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下旨讓顧家嫡女入宮伴駕。
兩個姪女哭得肝腸寸斷,二人早已有了心上人,眼看著就要修成正果。
兄長和嫂嫂長籲短嘆,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抽簽決定。
我剛剛雲游回來,見狀大言不慚道:「兄長,我來嫁吧!」
「二妹別胡鬧,你都三十了,皇上還不及弱冠!」兄長呵斥道。
「那又如何,他只說顧家嫡女,我也是顧家嫡女。」
1
我是顧家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年方三十,雲游十數載,剛剛回家,就聽到書房裡兩個姪女撕心裂肺的哭聲。
「爹爹,我和李郎都約好了,三日後他就來家提親。」大姪女顧清婉哭得肝腸寸斷。
「爹爹,您不是答應我和表哥了嗎?怎麼如今又反悔了?」二姪女顧清揚聲淚俱下。
「你爹也沒辦法,皇上下旨,點名了顧家嫡女,如果你們不去,顧家就是抗旨不遵。」嫂嫂長籲短嘆,苦口婆心,「皇上剛剛登基,年少有為,他念在你爹的分上,一定會善待你們的。」嫂嫂說完也嗚咽起來。
「清婉,清揚,你ṭú⁺們也別怪爹爹,這裡有兩個竹簽,你們抽簽決定吧。」兄長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只是如今多了幾分愁苦。
我走到門邊,推開門:「兄長,我來嫁吧。」
屋中四人看見我先是喜悅而後愁眉不展。
「小妹不要開玩笑。」兄長無奈地呵斥我。
幾年不見,兄長鬢邊多了不少白發。
從小到大都是兄長護著我,我十幾歲議親的時候,接連幾次,還沒嫁出去,未婚夫婿或暴斃或出意外,次數多了我也落下克夫的罵名,也沒人敢上門提親。
爹娘甚至想找個出身低的鰥夫配我,可卻被兄長拒絕了:「那些人怎麼配得上妹妹,既然他們嫌棄妹妹,妹妹你索性不嫁了,哥哥養你。」
我那時早已沒了少女時的期待懵懂,對嫁人也不抱希望,只是怕連累家人,幸好兄長護我。
再後來他鼓勵Ṭů¹我出去走走,不要困於後宅,我帶著錢財僕人走遍大江南北,而這些都是兄長給我的底氣。他說有他在,我永遠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
如今我游历天下,想回ţü₄來安穩度日,既然家族有難,也該我承擔了。
「皇上只說顧家嫡女,我也是顧家嫡女,我尚未婚配,正好我也想嫁人了。」
「姑姑?」兩個姪女傻獃獃地看著我,「姑姑,萬一皇上龍顏大怒怎麼辦?」
「皇上不會的,他要顧家嫡女無非是想籠絡兄長,他可能不喜歡我,但一定善待我。我正好也想體驗一次皇宮的日子,天下我都走遍了,就剩皇宮沒去了。」
「這。」嫂子為難地看看我又看看兄長。
「小妹,你如果是為她們,我是不會答應的。」
「兄長,你妹妹我已經三十了,我不想做老姑娘了,而且皇上青春年少,很合我胃口。」
兄長被我沒羞沒臊的話弄得面紅耳赤,最終還是同意了。
2
五月初八,據說是黃道吉日,皇上下旨迎我進宮,而且還未侍寢便封了我為淑妃,賜居長寧宮。
我進宮當晚,少年天子就來了我的寢殿。
「臣妾給皇上請安。」我微微低著頭,雖然這些年我在外無拘無束,但是自幼養成的禮儀還是有的。
「愛妃免禮。」皇上扶起我,待看清我的容貌,微微錯愕,「愛妃看著倒是成熟。」
我雖然不是甚麼都城第一美人,但當年也是排得上名號的閨秀,這些年在外,難免疏忽了些,我捂嘴笑道:「皇上,臣妾都三十了,自然成熟。」
我眼看著年輕的帝王臉色一點一點龜裂,面容扭曲,雖然極力維持儀態,但更顯得怪異。
