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極其怕冷。
嫂子大夏天坐月子,她不讓嫂子開空調。
嫂子反抗,我媽能半夜摸進屋去把空調拔掉。
嫂子不讓她進屋,我媽乾脆把電斷了。
還說:「我是爲你好,你要是受涼,以後會得月子病!」
我媽要給嬰兒裹厚被子,還用開水給孩子衝奶。
嫂子不願意。
我媽氣得大叫:「你給我孫子喝涼奶,是想害死他嗎?」
兩人爲此吵過很多次。
那天,嫂子忍無可忍幹了票大的——她用開水潑了我媽。
所有人傻眼了。
-1-
聽到消息的時候,我在和朋友逛街。
「什麼?」我不敢相信地問道,「媽,你說什麼?」
我媽在電話裏爆哭:「你嫂子動手打我,還用開水潑我!」
「……啊?」
我媽尖叫:「你嫂子,秦琳,動手打我,還用開水潑我!我快要死了!」
我震驚不已。
朋友見我臉色不好看,關心地詢問:「發生什麼事了?」
我勉強道:「沒事……我先接個電話啊。」
說完我便跑到街道另一邊,緊張地問:「媽,你說說怎麼回事?」
我媽一直在爆哭,情緒非常激動,翻來覆去地叨叨自己一片好心,嫂子居然動手打她,還用開水潑她。
她一邊哭一邊叨,聲音時而快速無比,時而含混不清,我完全聽不清她在說什麼。
唯一可以確定的信息是她被嫂子打了,還被開水潑了臉。
畢竟她反反覆覆強調了幾十遍。
我勸道:「媽,先別激動,現在趕緊去醫院……」
我媽號啕大哭:「你回來!趕緊回來送我去醫院!」
我拼命點頭:「好好好,已經在往回趕了,你等我。」
我媽崩潰:「這日子沒法過了!這個家有她沒我,有我沒她!我好心伺候她坐月子,她竟然想弄死我!」
她言辭裏沒有痛苦,只有對嫂子的譴責,我初步判斷她應該沒有受傷,否則真被開水潑臉,哪有空打電話罵嫂子。
我快速走到朋友身邊,告訴她家裏有急事要趕回去,然後打了一輛車。
我媽一直在電話裏哭訴,我努力從她的語言裏拼湊出真相。
好半天才弄明白,我媽又找事兒了。
今日在家,我媽和嫂子又爲孩子裹被子的事兒吵架。
聽到這裏,我心裏深深嘆氣。
自從嫂子坐月子以來,我媽和嫂子爲該不該給孩子裹厚被子的事吵過無數回。
一開始,嫂子好言好語說:「媽,嬰兒怕熱,現在又是夏天,不能裹被子,也不能戴厚帽子。」
我媽說:「這怎麼行呢?嬰兒不能見風受寒。知道滷門吧?嬰兒的滷門還沒閉合,腦袋有坑呢,腦水都露在外面,千萬不能吹風。吹了風,風進滷門,小孩會死的!」
嫂子臉色難看。
我在旁邊插嘴:「媽,那不叫滷門,叫囟門。」
我媽瞪我一眼:「一邊兒去!」
嫂子眉頭緊皺,我媽依舊要裹被子。
嫂子沒說話,直接下牀將嬰兒身上的被子、帽子拉開,用行動表達意願。
這件事讓媽媽很生氣。
她張了張嘴,沒有吵。
轉頭打電話給哥哥告狀。
嫂子也在微信裏打字打得飛快。
晚上哥哥下班回家,鄭重其事地告訴媽媽:「媽,嬰兒怕熱,不要裹厚被子。」
我幫忙勸說。
我媽見大家都不支持她,嘟嘟囔囔地委屈。
「……我還成罪人了,不知道滷門受不得風嗎?孩子那麼小,不裹被子受寒怎麼辦?知道孩子受寒會得病嗎?你們想害我大孫子啊……」
一個連囟門都讀不清的人,誰會信她那套說辭?
我們所有人輪番勸,她也點頭表示知道孩子怕熱。
然而第二天依舊故態復萌。
後來小侄兒渾身出溼疹,疙疙瘩瘩,嗷嗷大哭,很可憐。
那時候大家以爲是過敏。
嫂子傷心欲絕,在月子裏抱着孩子去醫院。
醫生檢查了一遍,慎重告訴他們:「熱的,孩子不能穿得太厚,穿太多容易出溼疹。」
原來嫂子休息,我媽帶孩子時,依舊給孩子裹得特別厚實。
C 城的大夏天,將近 40 度高溫,嬰兒穿着長衣長褲,戴着帽子和襪子,外面還裹着一塊小被褥,可不得熱出疹子?
