嬤嬤學規矩,全家也都跟着緊張兮兮。
現在我做不成太子妃,更成不了皇后,嬤嬤已被調走去緊急培訓新皇后了,府裏的空氣跟着鬆快起來。
父親常常拉着我們喝小酒,有時候興致來了,挨個練練,滿院子的歡聲笑語。
降妻爲妾,是禍事嗎?
明明是福氣!

-3-
顧淮自己選擇的皇后,也是武將之女,名叫李薇。
相比於我因爲早早被定爲太子妃,被抓着按照太子妃的標準培訓,一身武藝早已荒廢,現今只剩個花架子。而李薇呢是有真功夫的,與父兄上過戰場,立過功,她不愧爲武將之女上一世,顧淮就傾慕於她。
只是,礙於我父親的從龍之功,礙於我對他多年的衆所周知的情誼。
在我不同意被降爲妾,我父親又交出軍權後,顧淮妥協了,立我爲後,封李薇爲貴妃。
雖然,我們與他是交換。
但他還是以此爲由恨上了我。
在宮裏,在前朝,竭盡所能地羞辱我。
他給了李薇所有爲妻的尊重。
給了我所有爲妾的羞辱。
唉,真沒必要,咱不爭。
聽說,嬤嬤們教起李薇來,毫不手軟。
嬤嬤們是太皇太后派來的人,被她們訓了五年,我太知道她們的手段了。
曾經,我疑惑過,作爲嬤嬤,靠山再怎麼硬,那教的可是皇后,毫不留情分,不怕事後被清算?
後來我悟了,先皇死得太快了,太皇太后從太后過渡到太皇太后,時間太短,她布的滿宮眼線仍在,前朝不少重要位置都是她的人,爲了繼續擁有超高權力,新皇后人選,她勢必插手。
但又不想做得太明顯,惹惱新太后和新皇,於是,她就用陰私手段。
除非是她安排的人,否則誰來當皇后都當不長,都當不消停。
這也是我歡喜退讓後位的原因之一,這老妖婆作妖的能力厲害得很。
誰當皇后誰受罪!那就讓給皇上的心上人來受這個妖罪吧。
畢竟,咱慈悲,苦當然要給別人喫。
想到這裏,我高興得多喫了個烤蛋。

-4-
封后大典之後半年,我和其他幾位大臣之女入宮,至此,加上太皇太后、太后塞進來的,以及顧淮潛邸時期的一些老人,宮裏有了近二十個妃嬪。
嘎嘎,這數量,讓我欣喜不已,李薇真是好人哪。
上一世我做皇后的時候,妒忌心很重,顧淮登基半年,後宮的女人不到十個,太后太皇、太后想塞人我都會作一作,大臣想塞女兒就更別想了。
今生,感謝李薇的容人之心,賢德淑良,皇上第一輪擴充後宮就成果顯著,讓我被翻中牌子侍寢的概率大大降低。
心態決定一切。
當我喜歡顧淮的時候,恨不得他就是我一個人的,誰侍寢我都妒忌。
當我不喜歡顧淮的時候,我一點都不想和他睡,想到和他同室都噁心。

-5-
入宮後,我們這一批嬪妃,第一個侍寢的是來自太皇太后母家的姑娘聶寰兒,甫一入宮就被封爲貴妃,貌美勝過皇后,嘴甜如蜜,善解人意,規矩做得極好,深得皇上喜歡,太后見了也滿意,所有人都以爲是她個安分的甜心,只有我知道那是個蛇蠍心腸。
四個月後,或靠孃家爹在前朝請求,或靠自身手段爭寵,我們這一批人除了我,都沾過雨露。
唯有我,老老實實地待在宮裏,老老實實地等翻牌子。
然後,我就被輪番談話了。
第一個找我的是太后,她是我自準太子妃時就喜歡我的人。
對我被從皇后之位扒拉下來,她痛心疾首過,但相比於心疼我被侮辱了尊嚴,她更在乎與皇上的母子之情。
她給過賞賜作爲補償,我接受並謝恩。
但除此以外,她並沒給我厚待。
我對她也從未有過期待。
「淑妃,你是不是還在怨恨皇上?」她第一句話,就差點把我送上西天。
我趕緊跪下咣咣磕頭。
「太后英明,妾對皇上只有無上的尊敬,從無半點怨恨之心,請太后明察。」
「那你入宮半年,爲何從未侍寢?」
「妾沒有不侍寢,妾一直在等,按規矩等,妾也不知道爲何皇上一直沒有翻過妾的牌子。」
噗嗤一聲笑傳來。
太后滿臉笑意:「哎呀,你說你呀,怎麼這麼不伶俐,你看看哪一個和你同期入宮的,不是想辦法吸引皇上的注意,你倒好,只做了一個老實。你要記得,要想讓皇上翻你的牌子,你得讓皇上注意到你,這得你自己去爭取。」
「妾明白了,謹遵太后教誨。」
受訓後,我唯唯諾諾地回到自己的宮殿。
差點被嚇死,還以爲自己的心思被拆穿了呢。
不過,我有什麼大病,要去吸引顧淮的注意?