我繼續說道:「我是顧丞相的妹妹,顧黎,年方三十,尚未婚配。本以為這輩子孤老終生,沒想到皇上看重,竟召我入宮,臣妾真是叩謝皇上的恩德。」
「不謝。」年輕的帝王已經不知道該說些甚麼了,他調查過顧家有兩個嫡女,年方二八,他本以為……好你個顧照,陽奉陰違。
我瞧著男人的臉色,自然知曉他生氣了,不過這些還是早些說為妙,反正早晚都要知道,早說出來免得日後再扣上甚麼帽子:「皇上,良辰美景,早些安置吧。」
「朕想起來還有些公務。」說完踉蹌地離去。
我輕笑一聲,不過是十七歲的孩子,我再長兩歲都能做他娘了。
「娘娘。」大宮女錦瑟心疼地看著我,「皇上就這麼走了,他會不會生氣?」
「生氣也只能憋著。」我坐在凳子上,拈起一塊糕點,兩個姪女今早就匆匆交換了庚帖,事已至此,更改不了了。
第二日,我起了個大早,去給太後請安。
皇上李程還未大婚,還未設後宮之主,後宮一切事務還是太後代管。
「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我來時,其餘的幾個妃子也不過剛到,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十五六歲的年紀,正當妙齡。
她們看見我表情都是一言難盡,畢竟我是可以做她們娘的年紀,約莫是覺得我也沒有威脅,倒也沒人為難我。
「都進去吧。」太後的親信錢嬤嬤帶著我們進了壽康宮。
說起來我與太後也頗有淵源,當年如果順利,我大概會成為她的弟妹,可沒想到她弟弟南安侯府世子竟然因為打馬球輸了摔斷了腿,然後溘然長逝。
太後把這一切都怪罪在我頭上,對我冷嘲熱諷,我嫁不出去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她敗壞我名聲。
沒想到十五年後的今天我竟然成了她的兒媳婦,就還挺,妙不可言的。
趙太後本來不大喜歡顧家的姑娘,但是架不住顧照厲害。如今她皇兒剛登基,勢力不穩,籠絡朝臣是必不可少的,她也就先放下芥蒂,只希望這個顧家嫡女不要像她那個姑姑那般品行不端。
「臣妾參見太後。」
「都起來吧。」
趙太後掃了一眼花枝招展的妃子,臉上的泛著笑意,待看到我——顧黎時,笑容僵在了臉上,錯愕不已,指著我問道:「你怎麼在這?」
我淡定地笑著:「母後,我是淑妃啊,顧家嫡女。」
趙太後一口氣差點沒上來,她萬萬沒想到顧家送進來的嫡女竟然是顧黎!
3
「母後,你怎麼了?」我明知故問道。
「呵,好得很,顧家真是好得很。」趙太後咬牙切齒地說道。
旁邊不明真相的妃子看著我們二人,盡量縮小存在感,免得殃及池魚。
趙太後這些年殫精竭慮,為了皇位謀劃,心髒不堪重負,如今看見我老毛病立刻就犯了。
「太後,你可要保重身體啊!」我虛情假意地大喊道。
然後太後昏死過去。
我則施施然地回了長寧宮,屁股還沒坐熱,李程就怒氣沖沖地走進來:「是你氣壞了母後!」
我本來想說不是,但奈何現場人太多了,於是迂回地說道:「皇上何出此言?我不過是清早去給母後請安,誰知母後竟然昏厥,定然是這些年來殫精竭慮所致。皇上若真關心母後,就應該讓她靜養,頤養天年,而不是凡事叨擾。」
「你!」
不過幾句話就把李程氣著了,還真是年輕,我默默搖了搖頭,諄諄教導:「皇上年輕,不應喜怒形於色、行事莽撞,您瞧瞧從昨天到今日,您半分沉穩也沒有。」
李程被我說得跳腳,站也不是走也不是,罵也不是說也不是,最後竟然氣哭了。
我看著李程眼角的淚水,大吃一驚,沒想到小皇帝這般脆弱:「皇上怎麼了這是?」
李程自覺丟人,行色匆匆地離去。