這邊很多傳統家庭給剛出生的嬰兒穿長衣長褲。
嫂子一開始反抗,我媽一再勸說嬰兒不能受寒,不能見風,又舉例小區裏的人家也這麼做,嫂子才勉強同意換薄薄的長衣長褲。
結果我媽給嬰兒穿的衣服全是厚的,不僅如此,又給他裹厚被子。
那次侄兒起紅疹,醫生判定是熱的,嫂子將醫生帶到我媽面前,指着她懷裏的嬰兒說:「醫生,你看看我孩子穿的是不是很厚?」
醫生說:「厚,太厚了,不能這麼穿。」
我知道嫂子故意將醫生帶過來說給我媽聽的。
誰知道我媽立馬站起來,氣勢洶洶地問醫生:「你說孩子穿得厚,假如我給孩子脫了衣服,以後孩子感冒生病了,你負責嗎?」
醫生愣了好一會兒,打了兩句哈哈趕緊離開。
我媽揚揚得意地對嫂子說:「你看,醫生不敢確定孩子穿得厚吧?要我說,不能老聽醫生的,我們老年人比年輕人有經驗……」
嫂子當時的臉,綠得可怕。
-2-
那次過後,嫂子和我媽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其間種種矛盾不勝枚舉,不僅僅包括給孩子穿多厚的衣服,也包括開不開空調,喝多少溫度的水等等。
我媽堅持不讓嫂子開空調,說一旦吹了空調就會得月子病。
我媽苦口婆心:「知道月子病有多難治嗎?我現在頭疼腦熱,就因爲月子沒坐好,吹了風受了寒。你要是不聽,以後有你苦頭喫,我所做一切都是爲你好!」
嫂子不聽她的:「現在是大夏天,都快 40 度了,我要吹空調。」
兩人協商無果,嫂子睡着後,我媽摸進屋裏把空調關了。
嫂子被熱醒,非常生氣:「我要吹空調,得不得月子病都不關你的事!」
我媽根本不信,私下對我吐槽:「真要得月子病,她到時候肯定會怪我沒伺候好她。」
於是她不聽嫂子的話,繼續堅持己見。
兩人一個開空調一個關空調,鬧過幾次。
後來嫂子不讓我媽進屋,我媽依舊偷摸進去把空調插頭給扯掉。
嫂子氣得半死,吵了一通後又繼續插上插頭。
我媽着急得不行,在我面前念過幾回:「這孩子怎麼不珍惜自己的身體啊,受了寒吹了風,以後得月子病可咋辦喲,等得了病,可不得怪我嗎?真是的!」
然後,她乾脆把電閘給關了。
我在屋裏玩手機,感覺氣溫越來越熱,以爲是空調壞了,跑出去跟我媽說:「媽,空調好像壞了。」
我媽淡定地說:「壞了就壞了。」
嫂子也以爲空調壞了,後面發現是沒電,以爲跳閘,要打電話讓人維修,我媽這才說出她拉電閘的事。
嫂子當時的表情,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我媽還說:「我都是爲你好啊,你不聽話非要開空調,喏,現在大家一起陪着你受苦。」
嫂子怒吼:「我讓你們陪着我受苦了嗎?!」
開空調明明是件小事,卻因無法協調,兩人反反覆覆吵,都快成仇人。
另外一件她們經常吵的事是衝奶。
侄兒屬於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嫂子奶水不多,大多數時間要餵奶粉。
嫂子給孩子用 40 度的水衝奶粉。
我媽堅定地認爲 40 度太涼,一定要用開水沖泡奶粉,認爲開水才能消滅細菌,也不能給孩子喝太冷的奶,否則孩子胃會受涼。
她每次燒開水沖泡奶粉,嫂子都說:「那喂的時候,一定要放冷了再喂。」
我媽滿口答應。
她也的確用開水沖泡奶粉後放置一段時間去喂孩子奶。
然而,「放涼了到底指多涼」,兩人一直沒有統一意見。
我媽稍微放一放就拿去喂孩子。
一開始嫂子沒發覺,後來發現孩子老是哭,不喝奶,接過奶瓶發現滾燙,氣得大叫:「你怎麼用開水喂孩子?」
我媽生氣:「我用開水泡奶,但後面放涼了的呀,哪裏是開水?」
嫂子聲音更大:「哪裏涼了?我問你哪裏涼了?孩子這麼小,你怎麼能用這麼燙的水喂他?」
我媽火冒三丈:「已經放涼了!」
我媽對冷熱的感受異於常人。
舉個例子,她逼着我泡腳,當我把腳放進桶裏時被燙得發出殺豬般的慘叫,我媽卻嫌棄不夠燙,一定要按着我繼續泡腳。
她所謂放涼的奶,嫂子特意拿溫度計測過,居然有 60 度!
嫂子氣得拿着奶瓶去水管沖涼,直到覺得溫度合適才拿回來喂。
我媽摸到奶瓶,大叫起來:「這麼涼!你怎麼可以給我孫子喂這麼涼的奶?你想害死他嗎?你怎麼當媽的?」
嫂子氣得尖叫:「不涼!正常溫度!你不要再無理取鬧了!」
然後兩人大吵一架。
我大學放假在家,經常看到兩人爭吵。
其實我知道嫂子是對的,我媽是錯的,我也幫着說過幾次,結果我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罵得我狗血淋頭,說我聯合外人欺負她。
我後面不敢再說話。
這段時間以來,我覺得家裏像是有座隱形的火山,早晚會噴發。
這不,火山終於爆發了。
聽我媽描述,今天的導火索又是給孩子餵奶。
兩人早上因爲給孩子穿衣服的事吵過一架,各自生氣。
我媽又給孩子用開水泡奶。
嫂子看到後,招呼都不打一句,直接搶過奶瓶,打算將奶倒掉。
孩子餓得嗷嗷哭,兩人都着急。
我媽罵她:「你幹嘛啊?餓着我孫子了!」
嫂子說:「寧可餓着也不喝你兌的奶!」
「你怎麼可以這樣?」
我媽急了,去搶嫂子手裏的奶瓶。
兩人爭搶間,嫂子推了她,將她差點推倒在地。
這便是我媽口中的「你嫂子動手打我」。
可能孩子哭得太厲害,兩人心煩意亂,吵架動手不斷升級。
一個說你兌奶溫度太高,孩子喝了受不了。
一個說你兌奶太涼,孩子早晚得生病,要被你害死。
兩人吵得天翻地覆,然後嫂子暴脾氣上來,直接將奶瓶擰開,將裏面滾燙的奶全潑我媽臉上,還大聲問:「燙不燙?燙不燙?你自己試試燙不燙?」
這便是我媽說的「你嫂子用開水燙我」。
還原完所有事件真相,我徹底無語。
-3-
在嫂子和我媽的事件爆發之前,必須聊聊我媽的受涼觀念。
我媽才五十多歲,某些觀念卻像個清朝人一樣封建頑固。
其中一項便是關於受涼、受寒。
