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令人驚歎的奇蹟。
40 萬「國軍」鐵壁合圍,卻被 3 萬紅軍耍得團團轉。
跨越川滇黔三省的千里大穿插,更是氣度恢弘的傑作。
頂級軍事家的超凡的軍事智慧,不可複製,只能仰視。
1.不服不行
1925 年 5 月 13 日,一個壞得不能再壞的消息,擺在了蔣介石面前。
4 天前,僅靠着 7 條小船,「共匪」就渡過了金沙江,遠走高飛。
號稱鐵壁的金沙江防線,簡直就是個擺設。
苦心經營半年,在黔北「絕地」圍殲中央紅軍的黃金機會,這下全泡湯了。
不僅如此,毛澤東還來了個四渡赤水,把他跟耍猴似的「玩弄欺詐」。
他大罵薛嶽、劉湘和龍雲「遲滯呆笨」,讓他丟盡了臉。
可在日記裏,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他「一生用兵莫大之恥辱」。
他這麼評價自己,倒也不算誇張。
論兵力,40 萬對 3 萬,這比例懸殊到令人髮指。
論裝備,「國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大炮。
而我軍呢,連重機槍都是稀缺資源。
更別說,我軍還在黔北身陷「絕地」,被鐵壁合圍。
這副想輸都難的牌面,他偏偏就輸了,而且還輸得很窩囊。
整整半年,40 萬「國軍」竟然被紅軍牽着鼻子走,到處疲於奔命、被動挨打。
除了毛主席,誰還能有如此炸裂的軍事奇蹟?
整個過程,只能用氣勢恢宏、機變百出來形容。
當我們用上帝視角,覆盤這場戰鬥,就會發現:
老蔣輸得真不冤。
這簡直是世界戰爭史上不可複製的奇蹟。
2.A 計劃
1935 年 1 月,遵義。
咱們都知道,紅軍轉戰陝北期間,爲了保密,毛主席化名李德勝。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德勝公」。
咱們後面就以「德勝公」代稱吧。
遵義會議剛結束,德勝公就發現,這座黔北重鎮已經成了險地。
老蔣調集大軍,打算依託長江、烏江、赤水河的天然鐵壁,將紅軍圍死困死。
一旦被合圍,那就是處處被動、四處捱打的局面。
但咱們哪能讓老蔣輕易得手?
不過,一道刻不容緩的選擇題,還是得趕緊拿出答案:
下一步怎麼走?
東進湘西和紅 2 紅 6 軍團會師,已經不可行了。
湘軍已經在烏江一線修築了堅固工事,要和紅軍死磕。
南邊是老蔣的中央軍主力和尾隨打醬油的廣西軍,更不可行。
往西走也不行。
西面都是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沒有補給,紅軍堅持不了多久。
更何況Ṱū́ₐ,滇軍孫渡的 3 個旅正在滇黔邊境等着呢。
唯一的選擇,就是北渡長江,到川西北和紅四方面軍會師。
過江的最佳方案,當然是渡過赤水河,從瀘州附近過江。
可問題是,這條路可不好走。
除了瀘州的 4 個旅,川軍的 8 個旅也正加緊趕往赤水河,要攔住紅軍的去路。
怎麼辦?
兵貴神速,時間就是一切!
1 月 19 日,中央紅軍火速從遵義出發,向赤水河全速前進。
赤水河,是渡江能否成功的前提和關鍵。
因爲,赤水河邊的土城和赤水縣城,是必須拿下的要點。
一旦被川軍搶了先,那紅軍可就被動了。
紅軍的速度已經夠快了,沒想到,川軍也不慢。
幾乎在紅軍佔領土城的同時,川軍也搶佔了北面的赤水縣城。
川軍不僅速度不慢,還挺能打țů₍。
林彪率領的 1 軍團攻打赤水縣城,還就是打不下來。
要知道,那時候的中小城市幾乎都有城牆,紅軍沒有重火力,最難打的就是攻城戰。
1 月 28 日,隨中央縱隊到達土城的德勝公,立刻覺察到了危機。
1 軍團進攻受阻,紅軍在土城一帶進退兩難。
而根據情報,川軍郭勳祺的 3 個團,正朝土城逼了過來。
(郭勳祺)
另外,紅軍背後還跟着黔軍王家烈的「雙槍兵」。
德勝公決定,來個伏擊戰,狠狠敲打一下川軍,掌握戰場主動權。
只要打垮了郭勳祺,川軍兵敗如山倒,赤水縣城就好打了。
伏擊的地點,選在了土城附近的青槓坡。
按理說,川軍再能打,還能幹得過身經百戰的紅軍?