此後一個月我都沒見到他,當然也沒見到宮裡的其他人。太後養病,免了我們的早起請安,我樂得自在,在長寧宮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娘娘,這是甚麼?」錦瑟替我澆水,我在刨坑種菜。
「這是青菜,等熟了,綠油油的既好看又能吃。」我熟練地播撒種子。
種了一半,忽然一小太監造訪:「給淑妃娘娘請安。」
「何事?」我頭也不抬,繼續種地。
「今晚是端午佳節,皇上讓奴才稟告娘娘屆時會在未央宮舉辦晚宴,還請娘娘務必準時參加。」
這些日子過得安逸,我都忘了今天是端午:「知道了。」
晚宴,那兄長也會來。
當天晚上,我盛裝打扮出席了晚宴,顧家嫡女顧黎頂替姪女進宮的消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如今眾人看見我,都是一副看好戲的架勢。
我面容平靜地坐在皇上的下首,太後和皇上都是上座。
趙太後看到我立刻心痛,捂著胸口喘不上氣來。
我挑眉看著她,這麼多年了,我都不氣,她有甚麼好氣的。
李程看見我即便再不開心,也只能憋著,裝成一副合家歡的樣子,他舉杯,朝臣跟著一起舉杯慶賀。
4
酒過三巡,總有人作妖。
大將軍周尚也不知道受了誰的指使,忽然說道:「說起來臣與淑妃娘娘也算是舊相識,當年若不是臣一念之差,如今或許是另一番景象。」
周尚喝著酒,兀自感慨。
我冷笑一聲,當年周尚確實想要來我家提親,但來的路上忽然馬兒受驚,他自覺非吉兆,連滾帶爬地跑回家。如今舊事重提,無非是想下我面子。而這般用心良苦的人除了太後不作第二人選。
我看著趙太後嘴角的笑意,忽然就笑出聲:「將軍說ṱü₊的是,本宮也沒想到有朝一日能與太後娘娘再續前緣,想來我與太後娘娘一定是命中註定會成為一家人的。太後娘娘您放心,臣妾一定會好好侍奉皇上,爭取早日誕下皇子。」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我的一番話成功讓高高在上的兩人變了臉色,一場宴席最終也潦草收場,因為太後又氣暈了。
我不禁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懷上了皇子,太後會不會氣死。
端午節過後,宮中傳來喜訊,德妃懷孕了。
皇上太後高興壞了,合宮賞賜,當然除了我。
既然他們讓我不高興,我也只能讓他們不痛快。
我精心打扮了一番,特意打聽清楚今日太後皇上幾人都在禦花園,我帶著錦瑟雄赳赳氣昂昂地出去了。
「你怎麼來了?」趙太後沒好氣地問道,幸好她兒無事,不然定要叫我這妖女好看。
「這裡是皇宮,我是淑妃,為甚麼不能來?」我大搖大擺地走近幾人,「皇上氣色可真好,可見德妃懷孕皇上高興壞了。這樣的喜事宮裡應該多幾件才是,不如皇上晚上去臣妾的寢宮?」
「你怎麼這麼不要臉!」趙太後氣急攻心,用力拍了桌子,可她忘了這是石桌子,拍了還挺疼的,只見趙太後面容扭曲,但還是要維持體面。
「臣妾是皇上的嬪妃,侍奉皇上是分內之事。」說完我朝皇上拋了個媚眼。
李程被我嚇壞了,他猛地站起身:「朕想起來還有公務要處理!」
說完就要走,可是突然起了變化,不知道哪裡來的賊子,竟然膽大地想要刺殺李程。
李程嚇得變了臉色,我暗罵沒用,輕輕一拽,將他拉開危險,然後又踹向賊子,此時侍衞也趕了過來護駕。
李程嚇傻了,抱著我不撒手,我眼瞧著一旁的趙太後神色由慌張變成心安再氣急敗壞,這女的還真是學變臉的。
「摸摸毛,不怕了。」我安慰著李程。
李程大概也是反應過來了,猛地松開我,臉色鐵青地踉蹌著離開,還真是狗男人,提起褲子就不認人。
不過人走了,戲也就散了,我拍拍手,朝著趙太後粲然一笑,心情不錯地離去。