很多老年人都有這種想法:受寒受冷是大忌,必須慎重以對。
喫的東西必須是熱的。
穿的衣服必須是厚的。
我媽尤其極端。
我和哥哥從小被她裹得像個球,衣服穿了一層又一層,生怕我們感冒。
但莫名其妙地,我們倆依舊體弱多病,老是感冒。
很多年後我查資料才明白。
小孩子心跳快,體溫高,如果穿得太厚,一旦出汗,很容易感冒。
然而我媽頑固地認爲是孩子穿少了才感冒,故而一直給我們加衣服。
大夏天的,我若要穿裙子和短袖,必須徵求我媽的同意。
對冷和熱的認知,溫度計和別人的感受不重要,我媽的感受最重要。
哪怕夏天 30 度,如果她覺得冷,那我和哥哥一樣得穿長袖。
偏偏我媽很怕冷,她體質一直不好,自稱寒性體質,一直裹得厚厚的,經常在家熬一些驅寒的中藥喝。
她覺得我和哥哥應該也一樣,逼着我們穿衣服、喝中藥。
洗澡水按她的意思調到接近 50 度,說用熱水逼寒氣,燙得我們嗷嗷叫。
我和哥哥很煩,但又無可奈何。
哥哥和我媽的關係不好。
男生體質比較容易發熱,我媽讓我穿很多衣服,我還可以忍受,但哥哥不行。
當我穿兩件衣服的時候,哥哥穿一件衣服都會出汗。
故而他和我媽經常爲穿衣服的事情吵架,吵了二十多年還在吵。
對話熟悉得我能背下來。
「穿件衣服吧,天冷。」
「媽,我不冷。」
「穿一件吧。」
「都說了不冷!」
「你穿這麼少,怎麼不冷?穿上!」
「都說了不冷!不穿!」
「你這孩子咋不聽話呢?萬一感冒怎麼辦?穿上!」
「不穿不穿不穿!」
「你這是什麼態度?」
然後兩人開始吵架,最終以哥哥的慘敗告終。
看到哥哥的悲慘下場,我又能忍受熱,故而比較聽話。
我媽還是比較喜歡我的。
哥哥和我媽爆發第一次大矛盾在高中時期,哥哥離家出走了。
導火索其實是件小事。
有次哥哥攢了很久的錢,買了一塊很好的鮭魚放進冰箱,打算和我好好分享一下。
我放學後回家拿出鮭魚,洗乾淨,一塊一塊地切成薄片。
還特意弄了冰沙鋪在盤子最下層,擺上檸檬片之類。
我媽忽然回家,看到後皺眉:「張青,你在搞啥?」
我說:「鮭魚,待會兒哥哥回來我們要喫的。」
我媽Ťůₔ很生氣:「你們怎麼能喫生的呢?」
我震驚:「這是鮭魚啊,鮭魚就要生的纔好喫呢,之前不是告訴過你嗎?」
曾經我們去喫過自助餐,我和哥哥拿過鮭魚片,被我媽訓斥了很久。
哥哥據理力爭,滔滔不絕地講解半個小時,才讓她明白鮭魚可以生喫。
那時候她不說話,我們以爲她接受事實,沒想到今天居然又說同樣的話!
我媽怒道:「不許喫生的冷的,都告訴過你們無數回了!受了涼容易喫壞肚子,而且生的東西肯定有細菌,不許喫!」
我着急:「偶爾喫一次沒關係啊!」
我媽:「不許喫!不然就弄熟!」
「媽,我們就喫這一次,以後不喫了。」
我趕緊求饒。
我媽冷冷看我一眼,直接端走我弄好的鮭魚擺盤:「ṭŭ̀₁正好我沒買肉,今晚就喫這個。」
她將我轟出廚房。
接着,我聽到廚房裏響起炒鍋放油的滋滋聲響,接着是爆炒聲。
過了片刻,我媽用剩下的木耳炒了一盤鮭魚,完事兒嫌棄:「還不如用豬肉,炒起來黏糊糊的,浪費我的木耳。」
等哥哥興沖沖地趕回家,發現鮭魚成了一盤熟透的木耳炒魚,氣得大叫。
哥哥和我媽大吵一架,我媽委屈極了,到處打電話給親戚,譴責我和哥哥不孝。
她辛辛苦苦地爲我們炒菜,怕我們喫冷的受寒,我們居然敢嫌棄她。
哥哥這次沒退讓,瘋狂地和她吵架,然後摔門離開。
直到半夜他都沒回家,全家才慌起來。
-4-
那次哥哥離家出走讓我媽消停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又故態復萌。
除了受涼理論外,我媽還有一套有關婦科的理論,特別是關於坐月子的,比較複雜,大體是不能受寒不能吹風之類。
哥哥後來考了很遠的大學一走了之,我媽對寒冷的關注,全傾倒在我身上。
沒有哥哥分擔火力,我苦不堪言。
冬天有次我上學快遲到了,拿了常溫的牛奶匆匆喝掉。
我媽看到後驚呆:「張青,你牛奶沒熱過嗎?」
我心頭一慌,趕緊否認:「熱過的。」
我媽一把奪過我的牛奶盒,氣得渾身發抖:「大冬天的,你居然喝冷牛奶!你知不知道女孩子不能喝冷的?一旦喝冷的就會宮寒!宮寒就會生不出孩子,以後有你受的!」
她說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結論。
沒錯,我媽認爲人一旦受寒,必然會引發巨大的病症。
感冒算是小病。
一般會得各種胃腸炎,甚至癌症。
女孩子更是要得各種嚴重的婦科病。
我月經不調,我媽哭天搶地:「肯定是你那天喫了冷的,還喫冷的鮭魚!」
自從幾年前哥哥和她因爲鮭魚大吵一架離家出走後,我就再也沒喫過鮭魚。
但我媽堅定認爲喫了生冷的鮭魚一定後患無窮,但凡我有點頭疼腦熱的毛病,鮭魚的事件都會被拎出來說上一通。
這次被抓到喝冷牛奶,我趕緊道:「媽,沒事,偶爾喝冷牛奶沒事的。」
我媽忽然扇了我一巴掌,暴跳如雷:「你懂個屁啊!你知不知道女人萬萬不能受寒?你知道我現在這身病怎麼來的?就是當年坐月子受了寒才得的!」
我捂着火辣辣的臉,很想罵回去。
——我覺得你打我這巴掌,比喝一杯冷牛奶的傷害要大得多!
這裏要提到一件事,我媽在受寒方面有個特別明顯的觀點——月子不能受寒。
她把身體所有毛病,都歸納於月子沒坐好。
她頭疼便說:「當初條件差,月子沒坐好,吹了點風,現在頭疼了啊。」
她胃疼便說:「當初月子沒坐好,你奶奶給我喝冷的水,我現在胃疼。」
她腿疼便說:「當初月子沒坐好,你爸爸沒出息,我坐月子還得下地自己煮東西喫,現在腿疼。」
她胸口疼便抱怨:「當初坐月子期間,你爸爸和奶奶氣我,我現在胸口疼!」
一番哭訴後,必然會伴隨着對爸爸和奶奶的討伐。
邏輯大概就是他們沒伺候好她坐月子,讓她在月子裏受寒受苦,因此她頭疼腦熱患病。
爸爸和奶奶是罪人!