可沒承想,偏偏就出了意外。
郭勳祺一到青槓坡,居然還就嗅到了埋伏的味道。
於是,他派重兵搶佔山谷兩側的制高點,直接和中央縱隊來了個硬碰硬。
本該是速戰速決的伏擊戰,結果打成了陣地戰。
而更要命的是,情報還出了問題。
川軍來的可不是 3 個團,而是 5 個,後面還有增援!
一桌人的飯,沒想到來ṱű⁻了兩桌人。
危急關頭,還是紅軍的戰鬥意志給力。
德勝公果斷將陳賡的幹部團全數投入戰場,並急電 1 軍團紅ŧŭ̀⁵ 2 師火速回援。
面對強敵,幹部團硬是守住了陣地,還撐到了 1 軍團回援,擊退了郭勳祺。
沒想到,這纔剛到赤水河邊,就和川軍來了場硬仗。
可這場勝仗,卻一下子讓紅軍陷入了不利的境地。
必須立即擺脫當前的困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3.一渡赤水
青槓坡一戰沒有幹掉郭勳祺,紅軍一下子被動了。
因爲,這不僅暴露了紅軍的戰略意圖,還暴露了紅軍主力的位置。
關鍵是,還要不要接着打赤水縣城?
德勝公審時度勢,認爲不能打了。
此一時彼一時。
兵法上講避實擊虛,這時候再打赤水縣城,那就是大忌。
當務之急,是在被敵人纏住之前,趕緊脫離土城這個險地。
那怎麼辦呢?
德勝公二話沒說就給出了方向:渡過赤水河。
這樣一來,不但暫時甩掉了追兵,還能啓動備用計劃,伺機在宜賓上游過江。
這就叫連消帶打,一舉兩得。
說幹就幹,1 月 29 日,紅軍就在猿猴渡口,來了個一渡赤水。
一渡赤水河
紅軍雖然接連變招,但老蔣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他瞅着地圖一通研究,很快又猜到了紅軍的渡江意圖。
不能不說,老蔣有時候還是相當有料的。
既然如此,那怎麼操作呢?
要在宜賓上游過金沙江,敘永這個點,那是必須要佔領的。
這意思和赤水縣城是一樣的。
琢磨到這兒,老蔣決定,在敘永設下圈套,對紅軍主力來個聚而殲之。
可沒承想,他那點小算盤,德勝公早算到了。
而且,早想好了對策。
打敘永,由林彪的 1 軍團去打,而且動靜還得大。
可還沒等老蔣完全反應過來,1 軍團早跑沒影兒了。
而主力卻在 2 月 4 日,神不知鬼不覺地攻佔了防備空虛的扎西(今雲南昭通市威信縣)。
這一來,紅軍獲得了足足 11 天的休整補充時間。
țū₋這 11 天,黨中央不僅開ƭų⁴了扎西會議,還重新整編了紅軍。
而老蔣呢,除了懊惱抓頭,還得接着圍啊。
這一回,他是以金沙江防線爲支點,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壓了過來。
老蔣的這一波「進剿」,早在德勝公意料之中。
接下來,他要給老蔣上一堂生動的兵法教學課。
4.二渡赤水
老蔣剛開始調兵遣將,德勝公就對敵我態勢來了個瞭然於胸。
老蔣的一處破綻,被他敏銳地捕捉到了。
但能不能借此大做文章,還得看接下來的實操。
這個破綻,還是在赤水河。
原來,紅軍剛一渡河,一直追在後頭的黔軍王家烈,就着急忙慌地把土城接收了過來。
可這一交接,土城的防禦工事就沒人操心了。
不僅川軍敷衍了事,黔軍更是天天摸魚。
沒人相信,遠在扎西的紅軍,還能倒轉頭打回赤水河來。
就算紅軍真要殺個回馬槍,這麼遠的距離,咱還不能提前有所防備?