5
當晚李程臉色陰沉地來到我的寢宮。他坐在凳子上一言不發,我覷著他的神色,問道:「皇上這是還沒緩過勁呢?」
李程瞪了我一眼,現在敢在這瞪我,怎麼面對賊子那般膽小。
「那些賊人手上有你們顧家的令牌,作何解釋!」李程大怒,也學著趙太後拍桌子,然後同樣的面容扭曲。
我錯愕,心知是有人陷害:「皇上打算如何?」
「哼,顧家欺君罔上,又謀逆大罪,已被抄家,而你即日起打入冷宮。」李程說完最後一句話好似大愁得報一般暢快。
我來不及反應就被侍衞押去了冷宮。
兄長被流放,並未判死罪,我也算是心安。至於我自己,我突然發現這冷宮也還不錯,除了飯菜難吃些,所以我打算繼續在冷宮種菜。
一晃半年,我在冷宮都住習慣了,也不知道兄長用了甚麼手段,與我通信。他說他們一家在邊疆挺好的,看守的將軍是他的朋友,對他和嫂嫂都很好,兩個姪女未受牽連,只可憐了小姪子。不過兄長看得很開,說小姪子如今長進不少,在都城的惡習都改了。最後又問我怎麼樣。
我回道現在在冷宮挺好的,菜長了不少,自給自足,只是無聊了些,不過還能湊合過。
本以為日子就這麼過下去了,沒想到宮中突然大火,我在冷宮都看到宮那邊火勢蔓延。
「這是怎麼了?」我問到看守的門衞。
那門衞急著逃生,說道:「安王殿下打進來了,要變天了。」
我大吃一驚,一腳踹開冷宮大門,急著跑向李程的寢殿,打進來的敵人燒殺搶掠,甚至當眾姦淫宮女。
我氣不過,搶過一把劍,刺死了那人,又彎弓搭箭,朝著沖在前面一副勝券在握的端王眉心刺去。
端王也不過是草包一個,他和李程半斤八兩,但勝在出其不意,而我也出其不意地給了他一箭。敵軍見首領死了,頓時軍心渙散。
李程不知道躲在哪個死人堆下,看見我突然跑了出來,死死抱著我。
「松開,別影嚮我發揮。」在我帶領下,禁軍很快將反賊拿下,宮內也恢複太平。
「你去哪?」
「冷宮。」沒了叛賊,我也該回去種地。雖然李程廢物,但是這家夥好歹還算是個有良心的君主,不像端王那般不學無術,如果端王當了天下之主,遭殃的可是百姓。
「可以不去嗎?」李程怯生生地問著我。
我回頭看著狼狽的李程,雖然這家夥懦弱眼瘸,但是樣貌確是頂級的,我笑了笑:「可以,不過我要當皇後!」
6
「好!」李程掙紮了一會就同意了。
我大感意外,因為我只是隨口說說。
李程收拾好這邊的爛攤子,我則帶著人匆忙趕往壽康宮。
趙太後正在鬧自盡,凳子都踢了,旁邊只有忠心耿耿的錢嬤嬤伺候。
趙太後懸著梁,臉憋得通紅,待看到我,又劇烈掙紮,一副看不得我好過的樣子。我就靜靜地看了她一會兒,直到她開始翻白眼,眼看著要咽氣了,我才飛身一劍,斬斷白綾。趙太後撲通一聲摔在地上,然後劇烈咳嗽。
「太後!」錢嬤嬤撲了上去,查看趙太後的情形。
「端王業已伏誅,太後不必懸梁自盡了。」我嬉笑道。
趙太後指著我,一口氣沒上來,又昏了過去。
「還看著做甚麼,快去請太醫!」我呵斥道。
「是。」
等處理完一切,天已經黑了,李程剛趕過來,一個宮人便匆匆來報:「陛下,德妃娘娘難產了!」
德妃,皇宮第一個懷了皇嗣的妃嬪。
「太醫呢!」李程急道。
宮中大亂,那些人不是死就是逃,如今也只有在給太後診治的唯一一位太醫。
「先去看德妃!」李程下令道,畢竟太後只是昏迷,一會兒也就醒了。
德妃因為受到驚嚇,提前生產,又因為沒有人伺候,生產時沒有人,她又不懂,生了半天也沒生下來,如今倒是出氣多進氣少。
李程在屋子外急得團團轉,他倒是想進去,但是宮人在外阻攔,直言不吉利。我翻了ƭůⁱ個白眼,推開ṭŭ²眾人,走了進去:「趕緊先去燒水!」
德妃虛弱地躺在牀上,身下全是血水,淚眼蒙矓,連喊疼的力氣都沒了。
