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臺方寸山學藝的孫悟空,偶然間登陸了後世的西遊記貼吧,看到裏面披露的西遊脈絡剖析後,他性情大變,進化成了一隻低調好學一心修煉的苟王。
從此,齊天大聖沒了,只有精通各種術法的苟王孫悟空!
-1-
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
菩提老祖坐在講臺上傳經講道,衆弟子圍坐在下方聚精會神聆聽師父授課。
此時菩提老祖看向坐在角落裏,畫風明顯跟周圍弟子不太一樣的那個身影陷入沉思。
這猴子原本性子急躁,難以管教,動不動便是這也不學,那也不學。
把菩提老祖氣得夠嗆。
但是近來這潑猴的性子突然神奇地安靜了下來。
自己教什麼,它就學什麼,不挑不揀,求學若渴。
對於此間變化,菩提老祖把手指掐爛了也沒算出其因果。
但是孫悟空肯學,對菩提老祖來說那肯定是好事。
佛門醞釀多年的西遊計劃,關鍵點便在這孫悟空身上,即便是菩提老祖,也不願意對此做過多的干涉。
按照原本計劃,菩提老祖給孫悟空安排的課程,包括大品天仙訣,地煞七十二變,筋斗雲這三樣課程。
大品天仙訣是修仙的極品功法,具體有多極品?玉皇大帝就是練的這個!
地煞七十二變能應對萬般環境變幻自如,和天庭二郎真君的天罡三十六變難分伯仲。
筋斗雲瞬息之間十萬八千里,保證了孫悟空在西遊途中即便打不過也能及時逃走找救兵。
再加上孫悟空自身女媧補天石所化的身體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防禦拉滿。
等到孫悟空從自己這裏出師,直接就是一個防高血厚的超級保鏢。
要說到時候孫悟空有什麼弱點,那便是在進攻法術神通上稍有不足。
畢竟這潑猴的性格擺在這裏,要是真教會它一些能夠屠神滅佛的狠辣招式,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現在,情況顯然超脫了菩提老祖的預想。
這孫悟空本就天資聰穎,任何神通法術,只要你敢教,它就敢學,而且一學就會。
此刻孫悟空就像是學堂裏最勤奮好學的學生那樣,不放過任何一個聆聽菩提老祖上課的機會,瘋狂地學習着菩提老祖的一身本領。
靈臺方寸山靈氣充裕,孫悟空化身卷王,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後院閉關練功。
如若再這樣發展下去,等孫悟空學成出山,怕是能把天捅出個大窟窿來!
-2-
結束了今日的講經,孫悟空跟着衆師兄弟拜謝師父,回到自己居住的後院。
找了塊平日打坐的石頭,盤膝而坐,閉目凝神。
腦海中竟是出現了一個神奇有趣的地方。
按照這裏人的說法,這個頁面叫做貼吧,裏面分了很多個版塊,可以讓不同興趣愛好的人各自組成圈子,討論各自感興趣的東西。
孫悟空便稀裏糊塗地加入了一個名叫「西遊吧」的版塊。
起初他還不以爲意,但是隨着這幾年在貼吧裏暗中觀察,再到和貼吧水友們激情互動,孫悟空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祕密。
自己竟是一個所謂「西遊世界」的主角?
幾年時間裏,孫悟空便把西遊記,甚至西遊記後傳這些故事主線倒背如流。
各種諸如「你不知道的西遊記」,「西遊記裏的隱藏暗線」,「西遊記裏的十大機緣」的帖子,孫悟空也是爛熟於心。
再加上跟帖吧水友們的熱情互動,水友們對他提出的問題也是有問必答,那語氣渾然沒把玉帝佛祖放在眼裏,突出一個豪橫。
漸漸地,孫悟空也知道,自己現在在方寸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機緣。
自己的師父菩提老祖,在西遊記裏絕對是最牛逼的那一撥人。
而且自己在方寸山學藝的時間有限,菩提老祖一旦覺得時機合適,就會把自己趕下山,還不許自己說出學藝的根腳。
在吸收了貼吧的知識後,孫悟空覺得菩提老祖這多多少少有點掩耳盜鈴。
就單單這大品天仙訣,如來就算是瞎了也不可能不知道這是玉帝的功法啊。
不過網友們說得對,俺老孫在西遊記裏就是個大號沙包,防禦力拉滿,攻擊力拉稀。
大鬧天宮以前,自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西遊上路以後,但凡是個有寶貝的妖怪,都能把俺老孫弄得灰頭土臉。
要是自己攻擊力高一點,一招就能把妖怪秒了,哪還管你們這些妖怪有沒有背景?