還主動爭取?永不可能!
咚咚咚,心臟真個嚇壞了。
還沒安撫好,我又被傳喚了,這次是皇后李薇。
李薇不喜一堆人在一起,她要求非必要不要去找她。
入宮後,除了與大家一塊去給她請過幾次安,遠遠見過她,就沒有單獨見過。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近距離看她,尊貴莊嚴,一身威儀,英氣逼人。
腦子裏自動蹦出來一句話:這是請尊菩薩回來供起來了!
不過,顧淮喜歡。
她的容貌,評估起來,別說不如聶寰兒,連我娘都不如。
而我比我娘好看,也就是說我比她好看。
那她看我這個顧淮的「前妻」,擁有如此嬌美的容顏,會不會妒忌?
轉念一想,誰不知道,顧淮把我當空氣!
我把自己氣笑了。
我這自以爲是的毛病還真不輕。
菩薩開口了,她說:
「淑妃,對不住。」
我驚得憋住了嘴巴。
她說:「我知道你曾是皇上做儲君時期,先皇定下的太子妃,如果不是先皇去得早,這個皇后之位是你的……」
「不,不,不!」我趕緊插話。
「皇后娘娘,您是最好的皇后,您做皇后,是天家之福,是天下百姓之福,您切莫再提那些過往之事,現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都是皇上和您,太皇太后,太后帶來的啊。」
皇后的皺巴臉散開了,露出一抹淺笑,比嚴肅着好看了一點。
她揮揮手製止了我繼續吹捧。
她說:「本宮孕六個月,貴妃也已有孕三個月,還有幾個妃嬪有孕,你作爲四妃之一,也要努力爲皇上開枝散葉。」
我聞言驚了。
跪下咣咣磕頭:「妾遵教誨。」
離開皇后宮後,撒丫子跑回自己的宮殿。
伺候我的小丫鬟跟着我一路跑,差點累斷氣。
我撫着自己的小心臟,真正嚇壞了。
陰謀開始了!

-6-
上一世的記憶回籠,太可怕了。
太皇太后的陰私手段,多少重地獄都不夠她下。
民間重男輕女嚴重的地區,曾有過慘絕人寰的滅女行動。
而太皇太后在宮裏,搞的是滅男行動。
上一世,除了聶寰兒生下兩個皇子,滿皇宮跑的都是公主。
爲此,顧淮曾有過懷疑。
別人生什麼他不管,他太想讓李薇生個皇子來繼承大統了。
可惜李薇承寵不斷,懷了七八胎,除了兩個公主幸運存活,其他的孩子要麼流掉,要麼死胎。
顧淮曾聯想過與後宮手段有關,可所有的太醫都認爲是皇后早年在戰場上喫不好,睡不好,壞了底子,能生下兩個公主,已是天恩。
有過前線經歷的顧淮沒再多疑,他知道軍隊裏的麪食有多硬,菜有多單一;他也知道一旦開戰,人心會緊繃到什麼程度,身體受損是必然的。
他沒再強求。
他曾退而求其次,想讓我生個兒子。
可我就懷了一個,沒到三個月就小產了,差點疼得我見閻王。
自此,我就躲了他。
他本對我情薄,見我如此,也順勢歇了心思。
然後,接受現實,把精力集中投入到聶寰兒生的皇長子身上,精心培育。
當時,太后還感嘆,天下又是太皇太后母家的了,這就是天意。
我死後才知道,哪是什麼天意,都是人爲。
太醫院所有服務妃嬪的太醫都是太皇太后的人,無論皇上哪個妃嬪有孕,脈案都會第一時間呈給太皇太后,女胎皆留,男胎都滅。
至Ṫŭ̀₆於滅的手段就太多了,還非常精準。
地位低,孃家沒地位的,直接被在飯菜裏摻藥。
像我這種家裏有地位,位置也高的,則針對性進行。
我那一胎是男胎,胎象特別好,太醫都捨不得,太皇太后可不會心慈手軟,知道我愛和皇上鬥氣,就頻頻製造事件讓我喫醋憤怒,不久就氣血攻心,現場小產,想要賴給誰都賴不到。
想想吧,我作爲皇后,孩子都留不下。
