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病例,希望她的經驗教訓,能幫助到部分朋友。
那天我在急診科值班,大概是傍晚的時候,來了一個年輕女孩子,20 歲出頭,說肚子痛,陪同她來的還有她的姐姐。
說老實話,急診科醫生最怕遇到年輕女孩子腹痛,因爲牽扯的疾病太多了。
偏偏急診科看的最多的疾病,就是腹痛。
她告訴我,晚飯後就開始腹痛了,是肚臍周圍這裏痛。
年輕女孩腹痛,首先考慮宮外孕。
姑娘也在姐姐離開後,委婉承認有男朋友,有性生活。
好在病人和她姐姐都很配合,對我開出的婦科檢查表示理解,說只要對看病有幫助的,都可以做。
病人還告訴我,之前讀大學的時候也會偶爾有腹痛。
這個情況那就要考慮有沒有慢性胃炎、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了,這些病也會有慢性腹痛的。
我問她做過胃鏡了沒有,說沒做過,不敢做,聽說巨辛苦。
但她告訴我她以前做過那個呼氣試驗,測試幽門螺桿菌的,是陽性的,曾經喫過藥,後來又停了。ẗű̂ₘ
她問我,這個幽門螺桿菌會不會導致腹痛。
會,但一般不會很劇烈,她這個是比較嚴重的急性腹痛了,先得考慮其他疾病。
看看有沒有膽囊炎、闌尾炎、胰腺炎、腎結石等。
從我給她做的查體來看,這些疾病可能性不是很高,但醫生不能光憑經驗診斷,得有真憑實據,否則現實會給我打臉。
她姐姐去繳費了。
我讓規培醫生給她拉個心電圖,確保心電圖沒事才放心。
少數情況下,一些心肌炎或者心肌梗死會表現爲腹痛,而不是胸痛。
心電圖簡單便宜,是常規檢查,卻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巨大作用。
心電圖是正常的。
剛做完心電圖,哇一聲她吐了,地上全是食物殘渣,部分還濺到規培醫生身上。
她趕緊跟規培醫生道歉。
規培醫生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了,上一回還被一個肝硬化嘔血的病人噴了一衣服血,所以今天這點食物殘渣他也沒放心上。
我細緻看了嘔吐物,的確都是食物殘渣而已,有點酸臭味,沒有看到血塊,那還好。
如果是有嘔血,那就真的要考慮胃潰瘍出血了。
一般來說,胃潰瘍主要是腹痛爲主,很少會有嘔吐的,除非是合併了幽門梗阻。
幽門是胃的出口,如果那裏變得狹窄了或者梗阻了,食物不能順利進入小腸,就可能會停留在胃裏面,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導致嘔吐。
但這僅僅是我的一個想法而已,沒有證據,因爲患者沒做過胃鏡。
我問她要不要明天住院做個胃鏡,她也不同意,說以後再說。
那就先把 CT 做了吧。
去之前我刻意問了尿妊娠結果,結果已經出來了,是陰性的,這才放心讓她們去做 CT 檢查。
畢竟 CT 的輻射對胚胎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我們沒辦法估計,很多婦女都是因爲不知道妊娠而做了 CT,最後選擇流產的。
要真是陽性,那我可就惹大麻煩了。
CT 很快做完了,幾乎沒看到明顯異常,肝膽胰脾、腎臟、輸尿管都算是不錯的。
我跟患者說,腹痛最大可能有兩個,一個是急性腸胃炎,另一個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可以在急診室留觀一個晚上,用點藥ťüₙ看看。
她不同意,要回家,指着搶救室門口,說怕那個地方。
我瞬間明白了,她不是第一個怕搶救室的病人,很多來急診科的病人都會比較忌諱搶救室。
尤其是看到有病人搶救無效死亡的,會覺得特別晦氣,想遠離那個地方。
我理解她的擔憂,加上當時真的很忙,搶救室還有 1 個危重病人需要照顧,也沒顧得上她了,讓規培醫生給她簽字,同時也提醒說不留觀後果自負。
其實這種話在病人和家屬面前講出來是挺難聽的,什麼叫後果自負,我來到你們醫院看病,就由於我不肯留觀就後果自負了嗎,很多病人會這樣反駁我。