所以一切的關鍵,都在這靈臺方寸山上。
但凡多學會一門攻殺法門,自己將來就能少一分狼狽。
就看師父能夠容忍自己從他那裏學到多少東西了。
按照水友們的說法,菩提老祖趕自己下山,是因爲自己學會地煞七十二變以後,在同門師兄弟面前顯擺。
這顯然是菩提老祖隨便找的藉口而已,要是菩提老祖再教給自己一些別的神通法術,自己的戰鬥力怕是會突破某些神佛的容忍極限。
因此孫悟空現在保持極度的低調,讓菩提老祖找不到理由趕它下山。
菩提老祖平日裏傳授給衆弟子的那些東西,起初在孫悟空看來不過都是些人間小道,不值一提。
但是在貼吧水友們日復一日的影響下,他的想法漸漸有了改變。
人間小道也是道,它即便對修得長生沒有幫助,但也各有各的用處,存在即合理。
菩提老祖在靈臺方寸山上,主要傳授四大類課程,分別是【術】,【流】,【動】,【靜】。
術問陰陽,通天徹地,趨吉避凶;
流通百家,求道問心,朝真降聖;
靜修自身ṭŭ̀₃,參禪打坐,入定坐關;
動通採補,攀弓踏弩,煉丹服藥。
孫悟空起初對這些東西嗤之以鼻,這玩意就算學到頂了又能如何?可能得長生?
但是被貼吧的水友們一通教育,孫悟空這才明白了自己錯過了什麼。
術通陰陽,占卜問卦,趨吉避凶,西遊記裏那些大能們總喜歡掐指一算,就是用的這個技能!
流通百家,參悟人間百家學問,從而觸類旁通,領悟大道至簡,從細節中參悟真理,領略聖賢。
至於動靜之術,那就更是非學不可了,靜在於向內發掘自身,動在於向外尋求突破。
攀弓踏弩可不是表面上的字面意思,那是對武器的駕馭方法!
想想自己在西遊記裏,明明手持定海神針,但卻壓根沒有與之匹配的棒法,只會拿着棍子亂打,毫無章法可言。
煉丹服藥就更別提了,據說自己在太上老君的煉丹房喫了好幾葫蘆的老君仙丹,水友們都說那是假藥。
蟠桃園裏的王母蟠桃更是被自己喫幹抹淨,但卻沒有煉化之法,真就純純把王母蟠桃當桃子喫了。
越是知道的多,就越是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孫悟空已經不再是那個目空一切的潑猴,它開始學會謹小慎微,一邊瘋狂加強自身,一邊重新觀察這個世界。
孫悟空從求長生,慢慢變成如今求真理,這個心態的轉變真的是太重要了。
等到悟空學成下山,也不知道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震撼。
-3-
孫悟空看向身後消失不見的靈臺方寸山,輕輕嘆了口氣。
十年時間,和貼吧水友們說的正好一樣。
自己在方寸山待了十年,然後被菩提祖師隨口找了個由頭便趕下山,被迫畢業。
按照水友們描述的西遊記裏的劇情,自己離開方寸山,回到花果山把山裏的猴子們操練成軍,自成一代妖王。
然後就有手底下的老猴子說大王沒有趁手兵器,不如去東海龍宮找找?
孫悟空記得明明白白,自己手底下那羣猴子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妖怪,一輩子沒出過花果山,那老猴子爲何要鼓動俺老孫去龍宮?