更別說貴妃了,上一世的李薇雖然得寵,但可沒少受孕育之苦。她身體不佳,子宮條件不好,本身就難留孩子,再加上一些手段,就更留不住了。她懷了七次,只留住了兩個女兒,其他五個,都沒了。女胎沒留住,男胎更不用想。因爲李薇失掉的孩子有男有女,顧淮倒也沒多懷疑是不是有人針對李薇,讓李薇生不出男孩。
畢竟,李薇最後胎死腹中的是個女孩兒。
顧淮到死,也就只得了兩個皇子,都出自聶寰兒。
上一世,大家都認命了。
這一世,我可不認命。
入宮之前,我就尋到了一個隱藏的婦科高Ṱṻ₂手,在我胳膊裏埋了一個小物件,可保我十年不孕。
爲了保險起見,我還從問題源頭上努力。
主動迴避侍寢。
不和皇上睡,不僅僅是厭惡顧淮,也是在保命。

-7-
在宮裏。
我的人設是乖巧又膽小的淑妃。
既然被太后、皇后提點,就不能不有所表示。
我主動派丫鬟給顧淮送了一次湯,一次點心。
做多了太顯,我又不願意,因此就做了兩次。
但,效果顯著。
太監沒來傳喚侍寢,顧淮親自上門了。
他來的時候,我正在書寫心經。
他看了我一會,突然發聲:「怪不得安分起來,還以爲玩欲擒故縱,原來是入了佛門。」
我被嚇了一跳,一轉身看見是顧淮。
趕緊跪下磕頭。
我磕頭越來越溜。
這是我在上一世發現的,天家的人,即使已經貴上天際,還是喜歡看他人伏低做小。
尤其是磕頭,主動對他們磕頭的時候,會讓他們的自我迅速膨脹,唯我獨尊的感覺立刻得以滿足。
連帶着就會對跪下的人寬容,打賞。
我不求寬容和賞賜,我就求他們一高興趕緊滾蛋,或者讓我滾蛋。
果然,顧淮的臉上浮起滿意。
「朕還以爲你當縮頭烏龜到底了,一輩子不找朕呢,你送的湯和點心,甚好。」
「謝陛下。」
我又趕緊磕頭。
他把我扶了起來:「哪來的這麼多禮,你我之間不用這樣。」
我心想,我要不這樣,你第一時間就會想砍我的頭,誅了我九族。
我得裝。
我抬頭看他,帶着女人的嬌羞。
他哪見過我這樣,眼裏立刻閃過情動,要拉我到牀上去。
我這個膈應,但也只能偷偷做心理建設。
心想,躲不過去了,就當被狗咬了。
沒承想,他還沒把我外衫剝下來。
外面小太監大呼小叫,說是皇后娘娘發動了,請皇上趕緊去看看。
顧淮把我一推,不管不顧地就跑了出去。
這要是在過去,我得氣死。
但現在。
「阿彌陀佛,感恩李薇,真心地。」
我衝着皇后宮的方向,虔誠禮拜。
第二日,消息傳來,李薇成功生下長公主,皇上大賞後宮。
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兒,還是他最愛的人生下來的。
他高興得不能自已,順帶就忘了我這個還等待侍寢的「前妻」。
等他意識到還有一個我在等他臨幸。
他的第二個孩兒又來了,聶寰兒生了皇長子。
顧淮樂壞了,太后樂壞了,太皇太后更樂壞了,大赦天下,宮內人人有賞。
我的小丫鬟也領到了五兩銀,高興得衝着顧淮宮殿磕了好一會兒頭。
這波喜氣還沒過去,顧淮就想起了我。
他興致勃勃地對我說:「允兒,我們也馬上就會有孩子的,你給朕生一個像你一樣漂亮的女兒。」
我心裏罵:「去你的吧,狗男人,我纔不會給你生孩子。」
但表面上,我滿臉嬌羞:「臣妾遵旨。」
他滿臉興奮,但馬上就換成了不快。
他怒道:「真是晦氣。」
然後,甩袖子走人。
嘎嘎,我來了葵水。
看看,老天爺真心站在我這邊,本來應遲幾天再來的。
入宮一年多,一品大員的女兒沒侍上寢,卻讓人找不到任何錯處。
從太皇太后到小宮女,都在感嘆,天意如此。

-8-
接下來,新的侍寢計劃還未籌謀好。
北疆受到外敵攻擊的消息傳來。
這一下,狗皇帝沒心思再想怎麼睡「前妻」了。
他招來了大臣晝夜商量應對之法。
這道題,我知道,很難。