於是,王家烈也優哉遊哉,給老母親祝壽去了。
王家烈
可沒想到,紅軍最擅長的就是出其不意、聲東擊西。
2 月 14 日,中央紅軍分三路縱隊,以急行軍的速度直撲土城。
與此同時,9 軍團佯裝主力,猛攻大灣子的滇軍,併成功將北邊的川軍吸引了過來。
這一佯攻,將背後的敵軍甩開了近 3 天的距離。
2 月 19 日,紅軍神兵天降般搶佔了二郎灘渡口,黔軍立刻就炸了鍋。
雖然打仗稀爛,但黔軍也有連紅軍也驚歎不已的保命神技——
爬山。
他們二話不說丟下輜重,一溜煙就上了山,追都沒法追。
就這樣,紅軍在太平渡和二郎灘二渡赤水,甩掉了緊追不捨的川軍。
這出其不意的「極限機動」,讓老蔣算是開了眼。
雖然暫離險境,但德勝公知道,土城絕非久留之地。
他再次作出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打回遵義。
這個決定讓所有人一下子都傻了。
紅軍走了那麼長的路,付出了那麼大的犧牲,怎麼又回去了呢?
更別說,還得拿下「萬峯插天,中通一線」的婁山關。
可德勝公一番話,把大家的格局打開了。
要說圖個痛快,那乾脆就一門心思打下赤水縣城,從瀘州過江北上。
可問題是,赤水縣城是塊硬骨頭。
敵強我弱,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
既然不能硬碰硬,那就得虛虛實實,讓老蔣手忙腳亂,來個亂中求勝。
所以,咱們得回師打遵義。
遵義一線,如今可是敵軍最薄弱的環節。
婁山關固然不好打,可守關的王家烈好打啊。
最關鍵的是,這一招咱們自己都不敢想,老蔣就更想不到了。
只要動作夠快,咱們就能在遵義重新站穩腳跟。
兵貴神速,說幹就幹。
2 月 25 日-26 日拂曉,紅軍經過整整一天的血戰,拿下了這座黔北第一險關。
這時,老蔣緊急出動吳奇偉縱隊,要趕在紅軍之前搶佔遵義。
敵我雙方在遵義外圍的老鴉山和紅花崗,又是一場殊死血戰。
這場血戰,紅軍必勝的信念起了決定性作用。
最危急的時刻,紅軍硬是靠着兩個班和一挺重機槍,死守住了陣地。
最後,紅軍前後截擊,把吳奇偉縱隊趕過了烏江,重佔了遵義。
重佔遵義,讓紅軍得到了寶貴的休整和補充的時間。
但老這麼被動可不行。
必須化被動爲主動,徹底打破老蔣的包圍圈,讓紅軍轉危爲安。
於是,一個宏大的戰略構想,在德勝公的腦子裏慢慢成形了。
5.力挽狂瀾
與此同時,老蔣也在絞盡腦汁,怎麼才能給紅軍來個致命一擊。
沒想到,吳奇偉這一大敗而回,倒讓他一下子悟了。
他最頭痛的問題,就是紅軍飄忽不定,讓他疲於奔命。
那能不能想辦法,讓紅軍徹底動不起來呢?
老蔣帶着疑問一看地圖,小眼睛一下子賊ƭű̂⁼亮。
有門兒!
他猛然發現,遵義這地方,往大了看就是個絕地啊。
東有烏江,西有赤水河,北有長江,而南面,還是烏江。
當年李鴻章在山東築長圍困死了捻軍,不就是這地形?
只要再加強薄弱的赤水河防線,來個照方喫炒肉,那還不得把紅軍困死?
老蔣決定,接下來得聽曾文正公的話:
結硬寨,打呆仗。
3 月 5 日,他命令周渾元縱隊進駐魯班場,和金沙王家烈的黔軍遙相呼應。
與此同時,他命令各軍暫停進攻,就地修築碉堡工事,來個穩紮穩打。
這看起來倒像那麼回事,但老蔣忘了一句老話: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他面對的是長袖善舞的德勝公,而不是頑固僵化的德國顧問李德。
對老蔣的這個算盤,德勝公早就備好了一整套策略輸出。
你想穩紮穩打,我偏要讓你雞飛狗跳。
他是成竹在胸,可其他人就不那麼淡定了。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慘痛經歷,這還歷歷在目呢。
當時,紅軍領導層的普遍共識,是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
爲此,中央還開了個擴大會議,來個集思廣益。
問題的焦點在於:往哪兒出擊,目標是什麼?
1 軍團的林彪和聶榮臻提議,打金沙的王家烈。
理由也似乎也很充分:
王家烈好打啊,而且還能獲得一定的補給。
這個提議一出,得到了中央絕大多數人的贊同。
除了德勝公。
大家都說打王家烈是個好主意,他卻偏偏不這麼認爲。
首先,金沙打鼓新場不但有工事碉堡易守難攻,而且王家烈還會拼命。
畢竟,前面已經丟了那麼多地盤,要再丟了金沙,那他就成了光桿司令了。
可就算能拿下,除了有限的補給,對紅軍又能有多大好處呢?