你要說這背後沒人安排,實在不大可能。
包括自己去了龍宮,東海龍王也像是早有準備。
大開方便之門,各種兵器任君挑選,四海之一的掌權者,真有這麼好說話?真要來個妖怪就送兵器,龍宮裏恐怕早就被搬空了!
從兜裏掏出一個龜甲,抓了三枚銅錢,孫悟空給自己算了一卦。
卦象顯示近期全是大吉!
可不是嘛,西遊記裏孫悟空在被壓在五行山下以前,一路全都是順風順水,哪裏喫過半點虧?
不過盡信書不如無書,自己現在已經不再是故事裏那隻被神佛玩弄於股掌間的猴子,那麼後續迎接自己的或許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將來。
金箍棒?
你要問它強不強?
孫悟空只能說一句「如強」。
打普通妖怪和天兵天將時,如意金箍棒那是橫掃千軍,強到不像話。
但是遇到稍微厲害點的敵人,金箍棒就和普通的燒火棍沒多大差別了。
而且金箍棒原本乃是東海龍宮用來鎮壓東海的「定海神針」,你要是隨便把它拿走了,後果是什麼?
況且網友們查資料顯示,這金箍棒和豬八戒的九齒釘耙,全都是太上老君打造的!
當年大禹治水,找太上老君借來定海的寶物。
這玩意放在東海龍宮那麼多年,憑什麼俺老孫去了,就能讓它大就大,讓它小就小?
金箍棒是聽俺老孫的話,還是太上老君命令金箍棒暫時聽俺老孫的話?
細思極恐。
不行,俺老孫不能讓他們牽着鼻子走。
還是萬能的貼吧水友們Ŧū́⁵神通廣大,先問問他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再說。
-4-
花果山,水簾洞。
孫悟空自離開方寸山,便一個筋斗雲回到了這裏。
山裏的猴子們自然是喜不自勝,自從孫悟空走後,周圍不少妖怪覬覦花果山靈氣充沛,時常前來滋擾。
原本西遊記裏孫悟空回來以後,一個個挨着回去找場子,跟其他六個妖王不打不相識,結爲兄弟,攻守同盟,號稱七大聖,引來玉帝降下天兵天將,雙方大打出手。
但是在萬能的貼吧水友們的建議下,孫悟空回到花果山以後,對找場子的事情絲毫不關心,整日就是躲在水簾洞裏打坐修煉,圍爐煉丹。
除非是有妖怪真打上門來了,孫悟空才願意出手跟對方過幾招。
西遊記裏這些個妖王,孫悟空現在是一個都看不上,當初口號喊得震天響,真遇到事兒了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整個西遊路上除了牛魔王,其他幾個妖王就跟失蹤了一樣,完全看不到半個人影。
真就是結拜以後天天在花果山蹭喫蹭喝,還打擾俺老孫修煉,一點正面作用都沒有。
而經過多次戰鬥過後,孫悟空更加明確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這幾個妖王根本不是來跟俺老孫搶花果山的,他們就是賴在這裏不走,不給俺老孫修煉的時間!
簡而言之,就是故意在這兒拖後腿的!
是怕俺老孫太過強大,等西遊開始後,那些天上下來的神仙坐騎神仙童兒安全沒有保障吧?
話說回來,這幾個妖王態度挺好,個個熱情,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他總不能真莫名其妙就翻臉吧?