但這種在電腦系統上打出來的知情同意書就是這樣寫的,我問過領導,說只有這樣才能引起病人重視。
果然,她姐姐炸毛了,怎麼就後果自負了呢。
我告訴她,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我的建議是留觀一個晚上,以防不測。但如果你們執意要回家,就只能籤這個東西,把責任區分開。
「簽了這個,生死就與你們無關了?」
病人姐姐有點咄咄逼人。
我無奈,不管我怎麼解釋,她都聽不進去,最後堅持領着病人回家了,字沒簽。
當然,藥已經上了,費用也交了。
算了吧,我估摸着也就是個腸胃炎,不至於發生什麼大事情。
「等下她如果加重又回來,就知道錯了。」規培醫生有點憤憤不平。
「閉上烏鴉嘴。」我給了他一個白眼,「還嫌不夠亂嗎,搶救室那麼多病人。」
沒想到一語Ṱṻ₅成讖。
差不多凌晨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規培醫生找到我,氣喘吁吁,說那個病人回來了。
我內心咯噔了一下,這的確出乎我的意料。
護士已經把她推入了搶救室,病人表情痛苦,蜷縮着身子,很明顯腹痛加重了。
說回家後本來還行的,但剛躺下沒多久,突然就痛起來了,整個人都動不了,趕緊叫了 120 車送過來。
我試圖伸手摸摸她的肚子,但手剛碰到她肚子,她就嗷嗷大叫,痛得不得了。
「這是很典型的板狀腹了。」我跟規培醫生說。
病人腹部肌肉緊張,而且壓痛明顯,這肯定不是腸胃炎能夠引起的了。
我後背一陣冷汗,之前的判斷失誤,究竟是什麼原因?
這時我突然想到,病人之前有過慢性腹痛的情況,又沒有做過胃鏡,曾經有過幽門螺桿菌感染,估計有消化性潰瘍。
這次腹痛突然加重,搞不好是潰瘍加重導致穿孔了。
當然,也不排除有胃穿孔可能。
得再做一個腹部 CT。
「消化液灑落整個腹腔,導致急性腹膜炎,整個肚子都硬邦邦的,很可能需要手術了。」我告訴病人姐姐。
她嚇壞了,說話都有點抖。
「又要做 CT?爲什麼剛剛那次 CT 看不到穿孔呢?」她不解。
第一次做 CT 的時候,還沒有穿孔,那時候估計只有胃潰瘍而已。
潰瘍指的是胃粘膜的潰瘍,一般需要做胃鏡才能看得清楚,普通的 CT 是看不清的。
不說那麼多,先趕緊送去做 CT,如果明確是胃穿孔或者十二指腸穿孔,得馬上做手術。
就在我們準備轉運病人的時候,病人哇一聲,又吐了一地。
但這次出來的不再是食物殘渣了,而是鮮紅的血液。
這一灘血差點把病人姐姐嚇癱,護士連忙扶她出去。
我的天,看來不單隻有胃潰瘍穿孔,還同時有胃潰瘍出血了。
如果是少量出血到也不怕,如果是大量出血,那是會休克的。
粗略估計地上這一灘血,少說也有 100ml 了。
我們還沒來得及反應,病人又哇一聲,又吐了一大口血。
現場氣氛緊張到了極致。
趕緊加緊補液,同時通知輸血科備血。
真的是Ṱú₃屋漏偏逢連夜雨。
我們催促了藥房,趕緊把制酸藥、護胃藥、止血藥送過來。
像這麼大的出血,除了要用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止血藥,還需要考慮胃鏡或者手術止血。
胃鏡是不大可能做的了的了,因爲結合患者臨牀表現,估計有胃穿孔或者十二指腸穿孔,胃鏡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外科手術。
等患者稍微穩定了,我抓起搶救盒,幾個人推她去 CT 室。
當務之急,是迅速搞清楚情況,然後手術。
急診科到 CT 室的路不遠,一百米不到,但每走一步都覺得心驚膽戰,怕路上再大嘔血,那場面肯定會更加凌亂。
還好,順利到達 CT 室。
患者甚至沒辦法伸直身體來配合 CT 檢查,太痛了,我早已經準備好了嗎啡針,直接給她推注了 2mg,劑量不大,希望能起效。
嗎啡是極強的鎮痛藥,但也怕有副作用,比如導致呼吸抑制,所以我不敢用太大量。都是看着情況來用。
幸運的是,嗎啡迅速起效了。患者痛覺減輕,起碼能伸直身子了。
CT 室技師抓住了機會,迅速做完了胸腹盆 CT 平掃。
片子一出來,就證實了我的猜想。