我握著她的手:「德妃,醒醒,你難道想胎死腹中嗎?你想想,如果是個兒子,就是皇上的第一位皇子。你甘心就這麼放棄嗎?」
德妃忽然來了精神,開始發動。
我找太醫要來銀針,對著德妃的穴位紮去。游历天下的時候,我曾見過婦人難產,跟著學了幾招,也因此救了不少人,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在皇宮派上用場。
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德妃總算是把孩子生下來了。我剛呼了一口氣,就聽到旁邊的宮女大喊:「血,娘娘血崩了。」
我看著德妃身下止不住淌血,身體也跟著顫抖,都知道這意味著甚麼,我讓太醫趕緊止血,可卻已經無濟於事。
德妃留著最後一口氣和我說道:「娘娘,我知道你是個厲害的,能不能請你替我照顧好皇兒?」
我與德妃不算熟悉,只是太後請安時照過面,不過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按年齡都可以做我女兒。如今看著她這般糢樣,我悲從心中來,點了點頭:「你放心,有我在,他一定平安無事。」
德妃聽了我這句話,緊握著我的手也松了,最終香消玉殞。
李程得知消息後,沉默了好一陣,把自己關了一天一夜,再出來的時候,下了三道聖旨。
一是昭告天下端王的罪孽,並且逐出皇室。
二是將我兄長請回朝堂,繼續做丞相。
三則是封我為後,並把大皇子交給我撫養。
第三道聖旨除了我似乎沒人高興,聽聞剛醒的太後又昏了過去。
7
「皇兒,你怎可立她為後,她一半老徐娘,而且還克夫。」趙太後痛心疾首,希望兒子收回成命。
「母後,兒臣心意已決。」李程經此一事,忽然長大了不少。他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他之所以能登基,也是因為前頭的皇子鬥得太厲害,最後就剩下他一個能堪大用的,父皇不得已選了他。他以前只想做個閑散王爺,哪裡會想到做皇帝,這才多久,天下都被他弄得亂七八糟。他知道他只能依靠良臣輔助,而顧照正好。
「你!」趙太後捂著胸口,氣得說不出話來。
我聽完淡定地走了進來,笑道:「母後有所不知,當年一位大師說我命格貴不可言,只能嫁給天下最尊貴的男人,做天下最尊貴的女人,不然會影嚮身邊的人。若有人強行阻撓,必然下場悽慘。」
「你這妖女,信口雌黃!」趙太後破口大罵。
「母後,沒有人比你更清楚那些人的下場吧。」
「你。」趙太後喘著粗氣,徹底昏了過去。
「她畢竟是我母後,以後你讓著她些吧。」李程哀求道。
「好吧。」我勉為其難地答應。
封後大典如約舉行,我身著端莊的禮服,一步一步走向那至高無上的位置。
典禮結束,李程同我回了長寧宮。
他雖然有了不少女人,但面對我還是很忐忑,我也不強迫他:「你若是覺得為難,咱倆就和衣而眠。」
李程被我說得面紅耳赤,但還是笨拙地替我脫下衣服。
一夜未睡,直到天亮李程才離去,而我則喚來錦瑟:「去拿些避子藥來。」
錦瑟不理解:「娘娘,這些藥傷身,而且你還沒有皇子,懷上龍胎不好嗎?」
我接過藥丸搖頭說道:「我多大年歲了,這般年紀生產本就困難,若遇到難產我還活不活?更何況我已經有了睿兒,足夠了。」
錦瑟雖然不贊同,但也只能聽我的。
我並未想過生子這個問題,婦人懷孕本就辛苦,更何況生產還是一道鬼門關。我若十五歲嫁人便也就罷了,可我走遍了大江南北,見過孤身一人的女子無牽無掛地走遍天下,也見過困於內宅整日忙碌的婦人,自然曉得自己的內心。
「去給太後請安吧。」我穿好衣服,前往壽康宮。
趙太後臥牀多日,整日病病歪歪的,此刻看見我,越發眼前發黑。