既然計劃一行不通,那就直接啓動計劃二。
-5-
五莊觀。
鎮元子看向賴在自己道觀裏不走的猴子,很是無語。
這猴子的來歷,鎮元大仙掐指一算便已經知曉。
如來西遊佈局的重要棋子,身上的因果牽連太多。
現在孫悟空非要來五莊觀拜師,鎮元子犯了難。
他雖爲地仙之祖,跟三清平輩,玉帝如來都要給他面子,但如果真收了這猴子當徒弟,後面的麻煩肯定一大堆。
但是直接趕人,這猴子到了五莊觀後禮貌有加,誠心拜師,鎮元子即便不收這個徒弟,也不好對它惡言相向。
最後孫悟空跟鎮元子說了實話,自己的花果山被幾個妖王時常滋擾,他就想着尋一個清淨之地求仙問道,所以乾脆來五莊觀,求Ŧŭ⁺鎮元大仙庇護。
鎮元子思索片刻,覺得只要不收徒弟,其他的就無所謂了。
於是孫悟空便在這五莊觀住了下來,天生石猴本就可以不喫不喝,鎮元子給了他一間客房,孫悟空便在這客房裏打坐修煉起來。
五莊觀的靈氣比花果山更濃密,畢竟是孕育人蔘果樹的地方。
孫悟空在這裏專心修煉大品天仙訣,勤練不輟,修爲一日千里。
而那幾只妖王追着孫悟空追到了五莊觀外面,即便是牛魔王也不敢對鎮元大仙有半點不敬,見孫悟空躲在裏面不出來,只能悻悻離去。
殊不知此時西天靈山那邊,如來佛祖已經對孫悟空的變化傷透了腦筋。
這跟自己計劃的完全不一樣啊!
孫悟空如果不跟妖王結拜,就不會自稱齊天大聖。
沒有自稱齊天大聖,就不會跟天庭起衝突。
不跟天庭起衝突țū₎,就不會被如來鎮壓在五指山下。
沒有這五百年磨孫悟空的性子,孫悟空又如何能心甘情願地護送金蟬子轉世的唐僧去西天取經呢?
孫悟空現在在五莊觀鎮元大仙那邊做客,聽說還跟鎮元子處得挺好的,即便是如來也不能對鎮元子指手畫腳。
而且按照那潑ťù⁾猴的性格,五莊觀裏那麼大一棵人蔘果樹,猴子是怎麼能忍住不偷果子喫的?
真的讓孫悟空在五莊觀安安心心修煉五百年,等到唐僧上路那會兒,這孫悟空能有多強?
脫離了掌控的孫悟空,還能讓西遊計劃按照原本的路徑前進嗎?
如來一尋思,這事兒靈山暫時還不方便插手,得讓天庭那邊先來。
-6-
孫悟空在五莊觀修煉,平日裏結合貼吧水友們的經驗,跟鎮元子談經論道,關係越處越好。
畢竟二十一世紀的網友們見多識廣,有些東西即便是鎮元子也感覺觸類旁通,深受啓發。
孫悟空在五莊觀就跟在方寸山一樣,感覺沒什麼不同,鎮元大仙的名號足夠讓滿世界的妖魔鬼怪不敢靠近半步。
但是鎮元子的名號,防得了妖魔鬼怪,防不了正牌的天庭神仙。
在五莊觀修行了幾年,孫悟空正感嘆自己天賦之強恐怖如斯,只要按部就班修煉下去,早晚能打破宿命,掙脫漫天枷鎖。
而就在這時,五莊觀來了個白鬍子老頭,自稱太白金星。
鎮元大仙看樣子跟對方很熟,客套了許久,太白金星終於道明來意。
「老頭兒,你說玉帝想請我上天庭做官?」
孫悟空聽到太白金星的邀請,頓時眼睛一亮。
自己已經低調成這樣了,太白金星還是跑來找自己加入天庭?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孫悟空沒有過多的猶豫,便跟隨太白金星走南天門去了傳說中的天庭。
一路上孫悟空像個好奇寶寶,抓着太白金星問東問西。
這太白金星果然和網友們說的一樣,對孫悟空十分客氣,基本上算是有問必答。
孫悟空很快就把天庭的主體結構和人員框架問了個明明白白。
什麼人可以得罪,什麼人儘量不要得罪,什麼人絕對不能得罪。
孫悟空在心裏默默給天庭衆仙排了個座次,心中慢慢盤算着上天庭後應該怎麼應對接下來的一系列事情。
貼吧的網友們很熱心,說的話也很有道理,雖然有時候爲了一句話能爭吵半天,但爭吵的內容往往能給孫悟空很多啓發。
比如弼馬溫這個職務,你甭管別人再怎麼嘲諷,可實際上呢?
首先,天庭的十萬天兵有資格騎馬嗎Ŧűₘ?
