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朕是一點都不想上了

朕能榮登大寶,全靠朕那五個短命的哥哥。
託他們的福,朕過上了牛馬一樣的日子。
3:00 起牀洗漱,給太后請安。
4:00 早課。
5:00 御門聽政。
7:00 早膳。
8:00 處理政務、批閱奏摺。
13:00 午膳。
14:00 騎射、檢查皇子學習。
15:00 處理政務。
17:00 自由活動。
19:00 晚課。
20:00 批閱奏摺。
23:00 就寢。
這個班,朕是一點都不想上了!

-1-
3:00 時,門外就有太監開始叫朕起牀了。
「皇上,到時辰了。」
煩,聽到這聲音就煩。
「皇上,到時辰了。」
朕還未睡夠。
「皇上,到時辰了。」
第三聲後,朕就彈起身,叫三聲就得起,這個反應都被刻在骨子裏了。
太監宮女們聽到聲響後,魚貫而入,爲朕洗漱、穿衣。
之後朕就該去永壽宮,給皇額娘請安了。
爲何這麼早請安?
朕故意的。
其實可以在早朝後請安。
但自從朕被皇額娘推上皇位後,朕就不開心。
可朕又不能說什麼,只能拉着皇額娘一起早起,以泄朕的心頭之怨。
這個皇帝,朕是一點都不想當的。
朕是先皇第六子,前面有五個哥哥。
想着哥哥們都如此健碩,皇位總不會輪到朕吧。
所以,朕年少時,就立志要成爲縱情山水的閒散王爺。
可誰想,哥哥們健碩是健碩,命短是命短,這兩者不衝突。
大哥不幸病逝。
二哥雷擊身亡。
三哥飲食嗆死。
四哥溺水而亡。
五哥熬夜猝死。
總之就是誰當太子誰死。
搞得先皇在五哥死後,就不敢再立太子,準備直接禪位了。
都說立嫡立長,嫡在前長在後。
朕與七弟同歲,也就相差兩個時辰,但七弟是皇額娘所生,怎麼都應該是七弟繼位吧。
可皇額娘看到先皇一生勞碌,又看到太子相繼身亡,突然頓悟,覺得性命比皇位重要。
硬是將我推了上去。
「兒臣叩請太后萬安。」
皇額娘聽見請安聲,艱難地睜開眼,應了一聲。
接着就是相互問候,盡展母子情深。
最後皇額娘困得不行,催了朕三次後,朕才起身準備去早課。
走之前,朕還貼心提醒皇額娘。
「兒臣,晚上再來請安。」
看到皇額娘跟朕一樣不敢怒不敢言,朕甚是愉悅。

-2-
離開永壽宮,朕沒有坐輦,而是步行到養心殿。
是朕愛散步嗎?
不是。
朕只是不想那麼早去做早課。
自朕 6 歲以來,除去生辰、元旦、中秋、端午、元宵,每日 6:00 就得去上早課。
一次過生辰,先皇問朕想要什麼生辰禮。
朕說想要多放一天假。
後來朕的願望就是快些到 15 歲,可以搬出皇宮自行立府。
那時誰都管不到朕,朕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逃課了。
早課是《四書五經》《史書》《聖訓》《策問》《唐詩》《書畫》《孝經》輪番學。
完了還得在帝師們監督下,背兩篇《書經》、三篇《孟子》、一篇《大學》、寫十六個字。
兒時朕就不解,朕又不用繼承大統,讓太子哥哥一人學就行了。
朕就是要當個閒散王爺的。
哪有閒散王爺天天苦讀的?
但看到哥哥們相繼身亡,朕懂了。
以後朕的皇兒們全Ťũ̂₆都 5 歲開始,每日 5:00 上早課。

-3-
做完早課,已是 5:00。
該去幹清門,御門聽政了。
爲何又是那麼早?
朕還是故意的。
先皇一直是夏秋 6:00、冬春 7:00 早朝。
朕繼位後,想着體恤羣臣。
想改成夏秋 7:00、冬春 8:00,減少早朝次數,有事單獨啓奏。
畢竟不是誰都住得起皇城邊上的房子。
住得遠的大臣,0:00 就得起牀。
朕怕他們跟五哥一樣猝死。
死了就沒人給朕幹活了,撫卹金、重新選拔,都得花銀子。
還是活着好呀。
剛提一嘴,就被羣臣跪求三思。
更有甚者,都開始準備死諫了。
儼然一副朕要是改了,朕就不是明君了。
朕還瞥見史官提筆,又想在朕面前諷刺朕了。
那麼愛上早朝?
朕讓你們上個夠。
以後除去元旦,每日 5:00 御門聽政。

-4-
朕坐在幹清門內,官員在外頭排隊,挨個進來啓奏。
本來文武百官是一起啓奏,但人多容易出事。
但前朝出現過百官羣毆,朝堂上手撕奸臣,血濺金鑾殿。
人多還容易攀比。
誰的功績多,誰的文采好。
整個朝堂吵吵鬧鬧、又臭又長。
最後,太祖受不了,精簡彙報官員、規範奏本字數,輪流單獨啓奏。
太祖英明!

-5-
最先啓奏的是朕的七弟——福親王。
奏請封地。
眼淚汪汪看着朕沒用。
想跑?
不批。
朕當不了閒散王爺,你也別想當,都給朕起來幹活!
看他氣鼓鼓地走了,估計又要到皇額娘那告朕了。

-6-
接着戶、禮、兵、工部輪流啓奏。
戶部:國庫空虛(沒銀子了)
禮部:要祭祀了(沒銀子了)
兵部:要打戰了(沒銀子了)
工部:要修路了(沒銀子了)
好好好,都說沒銀子了是吧?
那國庫的銀子去哪了?
四部尚書都給朕留下,退下去好好想想怎麼搞銀子,午後養心殿再議。

-7-
刑部尚書啓奏。
啥?
又發明了新刑具?
上個月,你去工部抓人,就是爲了搞新刑具?
朕要你搞這個?
朕要的是抓貪官!抄家!上繳國庫!
你也給朕留下!