但凡媽媽和爸爸吵架,她總要拿此說事。
爸爸因此在她面前直不起腰。
她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吼奶奶,惡聲惡氣地罵她。
她天天念,月月念,年年念……我其實還是個母胎單身,但被她念得聽到坐月子都快得 PDST 了。
事實上不止我媽一個人這樣,很多婦女但凡有點毛病,都喜歡歸咎於月子沒坐好。
而且這種話題會得到很多女人的擁抱,不管事實上月子到底有沒有坐好,反正最後都是沒坐好。
畢竟,不管病因是不是坐月子造成的,一律歸納爲月子沒坐好,就可以爲自己攢下道德資本,可以理直氣壯地譴責男人和婆婆。
到目前爲止,我媽的坐月子受寒論暢通無阻,直到哥哥結婚生子,嫂子秦琳嫁進來。
嫂子生孩子後到我家裏坐月子。
我媽變成了婆婆,她害怕嫂子像她罵奶奶一樣罵自己,故而一定要把嫂子伺候好,讓嫂子挑不出毛病,別以後生病就怪罪爲月子沒坐好。
我媽的受涼理論和坐月子理論自然全用在嫂子身上,大夏天不讓開空調,給嬰兒裹厚被子,喝水必須滾燙……
她的每一樣做法都踩在嫂子的雷點上。
兩人矛盾漸漸爆發。
她們鬧崩我一點也不意外。
但沒想到,嫂子居然這麼勇,居然敢推我媽。
動手推就算了,居然還用奶瓶裏的滾水潑我媽!
該怎麼收場啊?
我一路接了好幾個電話,都是親戚打來的,說我媽被嫂子打了,還被潑開水,問我怎麼回事。
肯定是我媽受了委屈到處告狀,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嫂子打了她。
我很憂慮,不知道親家母那邊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
畢竟,親家母也不是喫素的。
唉。
-5-
我一邊嘆息一邊匆匆回到家。
剛進門,我一眼就看到媽媽捂着臉坐在沙發裏哭。
客廳裏沒有嫂子的影子。
我媽渾身溼噠噠的。
我從接電話到回家,總共花了將近半小時的時間。
我媽硬是沒有換衣服,一直坐在沙發裏等着,要我親眼看到她悽慘的模樣。
「張青,你看看我!」我媽見到我,立馬站起身走過來告狀,「你看看我,我被打了,被開水潑了,你嫂子乾的!」
她叭叭叭地抱怨。
我回避話題:「媽,咱們趕緊去醫院吧。」
屋子裏靜悄悄的,我問了一句:「嫂子呢?」
我媽大聲道:「她在屋裏睡覺呢,虧她還能睡得着!狼心Ṱú¹狗肺的東西!」
我趕緊說:「走走走,去醫院,傷口太久了會留疤的。」
進門我就發現我媽除了形容狼狽,並沒有太大問題。
估計那水並不燙。
其實我想說,事兒都是我媽自找的。
嫂子行爲固然極端,但我媽頑固在先,完全不聽嫂子的話,一次又一次,是個人都會生氣,情有可原。
但我不敢說實話。
我媽一直在叨叨,希望我能跟着她一起譴責嫂子。
我不想再度引發矛盾,割裂雙方的感情,一味催着她去醫院看醫生。
坐上車,我媽又一萬遍重複她爲嫂子費盡心思,嫂子卻惡待她的事,一邊說一邊委屈地掉眼淚。
我默默聽着,偶爾嗯嗯兩聲,安撫兩句,勉爲其難地譴責一下嫂子,讓她好受點兒。
其實心裏想:你要是肯聽勸,根本就不會捱打,也不會挨潑水。
片刻,我媽和我哭訴完,打電話給哥哥:「你媳婦兒打我,潑我開水!你看看你娶的什麼玩意兒?你腦子有病吧,娶個這種女ƭŭₐ人,你我早晚會被弄死!」
她聲音超級大,司機嚇一跳,頻頻往她的方向看。
我媽對着我哥一頓瘋狂輸出,言辭罵得十分難聽。
我再度深深嘆氣。
我媽和嫂子鬥爭,我不是最慘的。
哥哥纔是。
兩人只要在家裏發生矛盾,嫂子會罵哥哥,我媽也會罵他。
哥哥兩頭捱罵,我看着都覺得可憐。
哥哥腦子正常,自然要站嫂子,然而不管他說多少次,我媽都認爲嫂子和孩子冷,非要按自己那一套辦事兒。
哥哥在上班,最近又在升職的關鍵期,他很想多賺點兒錢養老婆孩子,存裝修錢,等新房接房就趕緊裝修搬出去。
他不在家,嫂子和我媽在一起總會鬧矛盾。
好幾次他忙得昏天暗地,因家裏吵架不得不請假回家調解,特別疲憊。
哥哥吼我媽:「都說了不要給孩子多穿衣服,你聽不懂人話嗎?」
「大夏天的,能不能不要倒開水衝奶?啊?不會照顧就別照顧!」
哥哥罵到後面已經罵得特別難聽了,然而我媽的關注點永遠是:「你什麼態度?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說話?」
然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果然養兒沒用,娶了媳婦兒忘了娘!」
和一堆老年婦女譴責不孝順的兒子,不聽話的兒媳婦兒,覺得兒子白養了。
「你知不知道,我兒子居然說我聽不懂人話,你們聽聽,這是兒子能說出來的話嗎?畜生啊!」
哥哥氣得暴跳如雷:「這是態度問題嗎?我他媽的說了那麼多話,你就記得一句聽不懂人話,其他全都沒聽進去是不是?」
我媽說:「你罵我,還說髒話,對我不好!」
我媽怪哥哥不尊重長輩,不尊敬她,娶了媳婦兒就跟着媳婦兒滾,合起夥來欺負她。
看着兩人溝通,我作爲局外人都覺得頭疼。
哥哥跟她講道理,她聽不進去,哥哥冒火罵她,她就怪哥哥態度不好。
ŧũₖ完全雞同鴨講。
好多次我都上前打圓場,讓氣得快抓狂的哥哥離開。
曾經我偷偷向哥哥建議:「你不要和媽媽吵,她根本聽不進去,你們倆完全是無效溝通,而且一旦說錯話,她又要譴責你不孝。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住在一起,不如你們搬出去,請個月嫂照顧嫂子吧。」
哥哥愁眉苦臉道:「我也想,但他們都不願意!」
他提出搬出去請月嫂,但居然遭到媽媽和嫂子的反對。
我深深嘆氣,不知道該說什麼。
嫂子不願意出去坐月子的原因,必須談到兩人結婚之事。
那又是一筆胡塗賬。
-6-
早前哥哥被我媽氣得不行,鬧過離家出走,後來考上北方大學一走了之。
他原本不想回老家,但他在大學裏交了一個老鄉女朋友,也就是我嫂子秦琳。
這是偶然,也是必然。
兩個異地相遇的男女,又是老鄉,說共同的語言,擁有共同的生活習慣,有共同愛好,甚至小時候的讀書軌跡還有交集,可不惺惺相惜,然後順理成章戀愛嗎?