爲了這點蠅頭小利,冒着與增援敵軍苦戰的危險,值得嗎?
一旦周渾元縱隊再截斷回遵義的路,紅軍就有大麻煩了。
這種本大利薄、動輒賠得血本無歸的買賣,爲什麼要做?
儘管他反覆據理力爭,但打王家烈的提議還是被通過了。
回到住處,德勝公始終不能平靜。
按理說,他已經盡力了。
但要他就這麼心安理得地隨大流,他做不到。
他堅信自己是對的。
這 3 萬紅軍戰士,九死一生才走到這裏,他怎麼能看着他們白白犧牲?
不行,哪怕只有一絲機會,他也要全力堅持。
於是,他摸黑走了 6 裏山路,找到周恩來和朱德,談了整整一夜。
這一次秉燭夜談,對紅軍的前途來說是決定性的。
第二天,黨中央宣佈,放棄打王家烈的計劃。
那不打王家烈,能打誰呢?
對這個問題,德勝公其實心裏早就有了答案。
這一次,他要天馬行空,把蔣介石玩弄於股掌之間。
6.四渡赤水
一聽要打魯班場的周渾元縱隊,絕大多數人都傻了眼。
周渾元縱隊工事堅固、火力充足,這不是硬碰硬嗎?
這還不如打王家烈呢。
但聽了德勝公的全盤計劃,大家懸着的心一下子踏實了。
這一回,可有機會讓老蔣喫喫苦頭了。
3 月 15 日,紅軍火力全開,對魯班場來了個猛攻。
原本,周渾元的防禦陣地,是一個包括魯班場、仁懷和壇廠的縱深鐵三角。
可紅軍上來這一陣猛攻,直接就把這傢伙給幹蒙了。
周渾元
驚慌失措之下,他果斷放棄了仁懷和壇廠,將兵力收縮到了魯班場。
這可正中了德勝公的下懷。
在繼續猛攻的同時,1 軍團乘虛趕到下游不遠處的茅臺鎮,開始渡河的準備。
16 日黃昏,紅軍主力迅速脫離戰場,來了個三渡赤水。
被打怕了的周渾元,根本不敢出魯班場一步,更別說「半渡而擊」了。
而黔軍也果如德勝公所料,一直隔岸觀火,毫無動靜。
這一套兵法組合拳,不但耍得周渾元暈頭轉向,也讓紅軍將領們大開眼界。
兵書上講的無中生有,竟然還可以這麼操作。
3 月 17 日,在一個叫陳福村的地方,黨中央正式決議,成立周恩來、德勝公、王稼祥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統一指揮紅軍作戰。
有了實際的軍事指揮權,德勝公真是如虎添翼。
真正的好戲開鑼上演了。
渡河之後,他抽出一個團的兵力,攜帶總部電臺,向古藺攻擊前進。
不僅打是真打,動靜還搞得特別大,電臺也是滿負荷運轉。
完全是一副主力直撲長江的架勢。
而與此同時,紅軍主力卻在山野密林中隱蔽起來,全程電臺靜默。
這個操作,直接把老蔣給整不會了。
(蔣介石)
按理說,紅軍就算要渡江,也不能這麼簡單粗暴啊。
這不是直接往鐵板上撞嗎?
可又一想,倒也不是沒這可能性。
搞不好,自己這一套碉堡戰略,把紅軍逼急了也說不定。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3 月 20 日,老蔣電令各軍增援古藺,一舉圍殲「共匪」。
沒想到這電令剛一發,就被啪啪打臉。
3 月 21 日,紅軍在土城附近的太平渡和二郎灘,又來了個四渡赤水。
不僅如此,紅軍還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這一回,德勝公要讓老蔣見識一下,什麼叫真正的焦頭爛額。
7.乾坤大挪移
紅軍突然消失,這可把老蔣急得跳腳。
一通「娘希匹」之後,他決定親自飛到貴陽,來個就近督戰。
蔣介石
沒承想,老蔣 24 日前腳一上飛機,後腳紅軍就掌握了情報。
爲啥他們消息這麼靈通呢?