-8-
吏部尚書啓奏。
又是官吏們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
每次看到,朕都不知道,朕怎麼有那麼多官員。
得想個法子精簡一下。
還好今天不是逢五日。
每月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朕還要御殿視朝,接見藩國使臣、外國使節。
要是這麼一下來,朕今晚又要熬夜了。
不過,上次接見外國使節,朕還與他們的國王成了筆友。
那個白毛卷發,帶給朕許多西洋玩意,朕就回了些茶葉、瓷器。

-9-
退朝,換下朝服。
7:00 該喫早膳了。
「傳膳——」
太監們擺上 3 張桌子,陳放二十品御膳:果子粥、燕窩八仙面、鴨子三鮮面、羊肉絲、燕窩雞絲餛飩等。
十幾品麪點:豆麪餑餑、豆麪卷子、豆粥等。
看着多,但朕不能全喫,也不能多喫。
全因三哥飲食嗆死。
先皇就給朕定下了規矩。
只能走過場,一道最多喫三口,不能顯露對哪道菜過分喜愛。
若是多喫一口,那之後一月就都不會上這道菜。
先皇自己倒不受約束,愛喫的喫完了,還可以要求加一道。
ţṻ¹還好朕向來不會多喫。
並非朕不貪圖口腹之歡。
只是御膳真沒多好喫。
這些御膳早就提前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
煨了好幾個時辰了,能好喫到哪裏去?
早就不新鮮了。
那就沒有好喫的?
有。
朕愛喫的箱子豆腐。
用豆腐挖成箱子,放進小豆腐塊,再填進雞肉剁成的肉泥,蓋上豆腐蓋,用濃雞湯燴煮,那叫一個鮮!
朕實在愛喫。
但每日御膳,上了哪些、朕喫了哪些、喫了幾口,皆會記錄。
朕進膳時,內心計算頻率、次數,還要多喫幾口不愛喫的混淆視聽。
朕爲了喫一口愛喫的箱子豆腐,付出了頗多。

-10-
8:00 朕回到養心殿,處理政務、批閱奏摺。
先皇最勤奮,在位 13 年,批改了 22000 件奏摺、190000 件題本。
所以,養心殿掛着的匾額寫着「勤政親賢」。
但朕不行,做到親筆批覆,已是拼盡全力。
所以朕繼位後,匾額就換成了「爲君難」。
當然,重要的題本、奏本,朕肯定是會認真批覆。
奏摺就看情況了,有空朕都會回。
可就是總有些奏摺,朕不是很想回。

-11-
3 年 3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氣色飲食甚佳。卿勿多掛念。
3 年 4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
3 年 5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又胖些了。
3 年 6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
3 年 7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
3 年 8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
3 年 9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
3 年 9 月 22 日。
都城織造:奏呈晴雨錄及米糧價值。
朕:朕安。
3 年 10 月 1 日。
都城織造:恭請聖安。
朕:朕安。

朕給你奏匣不是讓你每月給朕請安的啊!
你讓朕還寫錯了一個奏摺!

-12-
5 年 5 月 25 日。
閩浙總督:奏進番子土產芒果等物資。
朕:知道了,此等東西皆無用,不必再送來。
5 年 6 月 23 日。
閩浙總督:奏進番子土產芒果等物資。
朕:知道了,因芒果爲一次未見過之物,原想看看,看來甚是無用,再也不用送來了。
5 年 7 月 28 日。
閩浙總督:奏進番子土產芒果等物資。
朕:知道了。
讓你別送了還送!
朕看起來是愛喫芒果的樣子嗎!
皇后喫芒果起了疹子,已經好幾日未理朕了!
別送了!

5 年 8 月 15 日。
閩浙總督:奏進武夷山茶葉等物資。
知道了。
怎麼不送芒果了?過季了?

-13-
8 年 3 月 16 日。
浙海巡撫:奏報建德民人李善福拾金不昧。
朕:人心風俗漸有歸於醇厚之機,朕深爲慰悅,理當褒獎。着賞給米十石、布十疋,賜匾額。
8 年 3 月 25 日。
直隸巡撫:奏報文安縣居民盧尚義之妻梁氏拾金不昧。
朕:已有旨意。
8 年 4 月 6 日。
東安布政使:奏報兵丁劉子峯拾金不昧。
朕:已有旨意。
8 年 4 月 11 日。
陝東總督:奏報兵丁劉子峯拾金不昧。
朕:東安布政使已奏,已有旨意。
8 年 4 月 23 日。
雲北巡撫:奏報本營兵丁金貴、賣煙小販拾金不昧。
朕:已有旨意。
8 年 4 月 27 日。
胡建水師提督:奏報農婦拾金不昧。
朕:覽。

朕就誇了一下,怎麼天天上奏拾金不昧?
當朕的匾額是批發的嗎?
都來進貨嗎?

-14-
批奏摺批得朕手疾又犯了,只能換成左手再批。
這時太監來報,說皇后、德妃、容妃、於貴人都來邀朕共進晚膳。
朕當然是去皇后那兒了。
不單單是朕最敬愛皇后,更是因爲皇后有小廚房呀。
妃嬪的晚膳能有皇后的好嗎?
朕批了幾個時辰奏摺,總該喫點好的吧。
「備輦,去坤寧宮。」
朕一進門,皇后便叫人傳膳。
奶茶、肥鴨豆腐片湯、燜豬肘子、春筍爆炒雞、豬肉韭菜合子、象牙棋餅小饅頭、鹿筋拆肉等。
嗯,皇后果然深知朕的喜好。
選的晚膳,沒一個朕愛喫的。
看來皇后又在生朕的悶氣了。
芒果那事?
朕是真不知啊。
只是得了稀奇玩意,就都送皇后一份,誰知皇后喫了起疹子。
妃嬪又惹皇后煩心了?
那朕抽空去敲打她們一番。
難道是皇額娘?
最後,看到皇后的大宮女給朕暗示。
哦,原來是到了每月煩悶的日子。
還好不是朕的原因。

-15-
用完膳,朕將皇后抱在懷中,想爲她揉揉腹部。
卻被她煩躁地拍開。
像只炸毛的貓。
可朕偏偏就愛在這時招惹她。
只有這時,皇后纔會透露出一點本性。
朕甚是喜歡。
午後暖陽,美人在懷,所謂溫柔鄉,莫過於此吧。
只是美好時光總是短暫。
ṱŭ₃14:00 該去檢查朕的皇兒們功課了。
朕有 12 個皇子,8 個公主。
爲什麼有這麼多?
這還算少的,子嗣也是皇帝必須完成的一個政務。
加上先皇的教訓,朕一登基,便被催着生孩子。
皇后一個人生還不夠,還得充實後宮。
朕與朝堂大臣第一次衝突,就是選秀。
朕不想選秀,大臣非要朕選秀。
鬧得還搬出前朝皇帝做警示。
外敵來犯,御駕親征,即便大勝而歸,保了邊境十年太平。
還是被寫成了一無是處的昏君,就因沒有子嗣,還沒人維護。
根本原因在子嗣嗎?
還不是你們這些大臣看不慣他,又幹不掉他,只能在史書裏扭曲事實蛐蛐他!
寫也不寫真實一點。
寫兩軍交戰,三十萬人在戰場,敵方就死 10 人。
誰能信?
敵方就死 10 人,能十年不敢再犯?
三十萬人在戰場蹦躂幾下,踩踏身亡都不止這數。
寫這些,都不怕後世笑掉大牙。
盡給後世學究添亂。