沒有!
在天庭有資格騎馬的,起步都是天將級別神仙。
而這些神仙們想要騎馬,都要經過弼馬溫的手,我心情好了給你好馬,心情不好給你劣馬。
這不妥妥的肥差嗎?
其次,弼馬溫怎麼說也是天庭正式編制的神仙。
進了編制,那就歸玉皇大帝罩着。
只要自己不犯錯,如來那邊就壓根沒理由找自己麻煩。
更別提下屆的那些妖王大魔,誰敢動自己,那就是跟天庭過不去!
這樣一想,這弼馬溫的位置妥妥的香餑餑,還能享受天庭上無盡的靈氣用來修煉。
只要操作得當,絕對是好處多多。
而且貼吧水友們也講過,佛祖把孫悟空鎮壓五百年是爲了什麼?
不就是爲了讓孫悟空學會低頭彎腰,別那麼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嗎?
現在俺老孫已經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做猴做事都如此低調,沒道理還要再壓我五百年吧?
跟着太白金星見到玉皇大帝,孫悟空如願以償的領到了弼馬溫的職務。
謝過玉帝,孫悟空拉着太白金星仔仔細細把弼馬溫需要乾的事情問了個清清楚楚。
等到了天庭馬場,太白金星把孫悟空介紹給了周圍的一些天庭星宿神仙。
孫悟空很快適應了弼馬溫的生活,每天在天庭的馬場看着萬馬奔騰,閒暇時便打坐練功。
大品天仙訣的修煉進度愈發迅捷,菩提老祖的四門基本道法也漸入佳境。
但凡有空,孫悟空還會跑去找太上老君,尋求一些修煉上遇到的問題。
在貼吧裏,部分水友都猜測菩提老祖的真身就是太上老君,西遊記裏有不少細節可以用來推敲。
孫悟空沒敢把這種猜測當真,可太上老君對孫悟空的態度有時候連孫悟空都覺得過於親切。
甚至孫悟空拿着菩提老祖傳授給他的煉丹術去請教太上老君時,發現師父和老君的煉丹術,竟然有那麼一些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煉丹術最難的不是煉丹的方法,而是收集煉丹的原材料。
這些原材料很多都是幾千年一開花,幾萬年一結果的,孫悟空根本等不起。
最讓孫悟空無語的是有次他厚着臉皮去求太上老君給他整一把稱手的兵器。
結果太上老君讓他先回去等着,過了一段時間,負責給太上老君守煉丹爐的童子找到孫悟空,給孫悟空拿來一根棍子。
孫悟空看着把金箍棒拿在手上輕輕鬆鬆的童子,心情五味雜陳。
這金箍棒重量足足一萬三千五百斤,結果太上老君手下的一個守丹爐的童子都能輕易拿在手上。
想想西遊記裏東海龍王那句只要你拿得動就送給你,多多少少是帶着點演員的成分在裏面了。
仔細想想,這麼重的棍子,一棒子砸下來,有幾個妖怪受得了?
結果西遊路上除了白骨精,幾乎是個妖怪都能跟孫悟空打得有來有回。
這說明一萬多斤的棍子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厲害。
但是又有水友表示金箍棒當年參與過大禹治水,有大功德在身,拿金箍棒殺人不佔因果,這纔是金箍棒最有價值的地方。
孫悟空不知道這個說法到底準不準,謝過了太上老君的童子,孫悟空便研究起了這根棍子。
即便是自己沒有去到東海,太上老君也執意要把這根棍子送給自己,這背後必有老君的打算。
既然暫時找不到趁手的兵器,這如意金箍棒孫悟空也就暫時拿着用了。
還別說,這棍子拿到手上,孫悟空就感覺特別地親切,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加之此前在方寸山,孫悟空向菩提老祖學習了各種兵器的使用方法,這金箍棒在孫悟空手上頓時威力暴漲。
孫悟空把自己使用金箍棒的感受在貼吧裏跟幾個相熟的水友們說了說,引起了幾個水友的興趣。
其中一個水友忽然靈光一閃,回帖道:「你們說,這太上老君鍛造金箍棒,原材料會不會也摻了女媧補天石啊?」
這個觀點瞬間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你看啊,女媧補天需要煉化神石補天,大禹治水需要神鐵鎮海。
這金箍棒的原材料,保不齊真的加入了補天石,所以纔會跟孫悟空如此的契合。
如果金箍棒真的含有補天石,那麼很多東西就說得通了,比如金箍棒在東海放置多年,可只有孫悟空去了,才能讓金箍棒變大變小。
畢竟孫悟空也是補天石所化,跟金箍棒同宗同源,自然能心意相通。
心中接受了這個設定,孫悟空也懶得去找太上老君求證了。
以前跟水友們討論西遊記時,即便是孫悟空也對金箍棒略有嫌棄。
但是實際拿到手上時,孫悟空才發現這根棍子對自己來說不僅僅是武器,而是能夠跟他心意相通的夥伴!