這就不得不提一提神祕的軍委二局曾希聖小組。
長征途中,他們屢次破譯了老蔣的電文,可以說立下了奇功。
這次也不例外。
老蔣這一現身,德勝公心中氣勢恢宏的戰略構想,一下子完整了。
爲了配合老蔣的行程,紅軍迅速由茅臺與遵義之間的馬鬃嶺,向南猛烈穿插。
在一通眼花繚亂的佯攻之後,3 月 29 日,紅軍一舉突破了鴨溪防線,隨即迅速南下渡過了烏江。
到這會兒,老蔣仍然摸不清紅軍主力的確切動向。
這也不怪他,誰讓紅軍的動作這麼快呢。
找不到紅軍他着急,等找到了,他更着急上火。
4 月 2 日,紅軍主力向南直插,一副打貴陽的彪悍姿態。
這一下,老蔣是徹底慌了手腳。
要知道,這時候貴陽的防守力量,只有區區 1 個團、千把個人、千把條槍。
幾十萬大軍,全被紅軍甩在了烏江以北。
而一個關鍵問題,把老蔣折磨得頭都膨脹了——
毛澤東到底會不會真打貴陽?
按理說,打這麼大的城市,可不是紅軍的常規操作。
畢竟,紅軍也沒啥重火力,打起來喫虧。
可一轉頭,他覺得自己還是草率了。
毛澤東這人,那可是出了名的不按常理出牌吶。
要真的任性一把,那自己就只有哭的份兒。
要是真賭輸了,家就要被偷完了。
不行,自己這條小命,可不能隨便就這麼禍禍了。
老蔣決心一下,下筆也輕鬆了。
他電令滇軍孫渡的 3 個旅「日夜兼程」增援貴陽。
不僅如此,他還做好了隨時開溜的準備。
他其實也知道,孫渡這一東調,川滇邊境一線的防線就空了。
但這個節骨眼上,哪管得了這麼多?
老蔣這一抖機靈, 可正中德勝公的下懷。
孫渡剛一上路,紅軍突然折而向東,在清水江西岸架設浮橋, 又擺出回師湘西的架勢。
啥意思,又不打貴陽了, 這不是涮傻小子嗎?
這也太不講武德了。
被攪得頭昏腦漲的老蔣,一下子就怒了。
他給吳奇偉、周渾元和狂奔 3 天趕到的孫渡下了死命令:
啥都別管,趕緊給我追。
可老蔣哪知道,德勝公要的就是他這句話。
4 月 8 日, 紅軍再次突然急轉,在貴陽和龍里之間穿過防線, 隨即大踏步直插雲南。
這個操作,再次往老蔣的腦子裏加了些糨糊。
老蔣唯一能做的,就是目送紅軍遠去,把煎熬傳遞給雲南王龍雲。
但龍雲比老蔣實在, 心裏沒有那麼多彎彎繞。
(龍雲)
一開始, 他還想觀望一下,希望紅軍別爲難他。
可到了 4 月 22 日,一聽紅軍都進了雲南,龍雲立馬坐不住了。
要知道,整個雲南境內,如今只有 1 萬多守軍, 簡直是門戶大開。
他二話不說,直接就調回了金沙江防線的滇軍主力。
都火燒眉毛了, 還管什麼金沙江啊。
滇軍前腳上路, 紅軍後腳就虛晃一槍, 立即轉而向北, 直奔空空蕩蕩的金沙江。
5 月 8 日到 9 日, 紅軍僅憑 7 條小船, 在皎平渡、洪門渡全軍渡過金沙江。
至此, 這場驚心動魄的乾坤大挪移, 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8.尾聲
四渡赤水,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更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同時, 它也是蔣介石的「一生用兵莫大之恥辱」。
自那以後,紅軍徹底甩開了蔣介石的重兵圍堵,進入了長征的新階段。
而毛主席超凡入聖的軍事藝術,也成了世界軍事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美國西點軍校不僅將案例編進了教科書,還進行了無數次兵棋推演。
但每一次都是死局。
美國人完全無法想象,缺乏補給、運輸僅憑兩條腿的紅軍,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因爲, 他們無法理解,紅軍在爲什麼而戰。
每一個紅軍戰士,都期盼這個苦難的中國, 從此能走向光明和未來。
爲了國家, 他們能迸發出驚人的勇氣, 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犧牲。
3 軍團 12 團政委鍾赤兵,在婁山關戰役中斷腿截肢,但靠着非凡的信念和勇氣, 硬是走完了長征。
這種信念和勇氣,就是紅軍的精神。
必勝的信念,也引領着他們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參考資料:
1《四渡赤水:軍事指揮藝術的生動體現》——人民網 2019 年 7 月 22 日
2《「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四渡赤水出奇兵》——環球網 2021 年 2 月 5 日
3《四渡赤水:奇兵制勝 衝出重圍》——中國青ƭū⁸年網 2019 年 7 月 14 日
4《彭德懷回憶錄》
5《黃克誠回憶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