-16-
朕不想選秀,朕有皇后一人就足以。
不是朕信奉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
是朕看過太多後宮枯萎的女人。
朕的母妃就是其中之一。
母妃是先皇后宮裏,最是清冷的一位。
被先皇稱讚人淡如菊。
她對先皇壓根沒一點情誼。
她能不淡嗎?
她進宮只爲完成家族任務,生下皇子。
她生下朕後,便對朕不管不顧。
還是皇額娘看不下去,把朕要了過來,與七弟一起撫養。
朕懂事後,偷偷去看過母妃。
她死氣沉沉,像一具沒有魂的軀殼。
看見七年未見的朕也無動於衷。
她對先皇沒有情誼,對朕亦是如此。
朕好像就只是藉着她的肚皮,來到人世。
僅此而已。
但聽近身宮女說,母妃小時候,也是愛熱鬧的女子。
愛串門,聽牆角,爬牆溜出去玩,是一衆子女裏最鬧騰的。
也有個一起長大的未婚夫,但不知爲何又退了親,就被送進了宮。
進宮後,就變成這樣了。
後來,看多了後宮妃嬪,朕才知道。
母妃雖然還活着,卻已經死在十六歲進宮的那一天。
皇宮的活死人已經夠多了。
沒必要再加了。
僵持不下期間,他們求到了皇后那兒。
皇后被逼着素衣脫簪,跪在養心殿前請罪。
他們是知道怎麼往朕心窩子上捅的。
看着跪地不起的皇后。
朕最終還是同意選秀了。
朕還存了一些壞心,特意選了一批進諫大臣之女。
那麼愛選秀,那就選你們家的掌上明珠們吧。
朕最終也是變成害死母妃的兇手了。

-17-
幾次選秀後,朕的後宮有十五個妃嬪。
但朕真不熱衷生孩子。
一天到晚處理政務,到了晚上,朕只想睡覺。
但皇額娘不同意。
說子嗣稀薄,不知道從哪裏翻出的野史,非說是祖訓。
拉着皇后給朕的後宮排了個班。
十五天一個輪迴,每天都要寵幸一個妃子。
朕說沒有這樣的祖訓,都是野史。
皇額娘輕蔑一笑。
「野史正史誰又能真正分得清呢?今兒我就將這些寫進敬事房規矩裏,你說它後面是不是正史?你要不要聽訓?忠孝仁義可不僅僅是皇后一人背,你得背得更重、更深。」
皇額娘是報復朕。
朕看她使壞的笑,朕就知道她憋了一肚子壞水。
就是爲了報復朕早起給她請安,還不給七弟封地。
但朕能認輸?
不可能!
不就是生孩子!
生就生。
過了 2 個月後,朕投降了ṭůₓ。
按皇額娘說的祖訓,翻了綠頭牌後,敬事房的人就會把侍寢妃嬪抬進來侍寢。
一炷香後,妃嬪就又被擡回去。
朕的龍牀從此人來人往,卻都是過客。
祖訓還要妃嬪要從朕腳那頭爬上來。
說是皇權不可褻瀆,可朕不喜歡。
尤其是在冬日,朕暖和和的身子被剛抬進來的妃嬪冰得差點哆嗦。
每到這時,朕就更加想念皇后。
經過 2 個月的折騰,朕感覺再這麼下去,朕即將會失去男人的尊嚴。

-18-
朕與皇額娘休戰了。
請安推到早朝後。
皇額娘看妃嬪先後有孕,也就放過朕。
可皇后不肯了。
非要讓朕繼續輪班寵幸,還將自己排除在外。
朕思前想後,沒惹皇后吧。
最後才得知,有幾個妃嬪,仗着家世又身懷龍種,就開始對皇后不敬。
她們怎麼敢?
朕親封的皇后,皇城上的天,朕一半,皇后一半,誰敢不敬?
朕親自下旨,降位份、禁足,其父教女無方,扣罰半年俸祿。
卻還有愚昧無知之人,叫喊着,帝后自古不合,她纔是朕的最愛。
狗屁!
朕會分不清什麼是最愛?什麼是寵愛?
朕雖不比先皇賢能,但還未窩囊到,連最愛之人都封不了皇后!
懲罰過後,衆人退散。
朕盯着皇后,皇后卻心虛地別過頭。
皇后自從上次脫簪請罪後,總覺得虧欠朕,日日躲着朕。
朕確實有氣,明明只要再堅持一下,朕就能贏過他們,不再選秀。
朕雖有氣,但只要皇后牽起朕的手,哄一鬨,朕立馬消氣。
可朕總是等不到皇后來哄。
這時,一雙小手貼了上來。
「陛下——」
語調似撒嬌,又似委屈。
這人,就仗着朕對她的愛,肆無忌憚。
自從上次朕爲皇后正名,懲治六宮後,皇后統管六宮就越發順手。
皇額娘笑朕被利用還不自知。
哼。
朕會不知?
那是朕樂意。

-19-
14:00 上書房。
看着 20 個皇兒們排排坐着聽課。
朕感慨萬千,白駒過隙,朕的牛馬,不,朕的皇兒們都茁壯成長。
爲了以防萬一,朕連公主都一起培養。
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女帝也是行的。
朕準備得實在是太全面了。
20 個,朕就不信沒一個活不到繼承大統。
只是皇子太多,總會有偏愛的。
就像先皇偏愛大哥,皇額娘偏愛七弟。
而朕,則偏愛皇后所出的三皇子、六公主。
朕非聖人,做不到平等疼愛,只能在物質上做到平等。
皇兒們看到朕,都恭恭敬敬地喊着請安。
朕拿起皇子們的功課。
上面寫着帝師的批字。
大皇子:用墨太濃。
二皇子:字未端正。
三皇子:記打三板。
四皇子:草率不堪。