原本我打算讓病人做立位腹部平片的,但看她的樣子肯定是站不穩的了,所以選擇了做 CT。
胃穿孔後,氣體會進入腹腔,氣體在腹腔會往上積聚,頂在腹膜下面,形成遊離氣體影。
只要在 CT 下看到有遊離氣體影,基本上就是胃腸道穿孔了。
影像科醫生過來一看片子,拍了板,這就是消化道穿孔。
我指着患者胃裏面一團液體,問這個會是胃液嗎,怎麼有這麼多,該不會是血液吧。
話剛落音,護士喊我們了,病人又嘔血了。
天啊,這下直接嘔在了 CT 室裏面。
現場亂成一鍋粥。
CT 室的人很少見到病人大嘔血,更別說直接嘔在他們的檢查牀上,對他們來說是倒了大黴了。
ŧũ̂⁰後面還有很多病人要檢查的,這肯定會耽誤很多時間。
但對病人來說,那真的是兇險至極、九死一生了。
我也不跟他們客氣,搶救要緊,不幫他們收拾了,推着病人趕緊往急診科方向跑。
邊走邊聯繫外科醫生,說有個消化道潰瘍穿孔並且嘔血的患者,需要緊急手術,讓他們下來會診。
也找了消化內科醫生,看看他們有沒有其他建議。
回到急診科,血已經備好送過來了,讓我有點小竊喜,今天這速度太快了。
平日裏跟輸血科要血真的是得磨出一口牙血纔行。
看來病人命不該絕。
趕緊把血輸上,最大的速度灌進去。其他的液體、止血藥也都一股腦全上。
她姐姐是已經幫不上什麼忙了,癱坐在凳子上,像極了一個等候發落的犯人,既揪心又害怕,手足無。
我只好安慰她一句,我們肯定會盡力的,先把血輸上,然後該手術就手術,先別太緊張。
她問我,會不會跟那個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會不會是上次喫藥沒有治好,現在又發作了。
她說完這些,非常懊惱,認爲是她們的疏忽大意才導致現在這個下場。
幽門螺桿菌感染了胃,的確可能導致胃潰瘍,但不是所有人的胃潰瘍都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還可能跟藥物有關。
尤其是病人之前跟我說過的,因爲長期有痛經,她經常口服布洛芬。
布洛芬這個藥是個很安全的藥物,也是非處方藥。
但如果患者本身就有遺傳易感性,或者又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時候再經常喫布洛芬類藥物,的確可能加大胃潰瘍的發生概率。
而且幽門螺桿菌很難纏,即便你治好了,如果飲食中不注意,還是容易反覆感染的。
但現在也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先搶救。
患者的腹痛被嗎啡暫時壓下來了,她低聲問我,是不是要手術了。
我說很可能是,得等外科醫生看過評估了再說。
看着她嘴角還有沒抹乾淨的血跡,我突然覺得這倆姐妹挺可憐的。
外科醫生來了,看了病人,這時候患者腹部肌肉還是很緊張,壓痛明顯,結合 CT 片子,胃腸道穿孔是沒跑的了,不是胃穿孔就是十二指腸穿孔。
再加上患者有嘔血,必須得手術了,手術開進去,看看情況,如果還行那就單純止血修補穿孔就好了,如果情況比較惡劣,那就只能做胃大部分切除術了。
這是個很大的手術。
聽到可能要切掉大部分胃,病人和姐姐都有些猶豫Ṫű̂₃了。
她們怎麼也想不到會發生到這種地步。
有沒有保守治療方法,醫生,創傷小一些的有嗎。
你這種情況還談什麼保守,消化性潰瘍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兩個併發症,一個是穿孔,一個是大出血,她兩個都沾上了。
普通人沾上一個也是棘手的很了,現在兩個一起來,哪裏還有什麼保守辦法。
如果單純是大出血,說不定內科醫生給你下鏡子(胃鏡)搗鼓搗鼓就止得住了,但現在合併有穿孔,不手術進去縫補起來或者切掉,消化液會一直流入腹腔,一直會有急性腹膜炎表現,甚至很快就會休克,然後死翹翹。
外科醫生說話就這樣,直來直去,一點也不繞彎子,也不Ṭŭ₃忌諱死字。
我們得商量一下,病人似乎想掙扎起來,跟姐姐合計合計。
「還有什麼好商量的,不做,必定會死掉,做了,大概率能活下來。就這麼簡單。」外科醫生毫不客氣地說。
這句話我聽了無數遍了,但每次病人都不一樣,她們都是第一次聽。