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金箍棒內部散發出來的意識,這金箍棒早已形成了器靈,只回應孫悟空的呼喚。
這種本命神兵可遇不可求,孫悟空再度重新審視自身,儘管從諸多貼吧水友的回帖裏得知了西遊的主題劇情,但是那些貼吧水友們也並非真的生活在這個世界,很多事情他們也都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毫不知情。
水友們給的意見,只能當作一個參考,絕不能真地言聽計從。
就這樣,孫悟空在天庭馬場安安心心地混日子,跟周圍鄰居們也是和和睦睦,時常拿自己煉製的丹藥給附近居住的神仙們送禮。
儘管孫悟空煉製的丹藥不如太上老君煉製的各種金丹,但對天庭的一些小神仙來說,也是難得的珍品。
人情世故這一塊,孫悟空算是提前玩轉了,有時候修煉上遇到問題,找鄰居們問問,也能得到對方真誠的答覆。
-7-
孫悟空是安逸了,但玉帝那邊有些犯難了。
原本按照玉帝的計劃,孫悟空在馬場肯定耐不住性子,幹不了多久就會鬧脾氣不幹了。
到時候玉帝再讓孫悟空去看守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就不信這猴子能忍住不偷喫桃子!
只要孫悟空偷喫蟠桃,玉帝就有理由捉拿妖猴,西遊劇本就能續上。
但是現在孫悟空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徹底把玉帝整不會了。
而且這孫悟空修煉的大品天仙訣本來就是玉帝主修的功法,玉帝一眼就能看穿孫悟空的修煉境界。
這孫悟空不愧是補天石所化,天賦高得可怕,在天庭短短幾個月時間,修爲便已逼近太乙金仙。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孫悟空在天庭待了幾個月,人間已經過了一百多年。
按照西遊劇本,這時候孫悟空早該被壓在五行山下面了,但是此時孫悟空還在天庭安心修煉,馬場也給管理得井井有條,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哪怕是有人故意嘲諷孫悟空就是個放馬的,孫悟空也不以爲恥反以爲榮,能給玉帝放馬那是俺老孫的榮幸!
孫悟空徹底領悟到了苟道的精髓,在方寸山苟不住了回花果山苟,花果山苟不住了去五莊觀苟,五莊觀苟不住了來天庭接着苟。
俺老孫現在直接苟在玉帝眼皮子底下,誰能拿我怎麼樣?
如來和玉帝也多次取得溝通,靈山雖然超然,但實際上也歸天庭管轄,西遊記裏玉帝也是說的下旨讓如來過來捉拿妖猴,如來需要遵循玉帝的旨意辦事。
這裏面的彎彎繞繞孫悟空整不明白,但是孫悟空明白,只要好好跟着玉帝混,這世上就基本沒有誰可以再爲難自己。
不管上面的大佬們如何計算,孫悟空安心當他的弼馬溫,安心等待着那一天的到來。
很快,孫悟空就感受到了玉帝的變化,這玉帝爲何時不時就跑來跟俺老孫噓寒問暖?
換套路了?