朕的皇兒們有那麼差嗎?
這些字不是寫得挺好的嗎?
比朕寫得要端正許多。
朕剛想爲皇兒辯解。
帝師手上的板子,雖然沒打在朕的手上,手心卻開始隱隱作痛。
想起了朕的帝師,書法天下一絕。
只是教到朕 13 歲時,帝師便奏請告老還鄉。
走的時候,朕和哥哥們去送行。
帝師對哥哥們都是叮囑勤加練習,莫辱師名。
輪到朕時,朕問帝師,有何叮囑。
帝師想了許久,帶着懇求,叮囑朕:
莫要告訴他人,朕師從何人。
行吧。
只是那天后,朕不服氣地練習三日。
最終,朕知道了一個道理。
勤能補拙,都是扯淡。
但朕從不苛待自己,既然朕的天賦不在於此,那盡力裝得像個文人就行了。

-20-
朕待皇子亦如此。
除了必學之課,其他就看着學,莫要強求那些沒有的東西。
多學一些,當不了皇帝后,以後能有幹嘛的出路。
文學有天賦,就往學士培養,以後教書育人。
武學有天賦,就往將士培養,以後保家衛國。
啥都不行的,就往道士培養,ṱú¹以後修身養性。
有點事情做,省得沒事到處添亂。
反正不管誰繼位,都有大臣輔佐,總歸亡不了國的。
只是帝師們對朕的教學理念並不認同。
又是鬧上朝堂。
行,朕讓你們教。
你們看看,這不也沒有教出啥來呀!
看朕幹嘛?
皇子們學問一般,能怪朕?
朕平時能見皇子幾面?
要不是胸口有木牌,朕都不知道他們是老七還是老八。
皇子們平時見得最多的,可是你們這羣帝師啊!
你說血脈天賦?
皇子們的生母,各個都是你們層層篩選上來的。
尤其是四皇子,生母可是京城第一才女。
還不是被你們教的,字都寫得草率不堪嗎?
怎麼?
你們敢說,是天家血脈不行?
朕寬宏大量,也知自己幾斤幾兩,朕讓你們說。
可朕最終繼位,也是你們的過錯呀。
皇位是你們幹不過皇額娘,把Ţũₗ我推上去的。
要是你們努力點,推個滿意的皇子上去不就行了。
所以嘛,橫看豎看,怎麼着,都是你們的過錯呀。
朕拍拍爲首的帝師的肩膀。
食君之祿,就要忠君之事,擔君之憂,你們得加油啊!
帝師們瞬間跪了一排。
朕讓他們起身後,又鼓勵一番後,叮囑皇子們「須聽話,勿淘氣。」
在一聲聲「謹遵父皇教誨」之中,揚長而去。

-21-
15:00 養心殿。
朕繼續批着沒批完的奏摺。
想起還要處理四部事宜,便叫人傳喚。
未見人影,便聽到哭嚎聲。
戶部尚書一進來便跪着哭起來。
「陛下,沒銀子了。」
讓他去搞點銀子。
「陛下,微臣無能,欠款難追。」
再問,就要以死明志。
朕年輕時就着了他的道。
被他這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招式唬住。
用私庫補了幾次國庫窟窿。
那幾年,朕和皇后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膳食全是綠的,大半月沒見到葷腥。
見朕不理會他,戶部尚書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淚,麻利地站了起來,不再做聲。
呸,爲了掏朕私庫裏的銀子,連臉面都不要ẗŭₒ了。
禮部、兵部、工部、刑部尚書都到齊了。
那朕就好好算算,國庫的銀子都去哪裏了。
爲了朕的私庫安全,朕都學會了算賬。
朕掏出金算盤。
啪啪啪——
去年全年的稅銀,共爲四千三百五十六萬七千兩。
去年各部報上來的賬單,共耗銀三千八百二十萬兩。
收支兩抵,去年還有五百三十六萬七千兩。
今年年初各項開支預算爲四千零二十一萬兩。
各項開支也在預算內,稅銀也正常。
怎麼會國庫空虛?
朕繼位後,所有開銷都均用私庫,從未動用國庫。
別想把這鍋蓋朕頭上。
「國庫的銀子去哪了?」
算盤啪啪啪聲一停,尚書們又跪在一排。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戶部尚書擦了擦汗,回奏:
「宗人府還有五百萬兩欠款,未能追回。要是能追回……」
好嘛,搞那麼多,就像要朕出頭是吧。
宗人府裏什麼人?
都是皇室宗族,跟歷代皇帝都沾親帶故,就連先皇都不敢輕舉妄動。
但朕不一樣。
朕無所畏懼,有本事把朕從這個皇位趕下來,趕下來朕還能說聲謝謝他。
就讓兵部帶兵去宗人府,氣勢搞大一點。
追回的欠款先給你們當兵餉。
你們追回多少,算多少。
兵部尚書頓時喜笑顏開,拉着戶部就想立馬開幹。
禮部尚書出聲。
「陛下,已經多年未祭祀了,怕是……先祖怪罪……」
先祖怪罪啥?
國庫空虛,先祖如此賢明,怎會怪朕?
你敢說,先祖不賢?
少搞這些虛頭巴腦,朕不信!
要是真有神明、先祖,會讓朕繼位?
別以爲朕不知道,你搞祭祀就是想跟那西洋教打擂臺。
別想將朕的銀子花在這種地方。
你要是能搞出賺銀子的祭祀,不用你說,朕私庫銀子任你拿!
工部尚書一聽,冒了頭。
「陛下,那路還修嗎?要是修好這路,稅收可增一倍呀!」
少給朕畫大餅。
還差多少?
「回陛下,還差三百萬兩。」
朕讓你們想了幾個時辰了,有想出賺銀子的辦法了嗎?
別跟朕說徵稅,再提朕就降你們俸祿。
可這路還是要修的。
唉。
朕的銀子啊。
就從朕的私庫裏先掏一百萬兩給工部吧。
工部正要謝恩時,朕丟給他一張借條,要他畫押。
是借。
給朕打個借條,3 月內還上。
怎麼的,還想白拿?
「陛下,內府、外府均爲一體,或從地方之便……」
做你的春秋大夢!
朕的銀子,都是朕的銀子,別想不還!
朕貼上的私房錢還少嗎?
一個個就知道打朕私房錢的主意。
從前的賬,朕可一筆一款都記了下來。
現在都給朕畫押。
什麼,之前不是你負責的?
朕管你誰負責,朕只認六部,不認人。
誰是當今尚書,誰就給朕還銀子。
不然,就去刑部走一趟。
怎麼,想一死百了?
你們從前寫昏君錄,那朕就弄個佞臣傳。
誰欠債不還,朕就說你貪污國庫,就寫進佞臣傳。
讓你們幾代翻不了身。
朕不怕當昏君,你們敢當佞臣嗎?

