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腫塊,提防淋巴瘤

跟大家講一個年輕女性的病例,太驚險了。
病人姓肖,28 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
事情得從 10 天 前說起。
10 天前,肖女士開始發熱,不明原因發熱,伴隨有輕微咽痛。
剛開始以爲是感冒了,自己在藥店買了感冒藥,但效果不好,一直有發熱。
那天洗澡,她發現了自己身體上一個重大的問題。
左側腋窩有個腫塊!非常明顯的腫塊,就在腋窩底下,手一摸就摸到了。
差不多有一個彈珠大小,圓溜溜的,倒也不痛。
她非常緊張。
聽人家說,身體上偶然發現的腫塊,要小心可能是腫瘤ṭŭ̀ₛ。
發現腋窩腫塊之後,他馬上就聯繫了當地醫院做醫生的朋友,直接辦理了入院手續。
當地醫生面對腋窩腫塊也是高度警惕,因爲這種沒有疼痛的腫塊最是恐怖,多數不是好東西。比如淋巴瘤,淋巴瘤通常會有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這個腫大的淋巴結,摸起來就像是腫塊一樣。
另外,一些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也會有無痛性腫塊形成,比如乳腺癌腋窩轉移。
一想到這些可能性,換了誰都不會輕鬆。
馬上給安排了檢查。
當地醫院先給病人做了胸部腋窩的 CT,看清楚這個腋窩腫塊的性質。
因爲醫生擔心有淋巴瘤可能,順便把腹腔 CT 一起做了。

淋巴瘤是個全身性疾病,全身都有淋巴結和淋巴組織,腫瘤都可能浸潤,
尤其是腹腔要注意,所以胸腹部 CT 都有必要做。
CT 一做,就發現了問題!
除了腋窩ƭŭ̀⁶有淋巴結,胸腔、縱膈的腫大淋巴結也不少。
就連腹腔也看到一些異常,一些腸粘膜有增厚,如果考慮是淋巴瘤的話,可能有淋巴瘤浸潤可能。
管牀醫生繼而解釋說,但現在還不明確,要進一步檢查。
進一步做病理檢查,才能明確是不是淋巴瘤,現在都是猜測而已。
病人緊張得不得了,醫生說病理檢查就是要切開腋窩這個淋巴結,拿去化驗。
她很想做這個病理檢查,因爲寄希望於結果是好的,否認淋巴瘤診斷。
但她又不敢做,怕萬一真的是淋巴瘤ţū́₂,那她可能會崩潰。
因爲她身邊有一兩個淋巴瘤的朋友,下場都很淒涼。
最後病人還是下了決心,做吧,怕也怕不來,該來的始終要面對。
簽了字,在手術室裏面,打了麻醉,外科醫生把肖女士左側腋窩的腫大淋巴結切開取出,送病理科檢查。
然後就是等待結果了。
管牀醫生告訴她,不一定就是淋巴瘤,可能有別的慢性感染可能。
比如結核桿菌感染,也會有發熱、淋巴結腫大的。
雖然醫生自己也這麼說,但估計他自己都不相信是結核,更多考慮的還是淋巴瘤。
只不過醫生說話都是這樣的,ŧů₃儘量包括所有可能性,不能把話說死。

而且,還沒診斷之前天天告訴病人是淋巴瘤,會增加人家的負擔,這也不是醫者所爲。
病人的老公也來了,兩個孩子那天也來了,孩子還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很頑皮地玩鬧着。
病人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結果出來了。
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淋巴瘤。淋巴瘤有幾十種類型,這僅僅是其中一種。
管牀醫生聯繫了血液內科,轉去血液內科進一步治療,畢竟淋巴瘤屬於血液系統疾病。
病人知道結果後,整個人都蔫了,雙目放空,完全聽不到醫生在跟她解釋這個病的治療和預後了。
醫生說,這雖然是淋巴瘤,但還是有機會經過治療後緩解的。
可以簡單認爲,大概會有 50% 的機會能夠控制得很好,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學習。
病人聽到這句話,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
50% 的機會,對她來說已經很大了。
剛開始她是以爲診斷淋巴瘤,意味着死亡了。
溝通完後,進一步完善了檢查,簽了字,準備開始化療。
就這天,病人開始拉肚子了,一天跑了將近 10 次廁所,拉出很多水樣大便,伴隨有輕微腹痛。
怎麼回事?
管牀醫生猜測,可能是淋巴瘤浸潤了腸道,引起腸道炎症,所以會有腹瀉、腹痛。
最關鍵還是要治療淋巴瘤,源頭控制好了,腸道問題也會緩解。