「太後先別暈。」在太後昏迷前我忙走過去,掐了她虎口一下,直接把趙太後疼清醒了。
「你幹甚麼!」趙太後拔高了聲音問道。
「瞧著太後今日精氣神好了不少。」我笑道。
「哼。」趙太後眼前發黑但手又疼得清醒。
「本宮來是告訴太後,今日後宮一切事宜交由本宮打理,太後頤養天年即可。本宮記得太後信佛,我在壽康宮開辟了一個佛堂,太後每日誦誦經,念念佛,胸口就不會疼了。」
趙太後目瞪口獃地看著我:「皇上呢,哀家要見皇上!」
「太後,這就是皇上意思。壽康宮人手不夠用,本宮特意調來了一批,太後今後就安心禮佛吧。」
聽聞我離開壽康宮,趙太後大鬧了一場,可惜無濟於事。
我輕輕笑笑,當年若不是她懷恨在心,給我潑髒水,今日種種也就不會發生了。
8
李程下了朝就帶著奏折來到長寧宮。他確實沒甚麼當皇上的天賦,很多事情經他一處理更亂了。我只能耐著性子給他建議,講解其中緣由,他也越發信任我。每日都留在長寧宮。
那些不堪寂寞的嬪妃只能找機會和我哭訴。
「皇後娘娘,臣妾們並不是想霸占皇上,臣妾知道皇上皇後感情好,可皇後娘娘能不能可憐可憐我們?」說話的是新進宮的貴人。
「本宮知道了,你別哭了。」我按著額角,無奈地說道。
當晚我就讓李程去那些個嬪妃宮中,李程不願:「朕留在這不好嗎?」
「皇上現在子嗣單薄,還是開枝散葉的好。」
「皇後也可以給朕生,皇後不想要一個孩子嗎?」李程期待地看著我。
我無視他的期待,直接搖頭:「皇上,我並不想生孩子。」
李程錯愕地看著我,然後憤怒地離去。
「娘娘,您為甚麼要這麼說?」錦瑟不理解。
「他這都接受不了,還怎麼當皇上?」我無所謂地說道。
李程一連幾日沒來,但還是會把他批閱過的奏折送過來,我修改好再送回去,倒也算是相安無事。
直到董貴人懷孕,才打破了這一平靜。
「皇後娘娘,臣妾有了身孕,恐怕日後不能來請安了。」董貴人一臉得意。
我還沒說甚麼,趕過來的李程直接跳腳懟道:「你懷個孕道也走不了了嗎?你在家就是這樣學的禮儀?」
那董貴人嚇白了臉,蒼白解釋道:「皇上,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打著圓場:「好了,以後大家都不用來了。」
我本就不喜歡這些,我起得晚,這些人一大早就來,還挺煩的,正好借這個機會免了這些虛禮。
李程抿著嘴不說話,看樣子生氣了,直到屋內的人都走幹淨,他也沒走。「皇後這幾日過得倒是逍遙。」
我放下茶杯,疑惑地看向李程,不明白他何出此言。
李程見狀,氣得半死,虧得他每天還想著我:「董貴人懷孕了,宮裡也就不只有睿兒一個皇子了。」
「董貴人懷的也不一定是皇子。」
李程突然炸了毛:ṭüₙ「朕都說到這份上了,你留我一下怎麼了?」
我錯愕地看向李程,忽然笑出聲來:「好,那皇上今晚留下吧。」
李程傲嬌地仰著頭:「嗯。」
9
一晃六年過去了,李睿已經可以上學堂,董貴人也生了個皇子,名喚李沐,除了兩個皇子,賢妃還生了一個女兒,今年也是五歲,名喚長樂。
太後先前幾年還各種找茬,奈何沒人接招,最後竟然真的開始誦經念佛,虔誠得不能再虔誠。至於她和佛祖說甚麼,那就無從得知了。
「母妃,為甚麼兩位皇兄可以去念書,我就不能?」
我在花園閑逛時,忽然聽到一道小奶音憤憤不平地質問。
我向來不怎麼插手皇子公主的教育,畢竟都有自己的母妃,我沒必要討嫌。
「你是公主,是女孩子,學那些做甚麼?」賢妃呵斥道。
「憑甚麼?我也是父皇的女兒,皇後娘娘還給父皇批閱奏折呢!」
「閉嘴。」
「賢妃。」我扶著錦瑟走了出來,看著五歲大的長樂,很是歡喜。平心而論,我其實很喜歡女孩,當年長樂出生,我甚至動搖過,也想自己生個女孩子,但後來還是放棄了。
「給皇後娘娘請安。」賢妃忙請安道。