兩人從大一就相熟相知相戀,簡直是完美情侶。
大學畢業,自然談到留哪兒的問題。
任何人都會覺得,兩個 C 城人回 C 城安家,再自然不過。
嫂子自然也這麼認爲。
她是獨生女,鐵了心要回老家,還讓哥哥也回家:「爸媽都在 C 城,你作爲子女怎能不回去呢?」
哥哥想來想去便同意了。
兩人畢業後一同回老家,找到了工作,順利安頓下來。
因戀愛較久,雙方父母催着結婚,兩人順理成章地領證。
按傳統,結婚應該男方出房子。
但我們家條件並不好,如果要獨立出資買房,只能買個兩室的。
親家母不同意:「結婚生子,兩室的怎麼夠?難不成以後還要折騰換房啊?生了孩子,老人帶小孩都沒地方!」
她認爲應該一步到位,買個至少三室的大房子。
然而買大房子,我們家單獨付不起這筆錢。
嫂子是獨生女,堅持要嫁給哥哥,親家並不想鬧得不愉快,便決定房子的首付由兩家一家出一半,儘量少貸款,給孩子們減輕壓力。
這事兒爸媽自然歡天喜地地同意了。
後面算貸款的時候出了點問題,嫂子家又多出了 10 萬。
到此爲止,大家還算和諧愉快,除了親家母。
親家母覺得嫁女兒有點虧,表示既然他們出了那麼多錢買房,以後不帶小孩。
我媽滿口同意,表示願意伺候嫂子坐月子,帶孩子。
這是一開始商量好的。
時間過了小半年,嫂子很快懷孕。
由於新買的房子是期房,還沒接房,哥哥嫂子在外面租房住。
嫂子一開始懷孕沒要人照顧,但後來月份大了,害怕出事,哥哥便讓我媽去出租屋照顧嫂子。
我媽不同意。
她說:「我要照顧你爸啊,而且這家裏也得有人打掃țü⁽呢,乾脆你們搬回來住吧,我會照顧好琳琳的。」
我媽對兩人租房的事頗有微詞。
因爲結婚買房後家裏沒什麼錢了,我媽覺得哥哥嫂子應該住在家裏,不該花錢租房,純粹浪費。
嫂子對居住條件有要求,租的房子稍微偏貴,這讓媽媽很不滿意,在我面前唸叨過好幾次。
「年輕人就愛浪費,有我們這些老人幫他們買房結婚,自己也該節約啊!」
「現在不存錢,大手大腳地花錢,以後要用錢怎麼辦?」
其實她這套理論是沒錯的,但她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副什麼德行。
但凡她是個好相處的,哥哥早就帶着嫂子回來蹭喫蹭喝,自由自在。
然而這些年,哥哥早就不待見她,也不想讓嫂子受這份氣。
搬回來?
不可能!
而且嫂子以前透露過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害怕生活習慣不一樣鬧矛盾,他們寧可多花錢租房,也不願意搬回來。
但嫂子的肚子越來越大,行動起來很不方便,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大家都承受不起。
哥哥求到我媽頭上。
我媽開始拿喬,以此要求他們搬回來住,把租的房子退了。
結果哥哥嫂子硬氣,堅持不搬。
不知道怎麼討論的,最後嫂子讓親家母來伺候她,直到生產。
這件事讓親家母很生氣。
她嫁女兒倒貼錢不說,現在女兒懷孕,說好婆婆照顧女兒,結果依舊要她來照顧。
她更覺得更喫虧,估計經常在嫂子面前提。
嫂子和我媽鬧矛盾後,原本她並不在意倒貼的事,漸漸地也開始心理不平衡。
她們認爲倒貼嫁進來,我媽應該感激萬分,好生照顧嫂子,結果我媽推三阻四,各種想當家做主,嫂子心裏越發不快。
-7-
直到生孩子,親家母表示該輪到我媽伺候坐月子,這是當初結婚就說好的,我媽不能推卸責任。
我媽滿口答應,但表示家裏要照顧,不願意去出租屋照顧嫂子,讓嫂子到家裏來坐月子。
事情到這兒又僵持住了。
親家母非常生氣,打電話問我媽:「當初不是說好照顧我女兒坐月子嗎?」
我媽說:「我說到做到,肯定願意照顧琳琳和孩子,可家裏走不開啊。都生孩子了,幹嘛非要待在出租屋呢?我們家房子那麼大,讓琳琳過來住就行了,有的是房間,我照顧起來也方便些。再說了,租房還得花錢呢,搬回來省下的錢可以買點兒燕窩補補。」
親家母覺得有道理,勸說嫂子。
嫂子不願意和那麼多人住在一起,但因我媽堅決不同意去出租屋,最後還是決定搬到我家來坐月子。
她認爲這是我媽答應過的,是她的責任,必須履行。
她不能再麻煩自己的親媽。
沒想到,這事兒壞菜了!