外科醫生說的是對的。
像這麼嚴重的消化性潰瘍穿孔、出血,保守治療肯定是行不通的。
胃腸道穿孔後,消化液會流入腹腔,刺激了腸道和腹膜,消化液是很髒的啊,裏面很多細菌,現在全部倒入腹腔了,會造成嚴重的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只有手術進去,打開腹腔,縫補好穿孔,清洗乾淨好腹腔,纔有一線生機。
消化內科醫生也來了,明確表態這樣的情況胃鏡也不適合,胃鏡即便能搞定出血,也搞不定穿孔。
再說,患者目前這樣的狀況,也不敢貿然下鏡子去做。還是得靠外科手段了。
真可惜,消化性潰瘍其實很多都可以藥物治癒的,現在的抑制胃酸藥物這麼好這麼多,喫個把療程就能完事了,很少需要動到外科醫生的刀子了,你肯定是長期有胃病沒去處理的,拖成這樣。
病人無盡懊惱,她自己肯定想不到一個小小的胃病會拖到這個程度。
那手術疤痕會不會很大。她突然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她都已經痛成這樣了,額頭都是汗水,不關心手術成功率大不大Ṭų⁹,反而關係這個手術刀疤大不大。
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但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見,我也不是頭一回見。
「小姑娘啊,胃鏡是沒傷口的,但胃鏡幫不了你啊。」消化內科醫生攤手無奈說。
「如果是腹腔鏡做你這個手術,疤痕就不大,但是你的情況比較複雜,我估計沒幾個醫生敢腹腔鏡給你做,得開腹做,才穩妥。」
「開腹做疤痕的確比較大,肚子這裏會有個十幾公分長的刀疤。」外科醫生比劃着說。
手術費用得提前準備着,刨去醫保負擔那部分,可能還得自己出幾萬塊錢。
那就手術吧。病人下了決心,姐姐也同意。
「能不能把命保住纔是你們關心的,美不美那是以後的事情。」外科醫生又說了一句。
句句都跟刀子一樣,但說的又都是實話。搞不好手術完了後還要送 ICU 監護治療幾天呢。
一切準備妥當後,我送病人上了手術室。
一路有驚無險。
手術室的姐妹們早早等在那裏了,三倆下就把病人接了進去。
病人姐姐跟我說,希望我不要介意之前她那樣說話。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她魯莽了。
哦,她指的是第一次來急診時,不肯籤後果自負那張同意書。
我也沒想到她會說這樣的話,搞得我有點不好意思,那其實沒什麼,我都見慣不怪了。
我特別理解病人和家屬,人在情急之下什麼樣的話都可能說得出來,尤其是我們雙方信息不對等,需要換位思考。
但我其實自己也心虛,因爲當時我也沒想到她真的會突然發生穿孔,我想到了她可能會有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但沒想到會一夜之間就穿孔了。
我讓她們留觀一個晚上,完全是因爲一種程序性處理措施。
如果我能預計她很可能穿孔,那我是無論如何都會說服她們留下來的。
現在只能希望手術能順利。
快到天亮的時候,外科醫生跟我說病人出來了,是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不是胃穿孔,手術僅僅是做了穿孔縫補和出血部位的貫穿縫扎術,沒有做胃大部分切除術。
徹底清洗了腹腔,再晚一步進入都要麻煩了,腹腔很髒,分分鐘感染性休克就挨不住了。
保留了胃臟,那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手術後病人還是要正規的抗潰瘍治療,必須得規律使用一段時間抑制胃酸分泌藥物,然後還要根治幽門螺桿菌。
如果還不堅持用一段時間抗潰瘍治療,當再次發生潰瘍穿孔時,恐怕就沒這次這麼幸運了。
祝她順利。
科普小課堂: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狀?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一定會胃潰瘍?