這些年宮中太平,賢妃也看出來皇上皇後感情好,她也就安心守著女兒生活,不求其他。
「長樂過來。」我招了招手。小長樂看了看擔憂的母親又看了看我,最終大著膽子跑了過來。
「皇後娘娘。」
我摸了摸小長樂的頭,笑道:「長樂也想去學堂念書嗎?」
小長樂點點頭:「皇後娘娘,長樂想做大將軍,長樂還想學武,長樂不想學習繡花。」
「長樂真想學?」
「嗯。」小長樂重重地點頭。
一旁的賢妃趕緊求饒:「皇後娘娘,都是小孩子胡謅。」
「賢妃,既然長樂想學,你就不要攔著了。」我伸出手,小長樂立馬拉住,「跟本宮去學堂。」
小長樂一聽興高採烈地跟著離開,賢妃也只能憂心忡忡地跟上。
我帶著長樂來到皇子們上學的地方,因為只有兩個皇子,因此招了不少大臣的孩子作伴讀。
「進去吧。」
小長樂怯生生地走了進去,一進來就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以後長樂公主和大家一起學習。」我找了個位置讓長樂坐下。
教書的夫子率先反對:「皇後娘娘這裡是皇子的學堂,怎麼能讓女孩子進來?」
我挑眉看向那夫子,是一個很有學問的老學究,只是人古板了些:「女子怎麼了?我們長樂並不比他們差,你是不是不敢教,生怕長樂越過他們去?」
「皇後娘娘何出此言?我這是為了公主著想,公主就該有公主的樣子。」
「公主應該甚麼樣?」我質問道。
「三從四德,相夫教子。」
「呵,好一個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沒想到夫子竟然也這般膚淺,如今本宮就要破了這規矩。」
「那這裡有長樂公主便沒有老夫!」
「既然老學究這般說了,朕也只能另請高明。」李程不知何時進來,他按住小長樂,蹲下問道,「長樂想學嗎?」
小長樂本來有些害怕了,她看了看我,見我笑容溫和地看著她,於是點頭:「兒臣想學。」
「好,傳朕旨意,以後長樂公主與皇子們一起念書。」
那老學究臉色通紅,想再說甚麼卻直接被李程請了出去。
此事一出,雖然引起不小的喧鬧,但也沒人敢多說甚麼。畢竟皇上還下旨給公主請了伴讀,他們的女兒如果能進宮伴讀也是好事一件。
10
「皇後娘娘,二皇子來了。」錦瑟領著五歲大的李沐走了進來。
我和李沐很是很少交流,算起來這還是第一次近距離說話:「怎麼了?」
「皇後娘娘,兒臣聽說您早年間曾游历天下,是真的嗎?」李沐興奮地看著我。
我點頭:「是真的。」
「那外面的世界大嗎?是不是很好玩?」
我莞爾一笑:「很大,聽聞海外還有仙山,只是一直沒機會出去ṭű̂₈,有朝一日定要去看看。」我有點懷念那時的日子了。
李沐也跟著向往,隨後又很是落寞:「我母妃整日要求我讀書,甚麼都要和皇兄比。可皇兄本來就比我聰明,我比不過他,母妃就生氣。」
我瞬間明了李沐的心思:「你不喜歡困在皇宮?」
李沐點頭:「兒臣也想像皇後娘娘一樣。」
我聞言輕笑,讓錦瑟拿出一本書來:「這是我根據以往的經历寫的游記,你可以拿去看看。不過你現在認字不多,還是要念書。雖然不為治國,但也要懂得其中的道理。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缺一不可知道嗎?」
「嗯,兒臣會好好讀書的。將來像您一樣。」
「回去吧。」
李沐離開後,錦瑟卻說道:「真沒想到董貴人還有這心思。」
「隨她吧,睿兒怎麼樣?」
「去太後娘娘那了。」
「等他回來告訴他,我有話和他說。」
「是。」
李睿回來的時候果然情緒很低落,我沒拆穿他,問了他今日的功課,然後靜靜地看著他。最終還是他先繃不住,問道:「母後,我的母妃是怎樣的人?」