嫂子生孩子的時候,我剛好大學放暑假,也回了家。
C 城夏天熱得跟蒸籠一樣,30 多度是平常,偶爾能到 40 度。
我媽居然不讓嫂子開空調!
她說:「坐月子不能吹風,我現在頭疼,就是月子沒坐好,風吹的。」
她不止不讓嫂子吹空調,還把所有窗戶門扉關得緊緊的,一絲風也不讓進。
我進過嫂子的屋子,ŧŭ̀⁹又悶又熱,空氣裏飄着難聞的味道,快要窒息。
嫂子不想得罪她,一開始聽了她的,熬了兩天實在熬不住,要求開空調。
我媽說:「不能開!我現在身體這痛那痛的,就是因爲坐月子沒坐好,受了涼!我是爲你好,千萬不能開空調,吹冷風!」
嫂子很生氣:「我就要開!」
我媽瞪大眼睛,片刻開始哭訴:「你怎麼不聽話哦,年輕人要聽老人話啊,只顧着眼前快樂,以後老了就後悔了……」
劈里啪啦哭訴一大堆,讓嫂子煩不勝煩。
我看嫂子臉色奇差,趕緊把我媽拉走了。
其實一開始嫂子並沒有得罪我媽,哪怕氣得面色發青,也不會直接罵人,直接拒絕。
畢竟沒有哪個兒媳婦在正常情況下非要去得罪婆婆。
我媽其實也不想得罪嫂子,她在我面前唸叨過很多次:「婆婆難做,做了要被罵,不做也要被罵……」
她們雙方都不想成仇,都想好好過日子。
單獨拎出來,她們每個都是好人,都爲家庭煞費苦心。
然而生活習慣和觀念的偏差,使兩人矛盾漸漸升級,最終發展成仇人。
多次事件後,嫂子漸漸放開,開始罵我媽,放開了罵,很直接地表達不爽。
我媽被氣哭過幾回,覺得委屈。
兩人經常拌嘴,然後等着哥哥回家當審判官。
幾次過後,嫂子態度變了。
她最初寧可在外面租房子都不想讓我媽伺候,現在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她必須讓我媽伺候她!
「憑什麼不讓她伺候?她自己答應得好好的,現在做不到算什麼?」
「是她非要把我請回來坐月子的!」
「我結婚多出 10 萬買房子,我媽照顧我懷孕,現在讓你們家伺候坐月子,居然還亂來!」
嫂子明顯是氣急反彈了。
她現在已經撕破臉,如果就此搬走,我媽不用伺候她坐月子,什麼事兒都不用幹,可輕鬆了。
憑什麼?!
當初她嫁進來多花了 10 萬買房,也沒要彩禮,唯一的要求是讓婆婆照顧她和孩子,結果婆婆還各種作妖。
如果啥都不讓婆婆幹,她咽不下這口氣。
親家母聽說後也來過我家,表示必須給她一個交代,爲什麼欺負她女兒。
我媽也不服:「房子的事兒,是你們非要大房子,我們買兩室的房子完全買得起,你們自己非要買大房子,現在怪我們出錢出少了?」
「她懷孕時我願意伺候啊,我讓她回家,我來伺候,是她自己不願意,叫你去伺候的嘛,怎麼能怪我呢?」
嚴格分析,我媽說的也是事實。
但親家母和嫂子不同意,認爲她在狡辯。
親家母氣得半死。
她一直覺得女兒嫁虧了,結果現在沒討好,女兒月子也沒坐好,自然生氣。
嫂子聽到我媽的話,也氣得半死,於是決定不搬走,要繼續留在家裏讓我媽伺候。
我受罪可以,但你不能輕鬆。
主打一個寧可雙輸,不能單贏。
所以哪怕嫂子和我媽都快成仇人,嫂子依舊要使喚我媽。
哥哥提出搬出去請月嫂,嫂子在氣頭上不願意,一定要我媽伺候。
我媽也礙於曾經答應過的事,罵罵咧咧地照顧。
兩人早就看不慣對方,矛盾越積越多。
沒想到這次居然搞了波大的——兩人動手了。
-8-
帶着我媽去醫院,醫生檢查過後表示:「沒什麼大問題。」
我媽瞪圓了眼睛,指着自己的臉說:「醫生,你看清楚,我被開水燙了,能沒問題?」
她堅持己見,醫生只好再給她開各種檢查,確認她到底有沒有受傷。
很快檢查結果顯示,她的確沒問題。
我媽依舊不依不饒。
如今嫂子先動手,可讓她逮到機會了,不趁機狠狠反擊怎麼行?
我勸道:「媽,你收收行嗎?這事兒就到此爲止吧。」
我媽怒道:「你到底哪邊的?你媽我被打了,被潑了開水,你現在讓我當縮頭烏龜?我可是你媽!你個沒用的東西不幫我就算了,居然還幫外人!」
聽到她哭訴我就頭疼無比,趕緊找藉口躲開。
我媽鬧鬧嚷嚷不說,還來了個騷操作。
她在做檢查的間隙,氣不過打電話罵親家母:「你怎麼養的女兒?啊?你養的什麼玩意兒?動手打人了!還用開水潑我!你養的女兒,居然對長輩動手!」
由於她是受害者,佔據道德制高點,故而罵起來理直氣壯。
我當時聽到她罵,無比震驚。
哪有婆婆和兒媳婦鬧矛盾,跑去罵人家親媽的啊?
簡直離譜!
我從來沒聽說有哪家婆婆和兒媳吵架,打電話去罵兒媳親媽,還罵得那麼難聽!
固然嫂子這次先動手不對,可是我媽自己先各種作妖才導致一切啊!
正常人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然而我媽卻生怕不把事情鬧大,一定要找回場子。
而且她認爲自己是受害者,佔據道德高地,故而言辭非常刻薄,對着親家母一頓亂噴,讓親家母趕緊滾過來道歉。
聽到她訓斥親家母,我當時腦子裏就冒出一個念頭——嫂子該不會和哥哥離婚吧?