如果緩解不明顯,引起了腸道梗阻或者穿孔,那就要外科手術了。
什麼叫外科手術?
病人老公很疑惑,也很擔心。
醫生解釋說,可能需要剖開肚子,或者做腹腔鏡手術,切掉病變的腸子。也不是一定要做的,只是說有這樣的可能性而已,還要觀察。
一聽到可能需要外科手術,病人和老公臉色都蒼白了。
發熱的問題還沒解決,現在肚子又不舒服。
屋漏偏逢連夜雨。
可是,等待病人的悲劇,還在後頭。
住院那天,護士給病人量了體溫,39°C 了。
病人看起來很虛弱,整個人狀態很差。
心率也快,120 次/分。
看到這樣子,血液內科醫生也警惕了。
病人情況不好,發熱可能是感染,而且感染指標也開始高了。
另外,病人腹瀉厲害,也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這也會加重病情,趕緊抽了一管血,送化驗。同時派人趕緊聯繫我們 ICU,當天我在 ICU 值班。
我聽他們講,剛抽完血,病人的臉色就白了。
然後,呼喚沒反應了。
昏迷了!
她老公緊張得不得了,一旁的護士也足夠警惕,大聲呼喚患者沒反應後,立即摸病人的頸動脈,看看有沒有搏動。

糟糕了,頸動脈沒有搏動!
患者心跳停了!
患者心跳停了,要立即搶救!護士放下手頭上一切東西,大聲喊了起來。
醫生護士聞訊趕來,立即給患者進行胸外按壓。
年資高的醫生也過來了,親自指揮搶救。
護士把病人老公請到了房間外面,不要留在裏面妨礙搶救。
同時也不希望家屬看到搶救的樣子,也怕家屬會錄像錄音,那都是不好的。
靜推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是什麼?是最強大的刺激心臟、升高血壓的搶救藥物,是搶救心跳驟停的希望。
病人那次一連用了 8 支腎上腺素,每間隔 3 分鐘就用了 1 次。
持續按壓了 25 分鐘。
等我匆匆趕到血液內科時,他們還在持續做胸外按壓。
幾個醫生護士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病人依舊沒有生命跡象。
「不能放棄,還要堅持,她很年輕,還是會有希望的。」上級醫師下了指示。
管牀醫生眉頭皺成一團,她也有壓力。
這麼年輕的病人,好端端走着進來的,如果就這樣交給了家屬,換了誰都接受不了。
雖然患者本身就有病,但出了事就沒那麼好解釋了。
爲什麼心跳會停呢?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我迅速給病人做了氣管插管,持續球囊按壓通氣,
保障氧氣供給是搶救的關鍵措施之一

回顧病人的情況後,我分析可能跟感染有關,尤其是腸道感染。
腸道的細菌可能會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敗血症,敗血症也是可能導致心跳驟停的。
另外,患者今日有腹瀉,不停地排出電解質,可能導致低鉀血癥,鉀離子是心臟正常運轉的關鍵,高鉀低鉀都會出事。
目前就只能這樣分析。
就在大家都憂心忡忡的時候,患者的心跳回來了!
第一個發現患者心跳回來的護士驚喜地喊來出來,此時已經搶救了接近 30 分鐘。
沒看錯,患者心電監護上的確顯示心跳回來了。
而且越跳越快,快至 130 次/分,估計這跟用了腎上腺素有關。
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趕緊看看瞳孔,患者瞳孔縮小了,這是好事。如果大腦持續缺氧,瞳孔會一直散大。
我跟病人丈夫說,這種情況,必須要去 ICU 進一步治療了。
病情太重,普通病房照顧不了,ICU 有更好的設備,或許會有幫助,但是費用也很高。
她老公哭了,哭得很慘。
這幾天他們經歷了很多,先是發現了淋巴瘤,這種大家聞風喪膽的疾病。
現在又心跳停了,他以爲就這樣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已經六神無主。