當然不是,幽門螺桿菌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病因,有大概 90% 的潰瘍患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大多數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是沒有症狀的,也不會有胃潰瘍、胃癌等。
要不要根治幽門螺桿菌,要綜合評估。
目前認爲,只要是明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都建議根除治療。但全中國有好幾億人感染了這個細菌, 做不到所有人都去根除它,所以建議有高危因素的人根除治療。
[圖片]
我是怎麼感染上幽門螺桿菌的?
很多人去醫院檢查, 發現自己胃裏面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個細菌是怎麼感染上自己的呢?一頭霧水。
要知道幽門螺桿菌幾乎是唯一能逃避胃酸的微生物了,生命力很強, 可以通過飲食、糞口途徑感染,比如一家人喫飯, 如果其中一個人有幽門螺桿菌,又沒有分餐制,大家筷子都夾一個菜, 時間長了很可能其他人會被傳染到了幽門螺桿菌。出去外面喫飯也是一樣, 一桌子人喫飯, 如果一個人有幽門螺桿菌,如果不是用公筷, 還是有機會感染這個細菌的。
即便你治好了一次, 下次在遇到這個細菌, 還是可能感染的。比較難纏。
也正因爲如此,我們纔會有數億人感染,明知道這個細菌有可能導致胃潰瘍發生(僅僅是有可能而已), 甚至可能誘發胃癌, 但概率很小, 很多沒有症狀的感染者都沒有采取治療。
加載是…
平時有腹痛,會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嗎?
正常人不應該反覆有腹痛的, 慢性腹痛、週期性發作、並且可能與進餐或者飢餓有關的腹痛,可能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要重視, 及早做胃鏡明確診斷。
如果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儘早抗潰瘍治療, 當前抗潰瘍的藥物很多,並且效果很好,正是由於這麼好的抗潰瘍藥物, 絕大多數潰瘍患者已經不需要手術了, 藥物就能達到治癒的目的。
所以, 有腹痛的朋友,不要拖,及早做個胃鏡看看。
不是所有胃潰瘍患者都會發生出血、穿孔,但的確有這樣的風險。
什麼人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各種病因綜合作用下發生的,最常見的病因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然後是某些藥物, 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糖皮質激素、氯吡格雷、化療藥物等,都有可能加劇潰瘍的發生。
遺傳易感性也是一個因素,部分消化性潰瘍患者有家族史。此外, 吸菸、長期精神緊張、進食無規律也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文章中病人長期喫布洛芬治療痛經,這個藥原本是比較安全的, 但可能病人合併了其他因素(比如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而且用藥時間很長,量比較大了,纔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並不是說布洛芬不能用了,相反, 布洛芬這種藥物仍然是女孩子痛經的推薦用藥,大家不要害怕,不要因噎廢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