不過領導主動示好,作爲ṱű̂ₔ下屬肯定要表現出不勝榮幸的樣子。
孫悟空也是在太上老君那裏搞習慣了,經常性地順着杆子往上爬,對於大品天仙訣的修煉上的問題,他就真的直接開口問玉帝了。
玉帝對孫悟空的問題笑而不語,只說讓孫悟空過段時間幫他辦件事兒,就幫孫悟空解答任何修煉上的困惑。
畢竟這是大品天仙訣的正牌修煉者,天庭衆仙的最高領導,答應下來的事情孫悟空也不擔心他食言而肥。
只是孫悟空心裏也清楚,玉帝要他做的那件事,多半就是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了。
不過對於孫悟空來說,和西遊記裏那個被壓在五行山下蹉跎五百年的齊天大聖相比,他這個弼馬溫在天庭安安穩穩修煉五百年,戰鬥力必然超出西遊記裏的孫悟空一大截。
在天庭修煉了半年左右,孫悟空就感覺雙目發癢,玉帝直接帶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用煉丹爐裏的六丁神火,只用了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就將孫悟空的天賦神通直接催化出來,火眼金睛到手!
而且這次孫悟空沒有打Ṭũ̂ₓ翻老君的煉丹爐,下界也就沒了火焰山,西遊路上說不定能少一個劫難。
孫悟空爽快地表示領導有事兒儘管找俺老孫,保準給您辦得妥妥當當,玉帝心情大好,就連百年一次的蟠桃宴都叫上了孫悟空,不僅喫到了蟠桃,龍肝鳳髓也喫到撐,還在天庭衆仙裏混了個臉熟,大品天仙訣的氣息一展開,稍微有點眼力見兒的神仙都知道跟他搞好關係。
-8-
修煉無歲月。
很快,唐僧取經的劇情就開啓了。
孫悟空按照跟玉帝的約定,跑到兩界山去等唐僧到來。
沿途遇到攔路的妖怪,孫悟空統統一棒子打死。
這會兒孫悟空在妖怪界可沒有西遊記裏齊天大聖的名號,很多妖怪壓根不知道孫悟空到底是誰,孫悟空也不會逢人自曝天庭弼馬溫的名號,因此一路上衝突倒是不少。
但是孫悟空名氣不如原著中大,實力可就完全碾壓原著了。
跟唐僧匯合後,孫悟空按照玉帝的吩咐,直言自己是佛祖讓他前來幫忙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的。
這時候觀音菩薩也出來幫孫悟空作證,唐僧見孫悟空雖然是個妖怪,但言談舉止皆十分有禮,對孫悟空也沒有那般排斥。
跟着唐長老上路後,孫悟空便展現出了自己人情世故的一面。
緊緊跟在師父身邊,師父說打就打,說不打就不打,等師父在妖怪手上喫虧了,自己再出來收拾殘局。
唐僧喫了幾次大虧後,終於明白了自己這徒弟是真有本事,開始尊重起了孫悟空的判斷。
只是孫悟空展現出來的戰鬥力着實有些過於恐怖了。
那個偷袈裟的黑熊精,原本被觀音菩薩收了,去南海紫竹林給觀音看門。
結果遇到孫悟空,二話沒說打了起來,孫悟空一棒子把黑熊精打得原地爆炸,連妖丹都碎成了渣渣。
二十八星宿的奎木狼下界旅遊,化身黃風怪遇到唐僧,看到孫悟空以後直接笑容滿面地敘舊起來,孫悟空在天庭跟二十八星宿住得最近,都是鄰居,關係肯定不一般。
至於白骨精,孫悟空也不含糊,讓豬八戒和沙和尚看好師父,自己直接去了一趟白虎嶺。
找到白骨精的白骨真身挫骨揚灰,那個在唐僧面前秀演技的白骨分身頓時神形俱滅。
一路殺殺殺,孫悟空開啓了超神模式,打出了赫赫威名。
但凡遇到的妖怪,就沒有一個能有善終的,在孫悟空一棍子打死觀音坐騎金毛吼以後,你說奇不奇怪,後續這一路上,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那些有背景的妖怪了。