重生後,我毫無怨言地讓出後位。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因爲這道題的答案。
我不想再讓我的父兄去解了。
這夥敵人,上一次入侵邊境還是在十多年前,當時被我父親打敗,簽下十年停戰條約。
也正是十年休養生息的軍功,驅使先皇把我封爲太子妃,彰顯天恩。
但這次,他們又來了。
我知道,更難打了。
他們已更新升級,從小強轉變成了餓狼,還外掛了狐的狡猾。
上一世,雖然最後還是我們勝了,但代價是十萬大軍陣亡,還有我父親,我兩個哥哥全部戰死,弟弟殘疾。
正ṱù₃逢我,因爲妒忌,鬥遍全宮,尤其讓貴妃李薇喫了不少憋。
顧淮一心要廢了我,把我打入冷宮。
旨都擬好了。
卻傳來前方的消息,我一家爲他死的死,殘的殘。
只剩我一個沒有孩子的皇后,孤零零地全須全尾,這讓算計我最狠的太皇太后都不忍心了。
她說莫辜負了天下戰士的心。
我的後位保住了。
我的心死了。
我求了太后,一直對我心存悲憫的太后。
允許我去皇寺帶髮修行,爲父兄,爲天下祈福。
太后應了。
顧淮允了。
這一世,我倒要看看,顧淮派誰去打這場惡仗。
天下的事,不是天下的。
具象起來,就是皇上和大臣的事。
顧淮忙得不見人影,多日不來後宮。
太皇太后和太后也跟着焦心。
皇后和貴妃也憂心。
我,其實也緊張着。
雖然我知道不會輸,但我不想再失去家人了。
我每天都在祈禱,別是父兄,別是父兄。
多日以後消息傳來。
皇上與各大臣商議的結果,是派皇后李薇的父親作爲主帥去打這場仗,其三個哥哥隨軍輔助。
但,對這個安排,太皇太后與太后都不滿。
太皇太后認爲,李將軍雖然也曾戰功累累,但畢竟不瞭解北疆,他可以作爲主帥,副將則應該選淑妃的兩個兄長之一,瞭解敵人,才能百戰不殆;太后則更直接一點,她認爲還是要派出原班人馬即我的父兄去打這場仗。
她說,對外開戰,不能夾帶一點私心。
皇后已經得寵,沒必要再靠父兄戰場立功來添彩了,母家太過顯耀有外戚過於強大之嫌,對社稷安穩來說,不是好事。
我看出來了。
他們七嘴八舌的前提,都認爲這場仗會輕而易舉地取勝。
十年前能把敵人打得鬼哭狼嚎,十年後依然如此。
所以,派出誰去打仗,就是讓誰去揀功。
回來後是要封侯拜相的。
顧淮明着偏袒皇后,要把功勞都給國丈國舅。
而太后和太皇太后表面大公無私,舉薦有戰鬥經驗的我家,實則是在爲自己人爭取機會。天真了。
草率了。
作爲旁聽人員,我心突突地跳。
顧淮你那麼愛李薇,可要堅持住啊。
讓李薇的父兄去吧,這是死父兄的仗。
上一世我是皇后,死的是我父兄。
這一世,她是皇后。
該輪到她家死了。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態度很堅決。
面對皇祖母和母親的咄咄逼人,顧淮有點喫不住勁了。
Ŧũ̂¹他想要立孝順人設,就不能完全駁了兩個老人家的面子,於是他把炮火轉移到我這裏。
他說:「淑妃,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
雖早有準備,但這讓後宮尤其是妃子直接干政,我的天爺,這題我真不會。
但我會磕頭。
我跪下咣咣地磕頭。
他們都習慣了,等我磕完,個個面色已好多了。
我說:「臣妾斗膽,太皇太后,太后,皇上,恕罪。妾自十歲被先帝封爲太子妃,就被母親關在後院,日日和嬤嬤學習,雖出生在武將之家,對於戰場、戰爭只是再未有聽聞。對於戰場形勢妾不懂,不敢妄議。但妾知道太皇太后,太后,皇上英明,自皇上登基以來,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天下都在讚歎,妾知曉這都是皇上,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功勞。」