現在不管我說什麼治療,他都會同意的。
他渾身顫抖,很快簽了字,同意來我們 ICU。
到了 ICU,當天給予了最高級的監護治療。
我跟他說,一個人心跳停了 30 分鐘,如果不是在醫院第一時間發現,那基本是死定了。
現在病人的情況會怎麼樣恢復,還不知道。
她年輕,可能有機會。
剛到 ICU 那兩天,病人依舊是昏迷的。
這是意料之內的。
這天,病人的孃家人也來了。
父母看到自己女兒病重在 ICU 不省人事,也是哭得昏天搶地。
丈母孃責怪女婿爲什麼沒照顧好自己女兒,反正現場比較混亂。
病人老公只是紅着眼睛,沒說話。
病人的哥哥跟我說,按照他們老家的習俗,如果他妹妹真的沒救了,那是要回家的,否則死了後靈魂找不到回家的路,那會成爲孤魂野鬼。
他還說,他問了他的醫生朋友,他妹妹診斷淋巴瘤,現在心臟又停了大半個小時,還考慮是感染性休克,生存的機會微乎其微。
如果真是那樣,他們希望接她回家。
我覺得現在下這個決定太草率了。
現在才治療了兩天,是不是一定不行還不好說呢。
其實我挺理解家屬的,家屬要接病人回家,無外乎三個原因。

一個是所謂的習俗,另一個是不想病人遭罪,最後一個就是錢的問題了。
ICU 的費用一天一兩萬甚至更多,即便醫保報銷了部分,病人還是要掏不少錢,住個十天八天也要好幾萬,一般的家庭都會有壓力,尤其是害怕人財兩空。
病人媽媽哭成淚人,直接問我,她女兒還有救嗎?
我當然不能直接回答有救還是沒救,那都是危險的行爲。
我只能告訴她,目前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還是有機會的,但也不能保證一定行,看你們自己的意思。
他們猶豫了。
到了第 3 天,他們又來了。
病人情況還是糟糕,還是發熱,39°C,還沒有醒。
而且血壓很低,需要比較大量的血壓藥物維持,但自主呼吸是有了。
病人的哥哥還是那句話,如果沒得治了,要回家的,不能死在醫院。
看他的語氣,差不多就這兩天就準備回家了。
我組織了一下語言,誠懇地告訴他們,病人還是有機會的,還不到放棄回家的地步。
因爲她很年輕,心臟大腦的承受能力要比老人家好。
而且她是第一時間進行了搶救,有些指標已經在好轉,自主呼吸也有了,瞳孔是縮小的,刺激她有時候會有些反應。
所以我認爲,可以再治療幾天看看,比如說再觀察 4-5 天,如果有好轉,咱們就繼續治療。如果持續加重,再考慮要不要回家。怎麼樣?
我徵求他們意見,期待他們的表態。
我實在是不想這麼快就放棄她。
病人老公哽咽道,那就聽醫生的。

病人媽媽傷心欲絕,又跟我說起他們那個醫生朋友的話,說女兒這樣的情況沒得救了,讓他們拉回家算了。
但我看得出病人媽媽是真的捨不得,下不來決心,而且她反覆唸叨着,外孫(病人的孩子)還那麼小,沒了媽媽那就太可憐了。
最後我沒辦法,只好繼續跟她商量,阿姨你聽我的,我是管牀醫生,病人的病情我們最清楚,外面的醫生也只能知道個大概,還是聽我們的意見爲主。好不好?
這是個折中的辦法。治療幾天看看。給她一個機會。
大家也冷靜幾天。家ẗū́ₜ屬含淚答應。
事實證明,這是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第 5 天的時候,病人毫無徵兆地睜開了眼睛。
這嚇到了我們的護士,具體地說,是驚喜到了我們的護士。又驚,又喜。
大家都沒想到,她會這麼突然地睜開了眼睛。
我聞訊後趕緊衝出來,問了病人一些問題,讓她動動手動動腳,肚子餓不餓等,這樣問的目的,是瞭解她到底是否真的清醒,是否能夠遵囑。
她喉嚨插着氣管插管,說不了話,但的確是清醒的,雖然虛弱,但可以點頭搖頭,還可以按照我的指示動動手腳。
整個 ICU 都變得歡快起來。
我長舒了一口氣。
患者病重,如果醫生讓病人回家算了,多數會被以爲是醫生體諒家屬和病人,不要遭受更多沒必要的罪和花費冤枉錢,沒必要搞得人財兩空。
但如果醫生要把病人留下來,那就會惹非議了。
有的家屬會以爲醫生是不是有別的目的,這麼嚴重地情況還要繼續治療,會不會不懷好意。當然,也有的家屬會理解,也許醫生還認爲病人沒重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還是有機會可以搶救的。
但也僅僅是有機會而已。
如果醫生評估錯了,患者多留一段時間,依然死掉,那結果可能就棘手一些。