-22-
尚書們領着借條,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17:00 終於到了朕的休息時間。
朕有點困了,但朕不能睡。
這是一天僅有的玩樂時間。
朕約了皇后去看戲。
本來朕想跟皇后兩人看的,可後宮妃嬪日子枯燥無味。
看戲是後宮爲數不多的活動,一年也就搞個 6、7 次。
要是不帶上她們,把人悶瘋了,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情。
所以每次看戲,後宮妃嬪都參加,搞得頗爲隆重。
罷了罷了。
趁這個時候,大賞後宮吧。
瞧德妃和四皇子,餓得連那芒果都喫完了。
後宮除了皇后,也就四妃伙食好一些。
朕跟皇后,只能沒事搞點由頭賜菜,改善下她們的伙食。
順帶將朕這幾日寫的詩、畫的畫也送了出去。
後宮妃嬪都甚愛朕的詩畫,尤其是德妃,每次朕過去,都能看到它們被呵護如新一般,掛在牆上。
還叫朕再給幾幅。
朕日理萬機還要抽空給她們寫詩作畫,累但樂此不疲。
只有皇后,收到字畫,都是叫人收起來,並回贈朕一本《名詩三百首》。
意思是朕的詩與之媲美?
皇后謬讚了,朕的詩,哪能算上名詩呢。
也就數量上比得過吧。
於是,朕寫詩寫得更勤了。

-23-
這戲咿呀咿呀地唱個不停。
無趣得很。
朕想跟皇后拉個小手,講個悄悄話。
卻發現皇后和妃嬪們都看得入神。
也是,她們沒看過真正有趣的。
朕看過。
朕 8 歲時,跟着先皇下過江南。
江南行宮比皇宮大很多,寬敞明亮。
朕最愛跑行宮後山玩。
爬上山頂,那有一望無際的碧海藍天。
一次剛上山頂,就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
朕找了個山洞,等雨停已經是午後了。
回到行宮,卻發現,人去樓空。
留守的護衛說,皇額娘突發惡疾,一羣人連忙起身回宮了。
只是把朕忘了。
能想起朕的,也就只有皇額娘了。
但皇額娘生病,七弟年齡還小,慌亂中沒人記起朕,也算正常。
朕也就只失落一會兒。
接着就謊稱朕是被留下來養病的,要他們好好伺候。
行宮衆人當然不信,立馬叫人跟上回宮的隊伍,去詢問。
只是層層彙報下來,怕是要十天半個月。
這點時間也夠朕遊玩一番了。
朕雖不受寵,但總歸是個皇子。
身份貴重,行宮衆人不敢怠慢。
朕開始裝腔作勢起來,讓他們帶着朕遊遍江南。
朕看見了從前背的詩裏描述的景色。
蘇堤春曉,柳絮飄飄,朕看到了春來江水綠如藍。
晨光熹微,煙波江上,朕看到了輕舟已過萬重山。
大街小巷,人聲鼎沸,商販叫賣聲此起彼伏。
茶樓酒肆,笑語盈盈,賓客滿座。
戲臺上,鑼鼓喧天,戲曲聲聲。
河邊碼頭,船隻往來如梭,還有隻烏雲蓋雪的小貓在偷魚,喫得津津有味。
朕也在偷喫,金燦燦的油條、香噴噴的生煎包、滑嫩的豆腐花……
每一口都讓朕回味無窮。
可朕也就享受了八日,就被皇額娘抓了回去。
皇子丟失,聞所未聞。
先皇震怒,照看朕的宮女、太監都被處死,連行宮的人也一併遭了殃。
朕求先皇放過他們。
先皇卻說是朕害死他們的。
朕從那次後,就不再盼望着先皇的關注。
也不像哥哥們一樣,盯着皇位。
朕只想快點長大,去當個閒散王爺。
封地都想好了,就要揚州。
要是不行,那沿海地區都行。
回宮之後,朕求了皇額娘許久,才養了只小貓。
也是隻烏雲蓋雪的貓。
朕給它喫新鮮的小魚。
它聞了聞,便將魚埋了埋。
原來,宮牆裏的小貓,不愛喫魚呀。

-24-
戲看得差不多了,朕悄悄跟皇后說。
朕這幾年,在私庫裏攢了些銀子,孩子也大了,可以試着親政了。
明年咱們就可以去江南遊玩一番了。
皇后臉上掠過一絲驚喜,眼睛閃爍着光。
朕許久未見皇后如此高興了。
就在這時,太監慌張地跑過來跪着請罪。
皇額娘病了。
又是突發惡疾。
只是皇額娘老了,身體已大不如前。
御醫們也不敢下重藥,只能一碗一碗藥吊着皇額娘一口氣。
折騰着她不行,一氣之下,不肯再喫藥了。
朕跪在牀前,求着皇額娘喝藥。
「不喝了,我也活夠了,是時候入土了。」
「皇額娘別說氣話啦,快喝藥吧。」
朕又將七弟召進宮,日夜陪着皇額娘。
七弟被皇額娘寵得,不惑之年卻還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遇事也只會跟小時候一樣,抱着朕哭。
「哥,怎麼辦,皇額娘…嗚嗚嗚…」
好了好了,別把你鼻涕蹭朕龍袍上啊!
也不知道福王妃怎麼受得了你。
七弟暫住宮裏後,皇額娘慢慢開始繼續喝藥。
只是,病來如山倒。
最終還是沒有好轉。
七弟在屋外哭得不省人事。
朕在最後,問了皇額娘。
是真的聽信鬼神之力,覺得性命重要,纔不讓七弟繼位的嗎?
皇額娘笑了。
「皇權讓人扭曲,我看着長大的皇子們,一個個變得面目全非。
「只有你,心思一直通透。
「別人都說你愚鈍,但我知道,你纔不是。
「你自小就知道,怎麼在皇宮裏生存。
「老七被我溺愛,不堪大任,只能委屈你了。
「我自問從未虧待你,只有這件事,委屈你了。
「但你這人,總不肯喫虧。
「我好不容易熬成太后,居然被你拉着早起好幾年。」
「好了,我死後,就不跟先皇合葬了,三個人怪擠的。」
皇額娘是先皇的第二任皇后。
先皇只愛早逝的先皇后,對皇額娘不冷不淡。
不像帝后,倒像君臣。
君臣之間,諸多猜忌。
先皇最疼愛的大哥去世後,第一個懷疑的便是皇額娘,兩人大吵了一架。
那段時間,先皇總是對七弟無故責罰。
七弟會躲起來哭,而朕就在旁邊等他哭完。
哭完朕就會把魚乾給他抱。
魚乾是朕養的貓。
他抱起魚乾,對着魚乾的肚子一頓猛擦。
朕看得出哭過嗎?
朕看不出。
他這纔開心起來,拉着朕的手,去找皇額娘。
朕的七弟,向來是個傻的。
皇宮上下,哪裏沒人。
他哭得那麼大聲。
也不知道換個遠一點的地方。
皇額娘每次都眼眶紅紅的,還要故作開心,問今日學的怎樣。
也就七弟看不出,撲在皇額娘懷中撒嬌,說父皇今日誇他了。
皇額娘將七弟教得如此赤忱,怎麼會是當皇帝的料?
先皇不瞎,只是不愛。