我說完,就開始瑟瑟發抖。
狗屁發言。
但有用,皇上臉色稍變,估計想起來曾對我的辜負,揮揮手讓我走了。

-9-
最後,誰都不想撕破臉,只能都做了妥協。
顧淮搶到的最多,太后和太皇太后也各自撈到一點。
主帥仍是李薇父親,副將,除了李薇的三個兄長,太皇太后家的一個外孫,太后家的一個侄男也同時去了。
我聽了,感覺挺好。
就是,人怪多的。
也不知道會不會給閻王爺增加工作量。
我撫了撫胸口,感覺氣很順溜。
甚好,甚好。
父親知道了應戰安排,有些擔憂。
他不敢直面皇上,怕惹其嫌疑,給我送了帖子。
我歡天喜地地見了。
父親說:「允兒,你可知,北邊那羣敵人,既有狼的兇殘,又有狐狸的狡猾,他們生存資源太少,所以纔會像打不死的小強,屢屢來冒犯,上一次,聖上及世人都以爲我們打得很容易,實際不然,當時我們勝在經驗豐富,他們備戰不足。這次他們一定做了很充分的準備,而我們派出去的人又如此輕敵!這場仗危險。我知道允兒對皇上不滿,但事關天下安危,允兒,你……」
他憂慮地看着我。
我看着老父親,驕傲了。
這就是我爹啊,把天下大義放在私人恩怨前面。
「爹爹不用擔心。」
「這次皇上派出的人,也許戰北的經驗不足,但畢竟也是刀光劍影中走過來的,雖然貪功,但衛國的心是有的,與北敵交手幾次,他們就會醒悟過來,調整戰略,打得也許會艱苦,但一段時間內不會輸,僵持久了,皇上就會調整,後續派出的對象必然是爹爹與兄長,所以,爹爹要做的不是憂心,而是做好準備。」
爹爹眼前一亮,一種果然我是他女兒的感覺。
腳步輕快地走了。
仗打得很艱難。
第一仗,就把想顯擺的太皇太后家男孫給摺進去了,斷了腿,匆匆被送回。
太后家的侄男堅挺到第二仗,被掉在他面前的頭顱嚇到了,趕緊跑到軍營躲了起來。
他們想要軍功,卻不知ţůₘ道軍功是最難得的。
那是真刀真槍,用命換的!
只有武將家的人,才能體會。
李家父子也是好樣的。
他們一直在堅守。
不久,進入了持久戰。
其間,雙方各有輸贏。
後方皇宮添了 3 個公主,小產了 2 胎。
也許是太過憂心戰場,除了皇后李薇再次懷孕,再沒有妃嬪有孕的消息。
我感嘆,這場仗,最大的功德,就是後宮少死了一些小皇子。
還有,我不用侍寢。

-10-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後宮再傳喜訊,貴妃聶寰兒又有孕了!
我想,太皇太后這是想明白了,前朝到底不如後宮好鬥。
與其爭軍功,不如爭肚皮。
太后賞賜了皇后和貴妃。
皇后二次生產當天,北境消息傳來。
我們打了一場勝仗,對方損失五萬人馬,對一個小國家來說,很多了。
還來不及高興和慶祝,第二道消息傳來,李薇父親和兩個哥哥沒救治過來,死了,第三個哥哥雖然救了過來,腿斷了。
前方無帥,也危在旦夕。
顧淮急了。
他匆匆來到我宮中,給了我一道聖旨,讓我父兄連夜趕去北境。
我匆匆赴命。
父兄早已做好準備,接到聖旨立刻出發。
出發前,我找父兄談了下。
我把敵人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告知了他們的弱點,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父兄很驚訝,我如何知道得這麼詳細?