我覺得不能再縱容我媽了,她本來就軸得很,一根筋,如今情緒上來簡直像個核彈般到處破壞。
不久哥哥、爸爸、親家母抵ţű̂⁼達醫院,三人臉色都很難看。
尤其是親家母,臉色鐵青。
「情況如何?」
爸爸和哥哥詢問。
我媽立即號啕大哭,說被嫂子打了,還被潑了開水。
嚎得聲淚俱下,苦不堪言,彷彿她馬上就要死了。
幾人的表情……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像是關心,又像是知道她在作妖,如果不表達關心怕她鬧那種表情。
非常糾結。
我覺得是時候該站出來了,不然後面不知道得鬧成什麼樣。
我說:「沒什麼大礙,不是開水,就是普通的溫水,我媽大驚小怪。」
我媽不敢置信地望着我:「張青,你說什麼?」
我拿着一摞報告單:「自己看唄,屁事都沒有,要真是開水,你的臉早爛掉了,還能等我回來帶你上醫院,還能在這兒活蹦亂跳地吵嗎?」
我媽氣不過:「就算不是開水,也是秦琳先動手打我,潑我水!」
親家母想說點兒什麼,張了張嘴,又閉口。
這事兒說破天,一個小輩對長輩動手,始終不佔理。
但不能因爲佔理,就可着勁兒欺負別人啊,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我看了幾人臉色,說:「還不是因爲你非要用開水兌奶,燙着小侄兒,嫂子又不是有意推你。」
哥哥也嚴肅地說:「這件事錯誤在你,媽,是你不對。琳琳已經說清楚了,她讓你不要用那麼燙的奶喂孩子,你死活不聽,她去搶奶瓶,不小心推了你,並不是真動手打你。她氣壞了,才潑你奶,奶瓶裏的並不是開水……對了,那是你自己兌的奶,你自己放涼的,怎麼會是開水呢?你不能全怪她。」
我也趕緊說:「對啊媽,你自己兌的奶嘛,你一直說放涼了才喂侄兒,肯定不是開水。不是開水,嫂子潑你就一點兒事兒都沒有。如果是開水,那你就是故意用開水喂侄兒,想害侄兒,嫂子潑你太正常不過!」
我媽目瞪口呆。
哥哥說:「媽,是你自己說的,每次用開水兌奶,都放涼了才喂孩子……你現在說開水,能不能給個說法?你爲什麼用開水喂孩子?成年人都受不了開水,小孩子喝開水的後果很嚴重的!」
我媽張了張口,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9-
親家母見我們一直譴責我媽,維護嫂子,臉色終於好看許多。
我媽愣了會兒,忽然一屁股坐在地上號啕大哭:「氣死我了!我被打了,被潑開水,我的一雙兒女居然認爲我活該!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她覺得委屈,認爲我們不幫她。
爸爸拉她起來:「這兒是醫院,鬧什麼鬧?」
「滾滾滾!你們都是一國的,你們都合起夥來欺負我!」
我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由於我的挺身而出,原本該一場大戰的醫院戲份很快落幕。
我們帶着媽媽回家。
一路上她還算安靜。
然而走到小區門口,她忽然說:「我不上去。」
我們想着嫂子在屋裏,如今見面有可能吵架,便勸道:「那你在下面遛遛彎兒,冷靜一下。」
哥哥、爸爸、親家母先上去了。
我在下面苦口婆心地勸她:「媽,我自然心疼你,可是如果繼續鬧下去,萬一嫂子要和哥哥離婚怎麼辦?侄兒那麼小,你忍心兩人離婚啊?再說了,媽,這些天我看在眼裏,你做得很不對啊。不讓嫂子開空調,給侄兒裹那麼厚的被子,還用燙的奶喂他……孩子那麼小,經不起折騰的。」
我媽扭頭盯着我:「所以,都是我錯了?」
我被她看得心頭一怵,頭皮發麻:「媽,你聽勸……」
我媽說:「你有什麼資格說我?你生過孩子,坐過月子嗎?我生了兩個孩子,還把你和你哥安安穩穩帶大了!我喫過苦,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月子裏不能見風受寒,我讓她好好坐月子,現在成我的錯了?」
「孩子是我的孫子!我還能害他不成?我養了你和你哥,都是這麼養的,你們死了嗎?你們不是活得好好的,還和外人聯合起來欺負我!」
她越說越激動,越說越難受,眼淚唰地流下來。
我一聽就知道她根本不認爲自己有錯,也沒聽我的話。
她已經沉浸在委屈裏不能自拔,怎麼說都不聽的。
我深深嘆了口氣,找了個藉口上樓。
當她的情緒垃圾桶已經當夠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晚上我媽沒回來。
電話不接,微信不回,下去找人也找不着。
她,離家出走了。
-10-
在我媽離家出走之前,我回到家裏,嫂子情緒已經冷靜下來,有些後悔動手。
親家母挺講道理,情緒控制得也好。
當然也與我和哥哥維護嫂子有關。
親家母勸嫂子:「你動手就是你不對,到時候得向你婆婆賠禮道歉。」
看得出來,她還是願意緩和一下關係。
嫂子不情不願,一番勸說後嗯了一聲,表示願意道歉。
她複述事件發生的經過,和我還原的一模一樣。
說到後面,嫂子的表情難看,忽然來了情緒:「她到處嚷嚷我打了她,用開水潑她,早知道就真打真潑!」
我目瞪口呆。
「別胡說八道!」
親家母趕緊圓場,讓她好好與婆婆相處,道個歉。
嫂子也答應願意道歉。
事到如此,哥哥拍板:「搬出去住吧,明天就搬!」
這次沒人反對。
大家商量好,嫂子給我媽道個歉,然後搬出去住,找個月嫂,以後少來往,不用我媽伺候月子。
月嫂和租房的錢,哥哥已經掙夠,不用家裏出。
親家母勉強同意。