-25-
皇額娘去世後,朕輟朝五日,守孝三年。
之前吵着要去封地的七弟,守在皇陵,賴着不肯走。
半年後,朕將揚州賜給他做封地。
朕催了數日,三個月後他纔不情不願動身。
跪謝後沒多久,遠處就傳來嚎哭聲。
還是跟小時候一樣,哭也不知道走遠點哭。
甚是刺耳。
這時,手絹爲朕擦了擦眼睛。
是皇后。
朕握住皇后的手,靠在皇后懷中。
這半年辛苦皇后了。
皇額娘走後,後宮之事全交給她了。
朕答應的下江南,也得推遲 3 年。
朕難受,皇后更難受。
難受歸難受,晚課還是要做的。
已經是 19:00 了。
晚課主要是做佛事。
朕以前不信神佛,但年紀大了,太累了。
朕已經是一人之上,求己不成,只能求求神佛了。
繼位也快二十年了,什麼時候才能熬到頭啊。
佛祖保佑,來個好皇兒來繼位吧。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吵鬧聲。
御前侍衛上前稟奏。
四皇子造反了。

-26-
朕氣得差點砸了這佛像。
老四就帶着百來人圍了養心殿。
不到半柱香就被朕的御前侍衛幹翻。
如此草率地逼宮造反?
到底是想逼宮還是想自殺?
老四跪在朕面前,一臉憤恨。
朕痛心疾首。
朕的老四,小時候明明是最乖最聽話。
朕唯一不喜的就是他愛喫芒果,喫得小手通黃。
怎麼好好的皇子,就長歪了。
想當皇帝,早說啊!
朕會攔着你嗎!
朕天天就盼着有個皇子能自告奮勇。
但不是你這種方式!
你有什麼不滿,你要造反?
你造反也不好好造!
這種造反就是給朕添堵,給世人恥笑!
後世又該說朕的正史看起來像野史了!
「父皇從未虧待過兒臣,只是父皇從未愛過兒臣。」
「父皇和三哥、皇額娘,三人才是一家人。」
「可兒臣呢?母妃呢?算父皇的什麼?」
「每年中秋,您都跟皇額娘坐一起,母妃坐在下面,望着您。」
「您卻從不看母妃一眼。」
「您眼裏只有皇額娘。」
這就你造反的理由?
愚昧至極!
「你造反就是要朕看你母妃,中秋跟你母妃坐一桌嗎?」
「朕真想把你丟進刑部,敲開你的腦子,看裏面裝的都是什麼!」
朕未愛過你?
「朕雖說有所偏愛,但從不虧待皇子。」
「你們每個人的喜歡、生辰朕都記得清楚。」
每年生辰都會給你們準備最愛的生辰禮物。
朕年少時,可從未得到過。
朕對你們都是當年少的自己來養!
聽着朕的控訴,老四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可是……可是……母妃實在太痛苦了,兒臣想讓母妃開心,母妃只叫兒臣繼承大統,兒臣……兒臣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做纔好……啊啊啊啊啊啊」

-27-
德妃被押了進來。
一進來就開始諷刺朕。
「陛下可以殺兄弒父,榮登大寶。我兒爲何不行?」
污衊!
朕會爲了這皇位幹出這等喪盡天良的事?
大哥死時,朕才 9 歲,9 歲朕都還在玩泥巴!
這也能算在朕頭上!
到底是誰編排朕!
被朕發現,誅九族!
朕被逼上皇位已經夠憋屈了!
怕背上罵名,勤勤懇懇地幹了二十年。
到最後還要被編排成謀求皇位,殺兄弒父?
奇恥大辱!
你母子倆造什麼反?
把朕氣死不是更好!
直接繼位啊!
德妃你又有什麼不滿?
進宮前,朕有清楚告訴你們每個人。
朕只愛皇后,不想耽誤你們,你們要是非自願進宮,現在就可以走,朕會保你們平安。
是你一定要留下來的。
你要皇子,朕給你皇子。
你要地位,朕給你四妃之首。
皇后也器重你,常叫你一起協理六宮。
你有什麼不滿?
你別說,你真的就想要朕愛你?
你別忘了,你入宮跟朕說的話!
德妃笑了,笑得淒涼、苦澀又無奈。
「對,我是說我入宮不求愛,只求權。」
「可人就是不會滿足的啊。」
「總會去奢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
「即便是自己之前棄之如敝屣的東西。」
「都說帝王無情。」
「可你偏偏讓我看到真情。」
「你日日與皇后廝混,而我們這羣妃嬪,即便是見到你,也要聽你念叨着皇后。」
「這四方宮,就像一座座枯井,我日夜守着這枯井,沒有半點人氣。」
「要是大家都一樣,那就沒關係啊。」
「可爲什麼!」
「皇后她不是枯井!!」
「是因爲皇后愛你嗎?」
「我可以比皇后更愛你!」
「愛你愛到,你那酸臭無比的詩畫都供爲珍寶!」
「十八年了,是條狗都該被我喂熟了吧?」
「你卻還是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怨、我恨、我嫉妒!」
德妃才情最是出色,罵人也挑最傷人的罵。
朕的詩,怎麼就酸臭無比了?
歹毒!
歹毒至極!
拖出去!
德妃還在叫囂着。
「你要不都愛!要不都別愛!」
「你爲什麼要偏愛!」
「爲什麼偏愛的不是我!」
「你以爲皇后愛你嗎?」
「她不愛你!」
「她在你登基那天就想跑!」
「她是被綁回宮的!」