我當然不能說我是重生的,是上一世唯獨活下來的弟弟告訴我的。
我只能說,現今的皇上喜歡後宮干政,對於前線的消息並不隱瞞,對所有的消息,我都進行了收集整理和分țū³析。
對此,早有耳聞的父親點了點頭,對我說:「允兒,有心了。」
一家人含淚告別。
這一次出發,我有信心。
我的父兄會活着回來。
我也會活下去。

-11-
完成使命之後,我立刻回了宮。
聽到了一個驚天的消息。
儘管顧淮下了死命令,要求瞞着皇后。
李薇還是在生產關鍵的時候得知了父兄全滅的消息,當場悲痛嚥氣,嚥氣前一秒,用了最後一點力氣,推出了肚子裏的孩子,是個小皇子,出來時一身青紫,早已窒息而亡。
顧淮得知消息,吐血暈倒。
我回來的時候,他剛剛醒轉。
我趕緊去看望。
他眼神絕望,見我來了,纔有了點生氣。
他拉着我的手說:「允兒,皇后走了,皇兒也走了,朕什麼都沒有了!」
我強忍着噁心,沒有把手抽出來。
我心想:皇后是你妻子,皇子是你孩兒,關我啥事?還想讓我跟着你難受?
夫妻一體,榮辱與共。
我又不是你的妻,我可不與你共情。
但我不能說,儘管我很想落井下石,很想幸災樂禍。
我還得裝。
我柔聲安撫:「皇上節哀,一切都會好的,李薇姐姐定是去了天上,她肯定希望您能好好的,皇兒看您如此悲傷,肯定不忍,會再投胎而來做您兒子。」
「而且,您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您有很多,皇后走了,但在這宮裏,您還有長公主,還有貴妃,還有好多孩兒。在宮外,您還有這天下。」
他看着我。
不錯眼珠地看着我。
就像出生的雛鳥看着母親。
哪裏還有退我婚時的趾高氣揚?
哪裏還有辱我真心時的薄情寡義?
顧淮悲慼地,以可憐的表情對我說:「那朕,還有你嗎?你的心裏還有朕嗎?」
真想給他一個大耳光。
心上人剛死,他就想從另外一個女人那討愛。
可一轉念,這也是人之常情。
他的皇祖母、母后愛他但也都算計他,妄圖掌控他。
他的父皇給他賜婚,也是從政治方面考量,不考慮他的意願。
唯獨李薇是他自己選的,他喜歡李薇,李薇也對他好。
現在李薇沒了,他那顆心空了,急需找個替代。
可找我,合適嗎?
我是被他拋棄的妻。
我是被他輕賤過的,真心喜歡過他的女人。
他憑什麼認爲,我可以不計前嫌,再對他鐘情以對呢?
真想,趁着他最脆弱的時候。
逼逼他,讓他死了得了。
可我馬上就放下了念頭。
顧淮於我,是負心人。
但他是天子。
於天下,是福分。
他當皇上以來,社稷安穩,百姓富足。
逼死他,我報了私仇,但對天下人有罪。
我是將軍的女兒。
我不能這麼做。
對父兄,對天下百姓來說。
目前由顧淮做皇帝,對他們最有利。
於是,我繼續忍着厭惡,伸出手,輕輕把顧淮摟在懷裏。
我輕輕地說:「皇上,妾是這宮裏的淑妃,妾會陪着您的。」
顧淮抱緊了我,輕輕抽泣。
箇中意味,我懂,他也懂。
我會陪着他。
但我們終歸回不去。

-12-
我父兄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前線。
以雷霆之勢,壓制了對方。
形勢慢慢好轉,對我方越來越有利,假以時日,定會勝利。
消息傳來,顧淮放鬆下來。
勁一鬆,疲憊久已的他病倒了。
我一直近身服侍。
我的細心照顧緩解了他失妻失子之痛。
將他從脆弱中拔了出來。
隨着北疆的形勢越來越好。
顧淮也慢慢好轉。
他經常盯着我看,若有所思。
有時候,會握緊拳頭敲牆,敲桌子,傳達不滿和憤恨。
那個樣子,像極了後悔的樣子。
對此,我都裝作不見。
就做好一個淑妃的本分。
等他身體好得差不多,我就告了假。
以身體不適爲由,躲在我的宮裏不再出來。
因爲我知道他要開始清算了。好過來的他,腦子開始飛速運轉。
前方已穩,他盯上了後宮。
李薇不能白死。
他祕密招來了所有參與產科的太醫。
讓他們逐個分析皇后生產死亡案例。