其他諸如盤絲洞蜘蛛精這些野生妖怪,也是一個個聞孫悟空大名而瑟瑟發抖,壓根不敢對唐僧起半點貪念。
再不濟像是金角銀角兩大王,遇到孫悟空了也是趕緊自報身份,生怕話說慢了被孫悟空給秒了。
金角大王:「孫哥,是我呀,當年跟你送金箍棒的那個童子就是我呀!」
孫悟空:「哎呀,你不早說,差點收不住棒子,回去幫俺老孫給老君問聲好。」
銀角大王:「好嘞,孫哥您慢走,唐長老慢走。」
看着各路妖王死的死逃的逃。
豬八戒:「大師兄牛批!」
沙和尚:「還得看大師兄!」
白龍馬:「大師兄強無敵!」
唐僧:「悟空,有你真好!」
快到靈山時,豬八戒忍不住問道:「大師兄, 你這每天掐着手指算啥呢?」
孫悟空:「算算咱們還差多少劫難。」
豬八戒:「啊?這都快到靈山了, 大師兄你算這個做什麼?」
孫悟空:「九九八十一難,師父不把該遭的罪遭完, 是取不到真經的。」
豬八戒:「那咱師父還差多少難?」
孫悟空反思了一下自己沿路上的表現, 輕輕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麼。
有俺老孫在,師父沿路上基本都只有驚嚇,沒有危險,連皮肉傷都沒有受過。
想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真的太難了。
順利抵達靈山後,孫悟空連人事都給準備好了, 索賄的兩個羅漢心滿意足地帶着唐僧去挑選經書。
孫悟空判斷經書是真是假自有一套標準,那就是佛祖是否會按照約定對取經衆人進行分封。
唐僧金蟬子歸位, 孫悟空鬥戰勝佛,豬八戒淨壇使者,沙和尚金身羅漢。
只要有了靈山的編制,那麼自己人不騙自己人, 佛祖給的就是真經。
但如果給了經書直接就讓你原路返回,那多半就是還有劫難在等着他們, 這個流程不走完,就取不到真經。
跟着唐僧走完一次取經路, 孫悟空也慢慢明白了玉帝的打算。
這不明擺着想要往靈山這個外放機構裏安插天庭的自己人嘛?
孫悟空是天庭弼馬溫, 豬八戒是天蓬元帥,沙和尚是捲簾大將。
就這三個,玉帝把他們安插進了靈山,別看他們都已經皈依佛門,可關鍵時刻你看他們是聽佛祖的還是聽玉帝的?
甚至如來明知道玉帝想要往靈山裏安插人手,還不得不給孫悟空封了個鬥戰勝佛。
想想看,如來多半也心裏憋屈,如果可以的話,玉帝派來的人, 他是一個都不想要。
整個西遊似乎就是天庭和靈山導演的一出利益互換。
天庭允許靈山在東勝神洲傳播大乘佛法, 靈山則要接受天庭的進一步滲透,有點類似後世生意場上的拿股權換市場行爲。
而且根據貼吧水友們透露的後續寶蓮燈的劇情來看,孫悟空即便是成了鬥戰勝佛, 也沒有住在靈山, 而是住在花果山。
花果山在哪兒?在東勝神洲, 天庭正下方!
這說明孫悟空這個鬥戰勝佛名義上是靈山巨頭, 實際上還是玉帝的人。
如來估計也是折騰累了, 唐僧師徒拿到真經後, 便安排了受封儀式。
師徒四人各自拿到了靈山編制,帶着經書開始原路返回大唐。
等到唐僧回到長安,孫悟空完成了任務,直接回天庭當他的弼馬溫去了。
靈山斗戰勝佛?不過是領導安排的任務罷了,誰愛要誰要, 俺老孫不稀罕!
玉帝對孫悟空的選擇大爲歡喜, 給孫悟空升了官,把豬八戒此前空出來的天蓬元帥給了孫悟空!
從此,孫悟空留在天庭, 緊緊跟隨玉帝的腳步,終成一方大佬,威震三界。
全文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