-28-
朕坐在養心殿門坎上。
捂住臉。
這都是什麼破事啊。
朕要將之前贈給德妃的詩畫全都要回來,一個不留。
皇后不知什麼時候來的。
坐在朕旁邊,她將頭靠在朕肩膀上,靜靜地陪着朕。
朕與皇后,少年夫妻,伉儷情深,情投意合。
朕不想當皇帝,她不想當皇后。
皇后的家世,能選的就只有皇子們。
於是她選來選去,最後選了朕這個,看起來最不可能當皇帝的皇子。
她眼光是好的,運氣是差的。
大婚後第 3 天,朕就被推上皇位。
那時朕跟皇后,都準備收拾行囊,去江南遊玩一番。
皇后每每想起,就悔恨的拍朕大腿,說「就不該拖延!」
從那之後,皇后行事都是雷厲風行,速戰速決,朕深感佩服。
其實,皇后那時是準備跑的。
知女莫若父,她父親把她攔了下來。
侯府衆人都跪在她面前,求她留下。
說侯府幾千條人命、榮譽都擔在她身上,她不能走。
等她被送進皇宮,看見朕孤身一人跪坐在養心殿。
又看見朕飛奔將她抱在懷中痛哭,說對不起她。
她嘆了口氣,留了下來,與朕一起抱頭痛哭。
朕和皇后都是腫着眼睛,走完登基大典的。
多年後,朕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
侯府竟如此欺她!
她跑了,朕會怪她?
朕只會擔心她路途安危、銀兩是否充足。
朕只會盼着她能帶着朕的那份,快活肆意地活着。
那羣人爲了自己的臉面,把忠孝仁義壓在她身上,壓得她喘不過氣。
朕想放她走,但她卻不肯走了。
她牽着朕的手,撓了撓朕的手心。
「宮裏一個人太冷清了,臣妾陪陛下吧。」
皇后什麼都好,要是再自私一點就更好了。

-29-
坐了許久,朕纔出聲。
朕跟皇后說,德妃瘋了。
京城第一才女,入宮十八年後,瘋了。
她說知道了。
默契地互相嘆了一口氣。
唉。
扶朕起來吧。
坐得朕,腿都麻了。
老四、德妃最終被朕流放嶺南。
無召不可回京。
呆嶺南喫你們的芒果去吧。
氣死朕了。
搞了這出,現在各個皇子都以爲朕內定皇后所出的老三。
都不敢做皇帝了,開始擺爛了。
政務也不替朕分擔了。
一羣人終日討論着要哪塊封地。
最後,只能老三承受所有。
開始被當成儲君ťŭ̀ₗ,課業加倍。
每日都能聽到老三跑到皇后那兒哭鬧。
見到朕就撅着嘴,哭唧唧地看着朕。
沒用。
你七皇叔也是這樣看朕看了十幾年,你看朕心軟了沒?
反正,皇位就是要個人繼承。
你要是能找到其他皇子願意繼承,也行。
等你找得到再說。
給朕滾回去背書!
別再煩朕的皇后了!
經過德妃一鬧,這幾年皇后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本來今年是要去下江南的,都因皇后身體不適推遲了。
朕最近總是心慌,總怕一醒來,皇后就沒了。
便越發地粘着皇后。
批閱奏摺也搬到了皇后宮裏。
20:00 朕批閱奏摺,皇后在一旁躺着看書。
邊看,邊聽朕罵這些大臣。

-30-
21 年 3 月 11 日。
都城織造:奏聞普陀山法雨寺主持圓寂。
朕:知道了。
22 年 5 月 2 日。
都城織造:奏聞仇兆鰲病故。
朕:知道了。
這些人是死是活跟朕有何關係?
別跟朕說死了,朕年紀大了,不喜歡聽這個了。
皇后罵朕越老忌諱越多。

25 年 6 月 28 日。
漢陽巡撫:奏報漢陽等地六月中旬得雨尺寸。
朕:已有旨意。
25 年 7 月 7 日。
漢陽巡撫:奏報漢陽等地六月下旬得雨尺寸。
朕:已有旨意。
25 年 7 月 20 日。
漢陽巡撫:奏報漢陽等地七月上旬得雨尺寸。
朕:已有旨意。
25 年 8 月 5 日。
漢陽巡撫:奏報漢陽等地七月下旬得雨尺寸。
朕:已有旨意。
25 年 9 月 4 日。
漢陽巡撫:奏報漢陽等地八月下旬得雨尺寸。
朕:雨摺子太多了,已有旨意。
知道了,你漢陽每月大雨,都有洪災了。
工部又訛了朕私庫一百萬兩去救災了。
朕的私庫啊!
皇后笑着說,好了好了,沒多少,反正都是借的,會回來的。

30 年 6 月 23 日。
四皇子:奏進土產芒果等物資。
朕:閩浙總督奏報說你搶了他的貢品。朕不愛喫這個,別給朕進貢了。
30 年 12 月 10 日。
四皇子:恭請聖安。兒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朕:那就別講。
31 年 1 月 3 日。
四皇子:恭請聖安。兒臣惶恐,母妃要與父皇和離。
朕:準,就稱德妃病故,隨她去吧。
皇后你看,這母子真會折騰人。
皇后笑了笑,沒說話。

35 年 9 月 23 日。
直隸巡撫:奏請赴京叩賀萬壽聖節。
朕:不必上本。
35 年 10 月 5 日。
直隸巡撫:奏請十月十六日赴京祝壽。
朕:不必來。
別來!別以爲朕不知道你就想公費遊玩!
還給朕賀壽?
朕都快入土了,你說是吧,皇后?
無人應答。
朕才驚覺,皇后已過世 2 年。