那些太醫顧慮很多,給的說法大多是皇后氣火攻心,難產而亡,小皇子也是因爲宮內不良,導致的窒息。
顧淮不信。
他把他們單獨關起來,一個個地審。
終於,在一個新近入宮的小太醫嘴裏,聽到了不一樣的說法。
她認爲,不能僅僅停留在皇后一個人的死因上。
她說,自她入太醫院以來,她詳細看了所有的後宮脈案。
發現了一個規律,除了貴妃,那些被斷爲懷男胎的妃嬪比懷女胎的更不容易保住胎。
就這一句話,就夠了。
顧淮動用了大理寺來查。
真相很快就擺在了他面前。
那天,據說他面如死灰,形如枯枝。
當晚,他把我召喚到御書房。
他問我:「允兒,你說,這是報應嗎?」
「皇后之位本應是你的,我卻把你降後爲妃,把李薇扶上了後位。」
「結果,皇后死了,皇兒也死了,這是在告訴朕,朕違背天意,老天來懲罰朕嗎?」
我說:「您是天子,老天只會喜歡您,助力您,護佑您,怎麼會懲罰您呢?」
看他接受度還行。
我又低聲囁嚅:「皇上,大理寺不是查明,宮裏這滅男胎是人爲嗎。」
話遞到就好,顧淮自會下定決心。不久,太皇太后去行宮養老。
她出發前,我去看望她。
她不甘地看着我說:「你倒是個命好的,被拉下後位,沒心沒肺沒城府,活得還挺好,沒傷到身子,還得了皇上的心。」
我磕頭謝太后教誨。
她氣得不行,她說,我慣會這樣讓人閉嘴。
我能說啥,繼續磕頭。
再怎麼樣,她也是皇上的奶奶。
即使被移走了,那也不能得罪。
氣氣就挺好。
嘎嘎。
但對於聶寰兒,我就不客氣了。
顧淮念在她只是知罪,沒有具體實施犯罪,而且有孕在身,只把她打入冷宮。
我覺得顧淮對聶寰兒就是高舉輕放,他就是被她伺候舒服了,不捨得把她出宮,也不捨得把她賜死。
待她生下孩子,找個由頭就會把她接回來。
那哪行啊。
這一世我和她很少交集,但上一世她可沒少讓我嫉妒喫醋,我那一胎,就是和她爭鬥氣沒的。
這一世,我自然要爲我被迫無法降臨世間的孩兒報仇。
我把聶寰兒在冷宮過得很好的消息放了出去,傳她胎養得很好。
那些被她和太皇太后害過的妃嬪炸了!
她們的父兄聯合起來要求顧淮重懲聶寰兒。
沒幾日,聶寰兒就在冷宮滑了胎,她也因失血過多而亡,其所出皇長子記在了德妃名下。宮裏殺了一批人,換了一大批人。
顧淮最喜歡的兩個女人都沒了。
但他還有一後宮的女人。
在這些女人中,我最看好德妃,德妃的父親是一品大員。
顧淮再不願意。
這天下,不是他老顧家的,本質上是顧家與一衆大臣的天下。
君臣彼此制約,社稷才能安穩。

-13-
宮裏苦氣了很久。
直到前方傳來得勝的消息,苦氣才散去。
這一次勝利意義重大,停戰協議簽了二十年。我早已得知消息,我的父兄三人活得好好的,一個都沒有受傷。
我弟弟因爲被我強行留下來,沒與父兄共同戰鬥,他寫信抱怨於我。
我回復說:「戰場會有的。」
我父兄要回來了。
顧淮要設宴爲功臣接風洗塵。
宴席的前一天,他來到我宮中。
那時我剛剛寫完一本心經。
他拿起來看了很久。
拉着我坐下。
深情地對我說:「允兒,我要立你爲後,就在明天爲你父兄的慶功宴上宣佈。」
「這是你應得的,早就該得的,之前是我私心作祟,委屈了你。現在一切迴歸正軌,我要你成爲皇后,與我共享天下。」
「我要你成爲我的枕邊人,陪我白頭到老。」
「我們生個皇兒,他會成爲這天下最尊貴的人。」
真夠大方的,皇后之位給,皇位也給。
可我怎麼敢要?
我把手輕輕拉了出來。
兩世以來,我得到的最深切的認知就是,人一旦有了權力,人就會變。
而顧淮,是這天下最有權力的人。
他可以隨心所欲,他可以爲所欲爲。
比如,我明明是他的未婚妻,先皇,也就是他爹給他賜的婚。
可他一登基,就把我降爲妃。
比如,北疆危急時刻,他居然不用我父兄,敢想象嗎,他把生死存亡演繹成了爲愛獻禮。
這,太可怕了。
雖然他總體上是個好君主,但他不是個值得信任和託付的人。
現在,他失了李薇,失了聶寰兒,又在我父兄光芒的加持下,覺得我好,立我爲後。
明天呢,出現另一個李薇呢,不是危言聳聽,隨時的事,他再把我扒拉下來?