如果醫生評估對了,保住了患者,那就皆大歡喜。
肖女士最後成功脫離了呼吸機,拔出氣管插管,感染控制的也不錯,分析應該還是腸道來源的感染,因爲血培養是陽性的,是大腸埃希菌,這個細菌多數是來自腸道。
她最終出了 ICU。
死亡這關過了。
接下來就是淋巴瘤的治療了。
大家也不要太過畏懼淋巴瘤,淋巴瘤數十種,有些是能夠治癒的,有些是能夠控制的,當然也有些是讓人心碎的。
具體如何,由你的醫生分析。
病人的媽媽、老公、哥哥對我們都很感激,但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病人活過來了。
病人是幸運的,年輕,第一時間搶救。
現實中也有很多不幸運的,住 ICU 一個月最終仍然是無奈放棄的。
生命很偉大,有時候又很渺小,活好當下Ťű₋,珍惜眼前人。
科普小課堂:腋下腫塊,提防淋巴瘤
心跳停了還能搶救回來嗎?
不管什麼病人,心臟停跳了第一時間都要搶救。至於能不能搶ṱűⁱ救回來, 就跟多種因素有關了, 比如病人的基礎狀態如何,爲什麼會發生心跳驟停, 心跳停了多久,有沒有及時搶救, 是否組織了高效的搶救方案……
有些病人年輕, 沒有基礎病, 也可能搶救不回來;有些病人年紀很大, 但可能胸外按壓幾分鐘人就回來了。所以說很難講,得全面評估。
心跳停止的病人, 恢復心跳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要看能不能醒過來,醒過來後能不能恢復正常的大腦功能。如果僅僅是心跳恢復,但是大腦死亡了,那也無濟於事。
爲了讓更多心臟驟停的病人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組織大家進行心肺復甦培訓是很重要的,比如路邊有人倒地, 你判斷心跳驟停,立即心肺復甦, 效果肯定要比等待醫生過來要好, 時間就是生命。
ICU 病人活下來的機會有多大?

這個也要分情況, 按我們醫院來看,差不多是 50% 左右。差不多就是這樣, 進去 10 個人,可能只有 5 個人能活着出來。
但具體到每一個病人身上,就不能講概率了。每一個病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疾病都是與衆不同的,能不能活下來,只能看當時的情況來評估。醫生沒有辦法給出明確的答覆, 只能給個大概, 但這真的是大概而已。
醫生認爲必死無疑的病人,多數都是活不了了, 但也有例外的。醫生認爲可能有把握活着出 ICU, 沒想到半夜又暴斃了, 什麼情況都有。因爲病情是在變化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搶救成功率。
淋巴瘤這個病恐怖嗎?
淋巴瘤起源於淋巴結和淋巴組織, 是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是一大類疾病, 有幾十種。不同的淋巴瘤,預後也不盡相同。
霍奇金淋巴瘤相對少見但治癒率較高,相對來說非霍奇金淋巴瘤預後更差一些。但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包括了幾十種淋巴瘤, 不同腫瘤淋巴瘤的組織學特點不一樣, 預後也不一樣。所以當患者有淋巴瘤時,醫生一定要搞清楚是哪一種,到了那個期, 才能更好的給予治療方案。
淋巴結腫大會是什麼病?
本文Ŧū́ₗ所提到的淋巴結腫大,最終結果是淋巴瘤。的確,淋巴瘤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但淋巴結腫大不總是意味着是惡性腫瘤,也可能是炎症性腫大。
一般來說炎症性淋巴結腫大多數是伴隨疼痛的, 如果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還是得當心,需要進一步檢查。

精彩故事 全文完結
点赞0 分享
評論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