-31-
德妃說皇后不是枯井。
那是她沒見過皇后之前的樣子。
之前皇后,活潑好動。
特別愛罵人。
每次進宮,都會將哥哥們罵哭。
只有朕不會哭。
因爲她說什麼,朕都覺得說得對。
畢竟,她幫過朕。
一次七弟生病,沒來上書房。
哥哥們課後就開始捉弄朕。
嬉笑間,不知誰將茶水打翻,弄溼了朕的褲襠。
哥哥們頓時大笑。
突然闖進一人,將一杯杯茶水都潑在哥哥們的褲襠上。
邊潑邊罵,就知道欺負人,羞不羞。
皇后是侯府獨女,先皇器重。
哥哥們不敢對她怎樣。
再加上,捉弄朕也不好擺在檯面上。
一羣人,等着太監拿乾淨衣服,只能坐在太陽底下曬褲襠。
朕挨着她,聞到了甜甜的奶香味。
是奶茶的味道。
朕雖不愛喝,之後卻愛聞奶茶味了。
當日見駕時,她還跟先皇說了這事。
之後哥哥們就再也沒有捉弄過朕了。
從那之後,朕就會時不時關注她。
她就像一束光,與皇額娘、七弟一起照亮了朕的童年。
到了她可以說親時,朕第一次求了皇額娘。
在皇額孃的幫助下,朕讓她愛看的話本、戲文,都加上了深宮怨事。
主打個,進宮就會變得不幸。
然後再託人散播,六皇子最不可能繼位。
就這樣,她選了朕。
那天朕開心地繞了皇宮跑了幾圈。
只是天意弄人。
最終,她還是進宮了。
朕是真覺得對不住她。
也不敢告訴她。
怕她怨朕。
皇后的彌留之際,朕纔敢說出來。
怕不說,再也沒有機會了。
皇后罵朕混蛋。
又罵朕自以爲是。
她怎麼可能看話本、戲文就害怕進宮了呢?
讓朕少自作多情了。
她選朕是她自己的選擇,沒有誰能影響她。
朕感動地抱住了她。

-32-
只是皇后又開始說了起來。
「其實我想過,皇子們大多命短,你會不會也是。那我還是可以做個寡婦,偷偷溜出去,沒想到你命那麼硬。」
夠了,皇后。
在感動的時候,就不要說這種話了。
朕的眼淚都快被你憋回去了。
但皇后沒有搭理朕,繼續說着。
「你總說我要是自私一點就好,其實我自私得很。
「我不喜歡當皇后,但你要是讓別人當,我又會不開心。」
「我不想你去妃嬪那,更不想管後宮。」
「一羣女人嘰嘰喳喳吵着要你寵愛,煩死了。」
「你文武皆廢,有啥好,陪你還不如陪我打打牌。」
「之前你說放我出宮,要是我知道你是真心的,不是唬我試探我,我肯定是答應的。」
「我厭煩這裏的一切,但又不敢跑了。」
「當知道這次病的嚴重,我就不想治了,只要不痛,死了就解脫了,終於可以離開這裏了。」
皇后現在是破罐子破摔,把藏在心裏的話一股腦地說出來了。
說得,讓朕心裏難受。
「你……是不是也不喜歡我……」
皇后給了朕一個白眼。
「不喜歡,誰叫你害我當皇后的呢?我運氣一直挺好的,就是遇到你開始倒黴了。」
這能怪朕嗎?
朕委屈,從未如此委屈過。
「那你還跟我葬一起嗎……」
「我死了你還要煩我嗎?」
那朕打造的皇陵豈不是死後一個人住了?
生前常不能同寢,死後還不能同穴。
想想更委屈了。
皇后看朕都開始掉眼淚了,心軟了。
「罷了,你想葬一起就一起吧。」
「瞧你那德行,虧你還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快五十的人了,還哭成這樣。真難看。」
朕不服氣。
「那你呢!裝了三十多年的賢良淑德,怎麼今天就不裝了?你看,你不裝後,現在說話都中氣十足!你要是早放下這架子,沒準都能活得比我久!」
「都要死了,我還管那麼多?我的祭文給我寫好一點,別給我寫你那些酸詩, 你不行就換個人寫, 我要那種能名留千古的。」
不行, 朕就是要給皇后寫詩!
待到最後, 皇后最後一次抓住朕的手,撓了撓朕的手心。
「往後,我就不陪你了, 你自己好好過,也不用那麼早來找我……」
朕的皇后, 朕呵護多年的皇后, 最終還是枯萎了。

-33-
皇后去世,朕輟朝 8 日,一個月後追悼皇后,朕找了好多溢美之詞表彰她「恪盡誠孝」「寬仁待下」「佐聯內治, 尤極敬勤」……
之後, 朕對朝堂之事就有點懈怠了。
畢竟之前是想着,早點幹完,早點找皇后玩。
早點撂挑子早點退位, 當個閒散太上皇。
現在能跟朕說上話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人。
老三自從親政後,臉色越來越沉重。
就跟朕當年一樣,一臉的牛馬樣。
他比朕倒黴, 朕當時還有皇后、皇額娘安撫, 他什麼都沒有。
有幾次大半夜, 偷跑去皇陵, 抱着皇后的墓碑, 哭得稀里嘩啦的。
守皇陵的護衛,還以爲遇鬼了。
奏請了幾次法事。
就他那熊樣,朕退休怕是無望了。
只能再爲他多幹幾年。
皇后去世, 朕又遲遲沒再立皇后。
就有人按捺不住了。
時不時就奏請另立皇后。
看來是太閒了, 都來管朕的家事了。
是朕最近忙着緬懷皇后,忘記敲打你們,皮癢了?
誰提, 朕就降誰俸祿。
再提朕就讓刑部按族譜查誰, 最好別讓朕抓住你們九族裏的任何一點過失。
一番敲打下來,羣臣安靜如雞。
只是總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
不知從哪找來神似皇后的秀女,要送進宮。
朕幾歲, 她幾歲?
朕都能當她爺爺了, 還能行人事?
你們齷齪,別把朕也想成你們一樣。
統統送進刑部, 去試試刑部的新刑具。

-34-
朕就這樣又堅持了幾年。
老三也終於可以獨當一面。
朕可以安心放手了。
朕老了。
垂垂老矣。
那滔天巨浪般的洪流, 卻依然勢不可擋。
朕從前還能追得上,現在卻快要淹沒朕了。
從前萬國朝聖,如今邊陲矮寇都敢叫囂進犯。
還有朕那個筆友, 白毛卷發, 最近寫信過去問候。
卻被告知他早已被砍了頭。
現在當皇帝還挺危險的。
還好朕,苟到了最後。
國起碼沒滅在朕手頭上。
接下來就看老三咯。
你要問朕做皇帝什麼感覺?
還是朕當初說的那樣。
父不父、母不母、妻不妻、子不子。
牛馬不如。
不過現在,這個班, 朕終於可以不用幹了。
23:00 終於可以就寢了。
希望今日能夢到皇后。
皇后啊,你已許久未出現在朕的夢裏了。
江南的行宮修建好了,朕可以帶你去看看後山的海。
真的很好看。

精彩故事 全文完結
点赞4 分享
評論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