而且就算他最愛李薇的時候,他還不是沒少找聶寰兒侍寢。
太皇太后滅了不少男胎,後宮跑的公主可不少。
重來一世,我清醒得很。
我不想做他的妻子,一點也不想啦。
但我不能如實說啊。
我得裝。
我先跪下磕頭謝恩。
我說:「謝皇上恩賜,但臣妾不配爲後。」
顧淮說:「允兒,你若不配,放ẗū₌眼天下,誰配?」
「論貌,你端莊柔美;論賢,你善良本分;論家世背景,你是將軍的女兒,父兄爲社稷立下汗馬功勞……」
等他誇完我。
我才難過地說:「臣妾子嗣艱難,無法爲皇上誕下嫡子。」
「臣妾找過很多太醫,都是這麼說,包括上次立功的女太醫,她也是這麼說的。」
顧淮喫驚,但拉起我的手說:「允兒,這不是問題,這後宮所有的孩兒都是朕的,也都是你的,你想讓哪個作爲嫡子,朕就立他爲太子。」
去他媽的,我噁心了一下。
孩子都是你的不假?你提供了孩子一半原材料,但跟我有什麼關係?人家都有自己的娘。
但我不能這麼說,我說:「謝皇上愛憐,但母儀天下雖尊貴無比,卻也責任過於重大,容妾想想,妾實是怕德能不足,擔負不起。」
他無聲地把我摟在懷裏。
他想留下來。
就在我想,不差這最後一哆嗦了,就忍了與他這僅有的一次吧。
外面小太監又開始大呼小叫,說大皇子發燒了,請皇上趕緊去看看。
大皇子是目前唯一的皇子,無比珍貴。
顧淮趕緊去了。
當晚,他留在了德妃那裏。
聽說,夜裏叫了好幾次水。你看,我沒說錯吧。
我看好德妃。
當然,老天爺也要感謝的, 他老人家真的愛我, 一次都不想讓顧淮沾污我。
我嘎嘎地笑了很久。
想想父兄明天就能見到了,一夜難眠, 興奮的。

-14-
第二天,居功至偉的父兄,什麼都不要, 用天大的軍功只換了我出宮。
他們說得清楚, 在戰場見了太多死亡。
實在不想讓膽小的女兒(妹妹)與自己分開了。
他們想把我帶到身邊, 一家人在一起。
他們主動交出軍權。
他們表示, 只要有需要,他們隨時聽陛下召喚, 若有召, 召必回。
顧淮十分震驚,但他也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
經歷了二次換帥的風波,我父兄在民間聲望如天。
退「後」的事情不能來第二次了。
他昨天一衝動, 說要立我爲後, 去了德妃那,就宿在那,這表示他在後悔。
今天我父兄遞了臺階,他立刻下了。
他沒二次違約。
我不管他是否又背叛了我。
我歡天喜地地出了宮。
我們既沒去江南,也沒去北疆。
就作爲普通人,在京城安住, 在顧淮的眼皮子底下, 讓他隨時看到安心。
挺好,我們兄妹弟四人,恣意地打牌,捉鳥, 打架……
做着底線內所有快活的事情。

-15-
顧淮在登基的第十年, 薨了。
至死, 他未再立後。
德妃運氣不好, 盛寵了好幾年,只得了幾個女兒,宮裏的公主太多了,不珍貴。
除了李薇留下的長公主, 顧淮當回事, 其他女兒,不在他心上。
德妃不甘心,她一直懷, 但她懷一個,就能成功生下一個,沒有人算計迫害,賴不到誰,就是命中無子。
沒有生下皇子,大皇子就成了顧淮唯一的兒子。
顧淮死後, 傳位給大皇子,由太皇太后垂簾聽政至大皇子十五歲。
德妃被封爲太后,不得干政。
都算圓滿。
我在他薨的第二年,成婚。
嫁給哥哥的好友, 一個被戰爭耽誤了婚姻的好兒男。
兩個哥哥與弟弟也陸續成了家。
老父親樂得不得了。
歷經三朝,數次功高蓋主的老將軍,終於迎來全家圓滿。

精彩故事 全文完結
点赞0 分享
評論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