果然。
「你母妃我並不了解,她生你的時候不過十五六歲,因為宮變難產去世,臨走前把你托付給我。」
李瑞聽了我的話很是震驚,錯愕地看向我:「不是母後你?」
「我確實給你母妃接生。她生了一天,馬上就要胎死腹中,我曾學過婦人接生,便幫她接生。但是她血流不止,我也束手無策。我不知太後和你說了甚麼,但這就是事實的真相。你信也好不信也罷,我不強求。你若想著說為你母妃報仇,我也無話可說。不過別想著報複我,我可不是你能控制的。」
李睿沒有說話,踉踉蹌蹌地離開。
「這太後娘娘還以為安心禮佛了,怎麼還想著興風作浪。」錦瑟抱不平。
「走吧,去看看咱們的太後娘娘。」
我到時,趙太後還在佛前跪拜。
「心要誠,不然佛祖可不會保佑的。」我諷刺道。
趙太後看見我瞬間變了臉色,幾年不見,趙太後老了不少。
「太後娘娘,你說你圖甚麼呢?」我十分不理解趙太後的心思。
「你一個妖女,禍害完我弟弟又禍害我兒子,老天爺怎麼不收了你?」
「你求了這麼多年,有用嗎,佛祖都聽不下去你的蛇蠍心腸了。」我好笑地看著太後,「整日吃齋念佛,可心腸歹毒,你還真割裂。」
趙太後老毛病又犯了,捂著胸口,氣狠狠地看著我。
「太後娘娘,你這心疾最忌諱動怒,一定要清心寡欲,不然活不長久。」
「你這妖女!」趙太後胸口疼得說不出話來。我抓起她的手腕,良久松開說道:「太後娘娘,你這脈相,命不久矣。珍惜現在的日子吧,別再向佛祖祈求不切實際的願望,多為自己念念佛, 祈求來生生個好人家。」
「你。」
11
李程在位七年後, 趙太後溘然長逝, 死前手裡還攥著佛珠。趙太後死後,李程大病一場, 之後身體每況愈下,連帶著奏折都交給我處理。
又過了五年,李睿十二歲,被立為太子, 跟著我學習朝堂事務。董貴人雖然憤怒,但也認命了,只能守著兒子, 希望未來李沐能再出息些。
李睿十五歲的時候, 李程身體徹底不行了。他不過三十二歲,但因為身體素質隨了趙太後, 前些年又殫精竭慮,又遭受過前面那些皇子的迫害, 終於還是熬不住了。
「皇後, 你陪我說說話吧。」李程躺在牀上, 看著我,「明明你比我大那麼多, 怎麼如今瞧著比我還年輕。」
是啊, 算起來我也四十五了, 我竟然在皇宮裡過了十五年。
「皇後, 下輩子你給我生個孩子好不好?」李程趴在我的腿上, 委屈地問道。
「好,那下輩子你早點來。」
「嗯。」
李程還是沒能熬過去,在位十五年, 英年早逝。李睿登基為帝, 封我為太後,我還政於他, 自請離開皇宮, 想要去看看海外仙山。
「母後,我和你一起去。」李沐追了過來, 他帶著包袱, 躍躍欲試。董太妃在後面哭得肝腸寸斷。
「皇上, 好好照顧太妃。」
「放心吧母後。」李睿這些年成長得越發好, 孝順懂事, 朝堂上也是雷厲風行。
董太妃也看開了,只能祝福兒子,而且李睿對她猶如親子,她也知足了。「太後娘娘, 當年是臣妾狹隘了, 希望您能原諒我。」
我看著董太妃不過三十多歲的年紀, 同我進宮時一般大。「我從未放在心上。」
「母後記得寫信。」長樂公主騎著馬趕來送我。她現在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女將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聽說還俘獲了一個敵國皇子。那皇子要死要活地來和親, 賴在都城不走。弄得長樂都不敢在都城待了。
「知道了。」我帶著李沐和錦瑟離開生活了十五年的皇宮,打算去海外瞧瞧。聽聞那裡也有人,不知是甚麼樣的。
– 完 –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