她知道繼續糾纏下去,非要我媽伺候坐月子,受苦的是自己的女兒和外孫,便退讓一步。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家裏勉強和平下來。
大家都商量好了,沒想到我媽離家出走了。
我媽一大把年紀離家出走,是大家萬萬沒想到的。
天黑透,我給我媽打電話讓她上來。
她說:「不回來了!你們都欺負我,不要我,我以後就死在外面,不回來!反正你們要秦琳不要我,那就別管我!」
那時候房間裏很安靜,大家都聽到她說的話。
我媽嚷嚷一通委屈後啪地掛掉,此後再打過去就接不通。
屋裏的人臉色再度難看起來。
大家勉勉強強往和諧方向努力,我媽一招離家出走,再度打破了這份脆弱的和諧。
「她什麼意思啊?離家出走!做的那些奇葩事不說,還打電話罵我,說有她沒我女兒,有我女兒沒她。我一忍再忍,她真要做絕啊!」親家母估計忍了很久,此刻徹底炸掉,抱起孩子嚷嚷,「離婚!琳琳跟我回家!」
嫂子這才知道我媽打電話罵親家母的事,聽完火氣一下子上來,起身收拾東西要回孃家。
「好,有她沒我,有我沒她!誰稀罕住這兒!」
屋子裏鬧得雞飛狗跳。
我們勸這個又勸那個,嘴皮子都快磨破,還要不停地聯繫我媽,結果兩邊都搞不定。
「好了!別吵了!」哥哥驀然大吼,「琳琳跟你回孃家!」
親家母和嫂子轉頭盯着他,表情不太好看。
哥哥又加了一句:「我也跟你們走,真他媽煩死了!」
哥哥哐哐哐地幫着收拾行李,在我和爸爸震驚的眼神中,又哐哐哐地提着行李上車,帶着老婆孩子岳母一溜煙坐車離開。
事情鬧到這一步,沒有迴旋餘地。
我望着汽車遠去的身影感慨,估計這輩子嫂子都不會再來我家。
哥哥也應該會和我媽斷交。
他曾經向我說過很多次,受不了我媽,罵她是神經病,想要遠離家庭,再也不回來。
這次恐怕真要走上那條路。
第三天我媽纔回家。
我沒問她去了哪裏,不想問,累得很。
她進門看到空空如也的房間,問我:「人呢?」
我說:「你不是說這個家裏有嫂子沒你,有你沒嫂子嗎?他們走了。」
我媽:「走了?」
我:「嗯。」
「走得好,我才懶得伺候她呢!」我媽冷哼。
她高興了一會兒,恢復成勤勞的模樣收拾房間。
到了晚上,我媽辛辛苦苦做了一桌菜,結果一個人都沒回來。
她問我:「你爸呢?」
我說:「爸爸出差了。」
她又問:「你哥呢?」
我說:「他跟着嫂子走了,哦對了,他讓我轉告你,以後他不回來了。」
我媽震驚不已:「不回來?」
我說:「是啊。」
我媽又急又生氣:「他什麼意思?怪我啊!明明是我被打被潑開水,他居然認爲我有錯?」
我聽着她氣急敗壞的聲音,明白她心裏依舊在埋怨嫂子,不認爲自己有錯,依舊在委屈。
她甚至覺得自己佔理,別人都該哄着她捧着她,怎麼可以一走了之?
她非常傷心。
我打斷她的話:「對了,明天我也要去上學。」
我媽愣了一下:「暑假還沒過完呢,這麼着急要走啊?」
我脫口而出:「不想待在家裏唄!」
我媽變了臉色:「難不成你以爲媽媽錯了?啊?我養你這麼多年,你就是這麼回報我的?前兩天你不幫忙我還沒和你算賬,你現在和我沖天衝地……」
她又開啓抱怨模式。
我改口:「因爲要實習,得提早去。」
她表情稍微好看點兒,體貼地爲我夾菜:「實習的話,遲一點應該沒關係吧?」
我說:「不行,這個實習機會難得,遲到就沒機會。」
我有個鬼的實習。
我媽情緒如此不穩定,其他人都跑路, 我留下來肯定會成爲發泄對象, 我又不是傻的,不跑幹什麼?
而且, 我真的不想再和我媽打交道了。
交流起來非常困難, 非常心累。
我不想過得這麼累。
「哦,那行吧。」我媽說, 「需不需要生活費啊?可以喫好點兒,你看你瘦的。」
我深深嘆了口氣。
她很關心我,可她沒意識到自己在不斷地將人往外推。
「謝謝媽媽, 我的錢夠用了。」
我笑着說。
第二天我便提着行李跑路。
坐上火車那刻,呼吸着自由空氣,我感覺人都放鬆了一大截。
之後過了很久,我媽非常孤獨。
她一個人在家, 經常向我抱怨爸爸、哥哥不回家, 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又罵哥哥有了媳婦兒忘了娘。
明明在本城, 卻連回家看她一眼都不願意。
這個兒子白養了!
偶爾我會心軟, 想要和她敞開心扉好好談一談。
告訴她如果要讓哥哥和孫子回去,首先得聽進去意見, 不要再拿受寒受涼那套理論來指揮別人。
然而我剛起個頭, 她立馬話鋒一轉,譴責我不該幫着外人。
「以後畢業了你趕緊回家, 嫁給本城人,媽媽來安排你相親。」
「你嫂子就是你哥自己挑的, 看看挑的什麼玩意兒,媽媽一定幫你把關, 給你挑個好的!」
「你哥哥不孝,你不能向他學習!孝道是幾千年的傳統,爲了外人選擇不要自己的媽,簡直豈有此理!」
「多保暖,多穿衣服,不許喫生冷的東西!你嫂子不省心,你可不要向她學習,人一定要保暖,喫熟食!」
「月子沒坐好, 你嫂子以後肯定渾身是病!你必須聽我的,以後坐月子不能吹空調……」
我聽到她的言論,嚇得將所有真心話嚥了回去, 並下定決心——畢業了千萬別回 C 城。
畢業後我留在了學校所在的城市, 一年纔回一次家。
哥哥也不願意回家。
爸爸和媽媽經常吵架, 爸爸便老出差。
媽媽無比孤獨抑鬱。
我媽覺得自己付出一切,好心好意爲家人, 結果喫力不討好。
「你爸爸, 當初月子裏沒伺候好我,害我得一身的病, 現在居然還和我吵架!」
偶爾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我哭訴, 又重複月子沒坐好的事, 想要道德綁架爸爸和我。
我懶得聽,說:「哎呀,媽, 主管找我,先不聊了啊。」
然後啪地掛掉電話。
有些老年人,孤獨都是自找的。







暂无评论内容